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发射装药主药包布
1)  launching powder cloth for main cartridge bags
发射装药主药包布
1.
This paper tells the purpose of launching powder cloth for main cartridge bags, and analyses the functional demands for its products.
本文叙述了火炮发射装药主药包布的用途 ,分析了对药包布的性能要求 ,通过原材料和织物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使其达到各项物理机械和燃烧性能等技术指标 ,满足军工的使用要
2)  Gunpowder Packaging
发射药包装
3)  propellent charge
发射药装药
1.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DIANP propellent charge not only has good interior ballitic property, but also overcome the defect of porous propellant 125 charge, such as low energy, high hygroscopicity, unreasonable charge combustion character, and improve the high erosion and the serious muzzle flame existed in the present propellant charge containing high nitrog.
试验结果表明,叠氮硝胺发射药用于榴弹发射器装药,不仅具有良好的内弹道性能,而且可以克服多-125发射药装药存在的缺陷,如吸湿性大、能量低,尤其是瞬间速燃特性使得装药的燃烧过程显得很不合理,提高初速潜力有限,也可以改善榴弹发射器目前采用高硝化甘油含量双基发射药装药所存在的烧蚀大、枪口焰大的问题。
4)  propellant charge
发射装药
1.
The semi-closed bomb control equations using study dynamic extrusion stress of propellant charge bed were established, and som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tested.
半密闭爆发器物理仿真与射击试验表明,半密闭爆发器气体压力与射击试验弹底药床气体压力变化规律相一致,为真实再现发射药床在弹道环境下的挤压破碎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2.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of gunpowder holes caused by the loading density variation of propellant charge makes the erosive burning occur at the inner holes during in-bore burning.
由于火炮发射装药装填密度的变化,不同装填密度发射药所受的内孔与外部压力也不同,这种压力差使发射药内孔在火炮膛内燃烧时发生侵蚀燃烧。
5)  propelling charge
发射装药
1.
We brought forward our view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and major research items on the propellants,propelling charges.
对今后我国发射药及发射装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发项目提出了看法,对LOVA发射药、高能低烧蚀小口径高炮及轻兵器用发射药、液体发射药和随行装药、低温度系数装药、模块装药技术以及新型点(传)火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2.
The propelling charge system uses highly progressive gun propellant compositions and geometries,a charge with low-temperature coefficient for pressure,and a pressure-compensating charge that increases pressure for the lower zones.
这是一种高威力的发射装药系统 (HPPCS) ,它可以将 4 5倍口径、2 3L药室的 1 55mm火炮 ( 4 5-2 3- 1 55mm)初速提高到 94 5~ 96 0m/s。
6)  gun propellant charge
发射装药
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vance in study on launch safety for gun propellant charge.
介绍了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进展。
2.
Simulation of the compression and bursting of the charge bed in the chamber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launching safety of gun propellant charge.
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的物理仿真是火炮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的关键技术。
补充资料:磺胺药
      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
  
  
  
   式中R′一般为氢,个别产品为酞酰基或丁二酸单酰基;R″通常为杂环基,如噻唑、嘧啶、吡嗪、哒嗪、唑和异唑等。磺胺药对细菌主要是抑制其繁殖,一般无杀菌作用。
  
  沿革  磺胺(即通式中R′、R″皆为H)早在 1908年就作为偶氮染料(见染料)的中间体合成出来。1932年,德国科学家K.米奇合成了红色偶氮化合物百浪多息;1932~1935年,G.多马克发现它对实验动物的某些细菌性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于1935年发表以后,轰动了全世界的医药界。不久,法国科学家的研究阐明了百浪多息的抑菌作用,乃是由于它在动物体内经过代谢而生成的磺胺所致。为了扩大磺胺抗菌谱和增强其抗菌活性,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合成了数以千计的磺胺化合物(据1945年统计,达5000多种),从中筛选出30多种疗效好而毒性较低的磺胺药,例如:百浪多息、磺胺吡啶(SP)、磺胺嘧啶(SD)、酞酰磺胺噻唑(PST)、磺胺噻唑 (ST)、磺胺脒(SG)、磺胺异唑(SIZ)、磺胺二甲嘧啶(SM2)。
  
  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相继出现后,由于他们具有更高的抗菌作用,磺胺药的应用受到影响,但磺胺药具有性质稳定、易于组织生产、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等优点,在抗菌药物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1956年第一个每日只服一次的长效磺胺──磺胺甲氧嗪(3-磺胺-6-甲氧哒嗪)的出现,使磺胺药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以后,又出现一些每日服二次的中效磺胺,如磺胺甲基异唑,即新诺明(SMZ),并阐明了磺胺嘧啶的中效性质。此外,还发现两个超长效品种:2-磺胺-3-甲氧吡嗪(可每2~3天服用一次),2-磺胺-5,6-二甲氧嘧啶(每周服一次,故称周效磺胺)。60年代,发现了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磺胺药的抑菌作用达数倍至数十倍,并扩大抗菌范围,使磺胺药的医疗地位又得到了加强。现在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有磺胺嘧啶、双嘧啶(SD+TMP)、磺胺甲基异唑和复方新诺明(SMZ+TMP)以及磺胺二甲嘧啶等产品。
  
  此外,磺胺药临床应用中,发现有些品种具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有的则有降血糖的副作用。经过系统的化合物合成与筛选,终于发展以双氢克尿噻为代表的磺胺类利尿药和以甲苯磺丁脲为代表的磺胺类口服降血糖药。
  
  生产  磺胺药的生产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氯磺酸氯磺化(见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和盐酸中和便得磺胺(SN)。磺胺与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药常用品种,现在它们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唑的生产方法不同。①磺胺嘧啶: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与磺胺脒在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②磺胺甲基异唑:草酸二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唑-3-甲酸乙酯。经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 3-氨基-5-甲基异唑。后者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应用  磺胺药物抗菌谱较广,对于多种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淋球菌及某些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鼠疫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真菌(如放线菌)和疟原虫也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如急性或慢性尿道感染、轻症肾盂肾炎)、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鼠疫、局部软组织或创面感染、眼部感染(如结膜炎、沙眼等)、疟疾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