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ffusion cell
扩散电池
1.
The diffusive volume of chloride ions and the concentraion of OH- and Cl- in different types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HCP)are tested by means of diffusion cell method(DCM)and pore solution compressing method(PSCM)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分别采用扩散电池法(DCM)和孔溶液挤出法(PSCM)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硬化水泥浆体中Cl-的扩散量以及OH-、Cl-的浓度。
2)  dispersion
扩散
1.
Simulation analysis on release and dispersion process of liquefied ammonia tank;
液氨储罐事故性泄漏扩散过程模拟分析
2.
Accident of release and dispersion mode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工业企业事故性泄漏扩散模型
3)  diffusion
扩散
1.
Mechanism of biosorption of reactive brilliant blue KN-R by inactive Aspergillus fumigatus immobilized on CMC beads:Equilibrium,kinetics,diffusion and mass transfer;
CMC固定化灭活烟曲霉小球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机理——吸附平衡、动力学和扩散传质过程
2.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of the Adsorption, Dissociation and Diffusion of Hydrogen on the Mg(0001) Surface;
H在Mg(0001)表面吸附、解离和扩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
Abnormal diffusion behavior in pure iron subjected to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
纯铁表面机械研磨组织中的特殊扩散行为研究
4)  Diffuse
扩散
1.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Idea diffusion:an analysis to the diffuse of green accounting idea in China;
科学思想扩散的阶段性——以绿色会计思想在我国的扩散为例
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hea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is 605℃ as a result of the super-cooling and diffuseness.
电子显微镜及图象分析仪分析表明 ,由于过冷和扩散的共同影响 ,A35 6铝合金液相线铸造最佳保温温度 6 0 5℃ ;在 6 0 min时间内 ,晶核数目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且分布愈加均
5)  spread
扩散
1.
Potential Impact of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rom Yangtze to River Huaihe River on Snail Spread and Schistosomiasis Transmission;
“引江济淮”工程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的影响
2.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Importation and Spread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输入与扩散原因分析
3.
The research abou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hievement spread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我国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研究
6)  Dispersal
扩散
1.
Study on Dispersal of Plateau Pika in Degraded Alpine Meadow;
退化高寒草甸上高原鼠兔的扩散研究
2.
Research progress in avian dispersal behavior;
鸟类的扩散行为研究进展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美、苏两国共同提出,于1968 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同年7月1日开始美、苏、英 3 国同时在华盛顿、莫斯科和伦敦签署并向其他国家开放签字。条约于1970年3月5日生效,到1995年5月,共有178个国家签字参加该条约。中国于1992年3月9日正式加入该条约,并在加入书所附的声明中阐明了中国对不扩散核武器的全面立场。
     条约由前言和正文11条组成,主要内容是:各有核武器缔约国担允不将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直接或间接让与任何非核国家,亦绝不协助、鼓励诱导任何非核国家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非核武器缔约国担允不接受、不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不索取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任何协助;条约保障不妨碍任何国家为和平目的而推进核能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任何国家集团有权缔结无核区协定;要求退出的国家应于 3个月前通知所有缔约国和联合国安理会。条约有效期25年。
    该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核武器问题的第一个多边国际条约。它是 60 年代美、苏进行核竞争与合作的产物,条约未触及美、苏的核武器实力,不妨碍它们生产和使用核武器,反而进一步巩固了美、苏核大国的垄断地位。其实质是为避免大国核均势局面被打破。因此,中国当时未在条约上签字,未签字的还有法国 、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但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主张也不搞核扩散。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已经结束。中国政府认为,尽管条约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条约的三大目标(防止扩散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该条约对防止核武器扩散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1995年5月11日,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以协商一致方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