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古亚洲聚金构造体系
1)  Paleo-Asiatic mineralizing tectonic system
古亚洲聚金构造体系
2)  Paleoasian system
古亚洲洋构造系
1.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geotectonic transition from Paleoasian system and Paleotethyan system to Paleopacific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of eastern Asia.
本文根据现实主义原则和现代地质学理论,分析综合了东亚构造地质、古地磁、古生物地理、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东亚古亚洲洋构造系和古特堤斯构造系向环太平洋主动陆缘的转变最终出现在中侏罗世,著名的燕山运动正是这一重要构造转折的产物。
3)  teclonic mineralizing region
古亚洲构造
4)  Pal-Asia tectonic field
古亚洲构造域
1.
Heilongjiang region belongs to Pal-Asia tectonic field,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accretion zone of Siberia landmass group and Pal-China landmass group.
以板块理论为指导,对黑龙江省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提出黑龙江省属古亚洲构造域,由亲西伯利亚陆块群和古中华陆块群两大板块的增生带组成。
5)  ancient tectonic system
古构造体系
6)  Southern Paleoasian Domain
古亚洲洋构造域南部
补充资料:古勃金,..
Gubojin
古勃金,..
     (1871~1939)

[]  苏联石油地质学家。1871年 9月21日生于波兹德尼亚科沃村(今高尔基州纳瓦希诺区),1939年4月21日卒于莫斯科。1898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师范学院。1910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矿业学院。曾任莫斯科矿业学院教授、院长,苏联科学院可燃矿产研究所所长,莫斯科石油学院院长,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兼阿塞拜疆分院院长,苏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192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37年任第17届主席。古勃金早期在高加索、塔曼半岛、阿塞拜疆及达格斯坦等地从事地质构造研究,发现了一批大油田,确定了库尔斯克磁异常与铁矿储量的关系。1917年以后,他领导和参加了重建苏联石油工业的工作。1932年出版的《石油论》集中反映了他关于石油起源、储集、运移及油田形成的系统理论。提出了石油动植物混合生成说(或称腐泥说),油田勘探的泥火山学说等。1940年出版的遗著《乌拉尔- 伏尔加含油气区》科学地论证了乌拉尔- 伏尔加石油区的工业远景,为这一油田的开发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厚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