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红外光学系统
1)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红外光学系统
1.
Passive athermalisation in infrared optical systems;
被动式红外光学系统无热设计
2.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typical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一例典型红外光学系统的计算分析
3.
Analysis of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influence in infrared image simulation
红外图像模拟中的红外光学系统影响分析
2)  IR optical system
红外光学系统
1.
Application of OTF instrument in the alignment of IR optical system;
光学传递函数仪在红外光学系统装调中的应用
2.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IR optical system based on ANSYS;
基于ANSYS的红外光学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3.
The matching between the exit pupil with the cold shield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a cooling detector is used in IR optical system.
红外光学系统在用于制冷型的探测器时必须考虑出瞳与冷屏的匹配问题,采用二次成像方式进行光瞳匹配导致光学系统结构复杂化使系统透过率降低,采用光学结构简单的不完全匹配方式会存在轴外视场渐晕,但能有效地提高视场中心的透过率,而红外光学系统在用于点目标的跟踪测量时往往用到的是一定范围的中心视场。
3)  Infrared optical systems
红外光学系统
1.
In this paper, the stray light and ghost image caused by multi-reflection in high power infrared optical system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method incorporating paraxial approximation and real ray trace is presented; the data structure of binary tree is used in the storage of interdata so that the storage problem of huge-size data is resolved.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功率红外光学系统中光学表面多重反射而形成的杂散光及其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提出了将近轴近似法和有限光线追迹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同时在数据存储方式上采用二叉树这种数据结构,巧妙地解决了鬼像分析中海量的中间数据存储的问题。
4)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design
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5)  Periscope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潜望式红外光学系统
6)  infrared hybrid optical system
红外混合光学系统
1.
Measurement of diffraction efficiency of infrared hybrid optical system and its realization;
红外混合光学系统衍射效率的测量方法及其实现
2.
Using this method, a measurement system for performance ofinfrared hybrid optical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it can be used in measurement of Point Spread Function andOTF.
介绍了利用刀口扫描法测试红外混合光学系统光学传递函数的原理,采用此方法,设计了一套实用的红外混合透镜性能测试系统,可实现红外混合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针对3~5μm波段的红外混合光学系统进行了像质评价,给出了测试结果;此测试系统对红外混合光学系统的设计、加工以及像质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补充资料:走向新世纪的经济学——系统经济学初现曙光

走向新世纪的经济学%26#8212;%26#8212;系统经济学初现曙光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26#183;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经济学的又一个世纪》。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20世纪的经济学患有%26#8220;精神分类症%26#8221;,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脱节,这种脱节既表现在研究方法上难以沟通,又反映在两者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对立。21世纪将是经济学分久必合的时代。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正在寻找微观基础;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也正在试图从微观个体的行为推演出总量上的含义。这背后的意识形态的风气转变也值得我们注意。斯蒂格利茨教授曾经讲到,以下两种主张都无法正确估计市场经济的长期活力:一种是凯恩斯式的资本主义正在没落的悲观思想;另一种是里根经济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的盲目乐观。我们已经接近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哲学,它将为我们的时代指引方向。

从复杂系统的整体性层级原理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别面向复杂经济系统的微观层级和宏观层级的经济学现象,它们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存在必然的差别,也就是范式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处系统的层级决定的,其研究方法也是与不同尺度经济学问题相对应的,总体上都是面向解释复杂经济系统不同层级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所以,两者之间无论从方法,还是思路上都不存在必然的冲突,也没有统一的必要。问题出在,微观经济学仅靠微观层面的研究就推断宏观层面运行的规律,就如同拿%26#8220;一块砖%26#8221;的性质来推演%26#8220;整座建筑%26#8221;的性质一样荒谬。而宏观经济学仅靠宏观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宏观现象之微观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就不能真正把握宏观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就如控制SARS一样,如果我们仅只是从宏观上了解它传播的速度、范围、趋势和死亡率等,而不能从微观上掌握SARS传播的途径、规律,并针对性地采取隔离、治疗的手段,也就无法做到有效地控制SARS。实际控制SARS是在微观上强化隔离、治疗,宏观上限制人员流动和疾病扩散等为手段,通过系统的操作完成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差别没有被抹平的必要,两者%26#8220;合久必分%26#8220;实际上应该是指,它们如何在一个整合的复杂经济系统研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最终形成系统经济学,而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立。与斯蒂格利茨教授不同,我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系统经济学都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我国经济学家咎廷全(2004)出版的《系统经济学探索》一书,给出了系统经济学的初步理论框架。我并不真正懂得系统经济学,在该领域也没有研究。所以,也就不好对此书给出准确的评价。不过,我本人还是十分乐意把这本书推荐给经济学界的朋友。目前为止,系统经济学应该是经济学中最富前景的研究领域,诺贝尔奖我不敢说一定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