1) Dawenkou basin
大汶口盆地
1.
Covered by the Quaternary System ,and controlled by Nanliu fracture, the Dawenkou basin composed of Da Wenkou formation of Guanzhuang Group ,paleogene System.
大汶口盆地岩盐矿均为第四系所覆盖,钻孔揭露,除第四系外,主要为古近系官庄群大汶口组。
2) Wenkou basin
汶口盆地
1.
Wenkou basin is abundant in gypsum resource with good quality,but complicated in its hydrology induced by structure.
汶口盆地石膏矿资源丰富,膏质较好,但由构造引发的水文地质条件也较复杂。
3) Dawenkou mudi
大汶口墓地
4) Dawenkou group
大汶口组
5) "Dawenkou" people
"大汶口"人
1.
At the New Stone Ag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uitable environment ,advanced tools and plenty labor force,the "Dawenkou" people develop the dried-land agriculture which mainly produces corn.
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人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展了以种植粟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旱地农业。
6) Dawenkou culture
大汶口文化
1.
Bone and Ivory “Carved Cylinders” of Dawenkou Culture;
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
2.
The spreading of Dawenkou 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试论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的传播
3.
On Trinity of Dawenkou Culture,Taishan Culture and Confucius-Mencius Culture
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曲阜孔孟文化一体论
补充资料:大汶口文化玉器
中国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最早于1959年在山东省宁阳县大汶口遗址发现,出土了铲、臂环、指环、笄、管等玉器。此后,山东省安邱县景芝镇、曲阜县西夏侯、胶县三里河等大汶口文化墓葬中也均有各种玉器发现,多为生产工具和装饰品。
大汶口遗址晚期10号墓出土的玉环佩在死者右臂上,玉铲放在股骨上,玉指环放在坑角处。35号男女合葬墓,玉管戴在女性颈部。胶县三里河墓葬, 璿玑放在胸部,玉琀出于口中。景芝镇2号墓,玉镯戴在左腕。7号墓,玉镯戴在右腕。2号墓玉璧放在胸间,与江苏省新沂县花厅村墓所放位置一致。2号墓玉坠放在胸间。1号墓玉珠放在颔下,与西夏侯墓出土位置一致。玉器也见于遗址地层中,江苏省邳县刘林遗址上层出土有玉饰,表明这些玉器大部分为生前装饰品。
出土玉器的种类有玉铲、玉璧、玉镯、璿玑、玉环、指环、玉珠、玉珮、玉坠等。其中玉铲,一件窄梯形,平顶,直刃,顶下有管钻孔,墨绿色,很艳丽,长 19厘米;另一件亦属窄梯形,平顶两角微圆,凸刃,顶下有漏斗状孔,米黄色,玉质有瑕,刃部锋利,长11.8厘米。两件均出自大汶口。玉璧,不甚圆,中孔稍小,质地坚硬,白色透绿,外薄里厚,孔一面径大,一面径小,外径6.9厘米,孔径3.5厘米,周壁厚0.55厘米, 见于景芝镇。璿玑,像玉璧,周缘有三牙,距离相等,外径约6厘米。玉镯,一种宽带式,白色带黑斑,外径 6.5厘米,见于景芝镇,刘林也有此式, 通体光滑, 孔内壁较直;一种宽带亚腰形,外径 6.5厘米,也见于景芝镇。玉环,一大型,肉宽而薄,中有大孔,用做臂环;另一种小型,其中一件正圆形,器薄,中间孔小,对钻孔,见于刘林;另一件扁薄正圆,肉宽孔小,墨绿色,见于大汶口。玉指环,中有孔可入指, 环较宽,横剖面椭圆形,管状玉珠,有的呈短鼓形,有的呈长鼓形,对钻孔,色白。玉珮,鸡心形,上有3孔可系绳。玉坠,第1种圆柱形,横剖面圆形,一端磨出的锥形柄,上有小孔可缀系,另一端磨成钝夹,长约5厘米;第2种方柱形,横剖面正方形,上端有锥状柄,下端方而尖,均见于大汶口;第3种条形,平顶下有圆孔,长的8.5厘米,短的3.7厘米,见于景芝镇。
玉器的颜色有墨绿色、翠绿色、淡黄色、鸡骨白色、白色带黑斑。山东邹县、莱阳县均产玉,所以这些玉器的玉料可能产自当地。
这些玉器中,玉铲是代表形器,表明当时对生产的重视,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性。此时尚未出现玉琮,而多玉环、玉坠等装饰品,这是大汶口文化玉器的特色。
大汶口遗址晚期10号墓出土的玉环佩在死者右臂上,玉铲放在股骨上,玉指环放在坑角处。35号男女合葬墓,玉管戴在女性颈部。胶县三里河墓葬, 璿玑放在胸部,玉琀出于口中。景芝镇2号墓,玉镯戴在左腕。7号墓,玉镯戴在右腕。2号墓玉璧放在胸间,与江苏省新沂县花厅村墓所放位置一致。2号墓玉坠放在胸间。1号墓玉珠放在颔下,与西夏侯墓出土位置一致。玉器也见于遗址地层中,江苏省邳县刘林遗址上层出土有玉饰,表明这些玉器大部分为生前装饰品。
出土玉器的种类有玉铲、玉璧、玉镯、璿玑、玉环、指环、玉珠、玉珮、玉坠等。其中玉铲,一件窄梯形,平顶,直刃,顶下有管钻孔,墨绿色,很艳丽,长 19厘米;另一件亦属窄梯形,平顶两角微圆,凸刃,顶下有漏斗状孔,米黄色,玉质有瑕,刃部锋利,长11.8厘米。两件均出自大汶口。玉璧,不甚圆,中孔稍小,质地坚硬,白色透绿,外薄里厚,孔一面径大,一面径小,外径6.9厘米,孔径3.5厘米,周壁厚0.55厘米, 见于景芝镇。璿玑,像玉璧,周缘有三牙,距离相等,外径约6厘米。玉镯,一种宽带式,白色带黑斑,外径 6.5厘米,见于景芝镇,刘林也有此式, 通体光滑, 孔内壁较直;一种宽带亚腰形,外径 6.5厘米,也见于景芝镇。玉环,一大型,肉宽而薄,中有大孔,用做臂环;另一种小型,其中一件正圆形,器薄,中间孔小,对钻孔,见于刘林;另一件扁薄正圆,肉宽孔小,墨绿色,见于大汶口。玉指环,中有孔可入指, 环较宽,横剖面椭圆形,管状玉珠,有的呈短鼓形,有的呈长鼓形,对钻孔,色白。玉珮,鸡心形,上有3孔可系绳。玉坠,第1种圆柱形,横剖面圆形,一端磨出的锥形柄,上有小孔可缀系,另一端磨成钝夹,长约5厘米;第2种方柱形,横剖面正方形,上端有锥状柄,下端方而尖,均见于大汶口;第3种条形,平顶下有圆孔,长的8.5厘米,短的3.7厘米,见于景芝镇。
玉器的颜色有墨绿色、翠绿色、淡黄色、鸡骨白色、白色带黑斑。山东邹县、莱阳县均产玉,所以这些玉器的玉料可能产自当地。
这些玉器中,玉铲是代表形器,表明当时对生产的重视,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性。此时尚未出现玉琮,而多玉环、玉坠等装饰品,这是大汶口文化玉器的特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