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构造地质
1)  structural geology
构造地质
1.
Basic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2.
The updated fruits in the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were brought forth in the 32n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IGC).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系统地反映了构造地质学近年来研究的最新成果。
2)  tectonic geology
构造地质
3)  Structure geology
构造地质
4)  Tectonics [英][tek'tɔniks]  [美][tɛk'tɑnɪks]
构造地质
1.
In allusion to GIS application status quo in tectonics and two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true 3D",put forward tectonics oriented GIS system should take the underground geologic body spatial configuration and internal structure expression as the target,to realize geologic body "virtual cutting and drilling" finally.
针对当前GIS在构造地质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对"真三维"的两种不同认识,提出面向构造地质学应用的GIS系统应以表达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形状与内部结构为目标,最终实现对地质体的"虚拟切割与钻探"。
5)  geological structure
地质构造
1.
Multi-wave detecting technique for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abnormity between tunn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alfield;
煤矿井巷间地质构造及其异常多波联合探测技术与应用
2.
Countermeasures and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on Gas Outburst in GaochengCoal Mine;
地质构造对告成矿瓦斯突出的影响及对策
3.
Analysis on geological structure features and fracture structure water flowing ability in Liuqiao No.1 Mine;
刘桥一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断裂构造导水性分析
6)  geologic structure
地质构造
1.
Measurement of in-situ stres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 and geologic structure in Datong mining area,China;
大同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2.
Research of geologic structure and coal and gas outburst in panji No.3 mine huainan coal-mine area;
淮南矿区潘三矿地质构造及煤与瓦斯突出特征
3.
Thermal recovery numerical analysis on stresses of bended pipe in horizontal well of complex geologic structures
复杂地质构造对热采水平井弯管段套管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补充资料: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间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狭义的构造地质学一般限于形变和变形机制的研究,广义的构造地质学还包括大地构造学。
    简史 构造地质学最先是对构造要素即褶皱与断裂的形态、变形组合的认识和分析,而后又结合岩石组合特征来研究构造演化历史、变形期次与阶段以及动力机制和成因模式,因此总与地质构造学说、假说相联系。
   1859年J.霍尔提出沉积重力负荷导致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呈槽形特征的古生代沉积区的下沉,1873年J.D.丹纳把这种槽形构造命名为地槽,并认为是地球因冷缩而在大陆边缘出现的凹陷带。地槽概念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起点。1887年M.贝特朗提出造山旋回的概念。1883~1903年E.修斯在其著作《地球的面貌》一书中发展了沉积建造的时空分带理论,从而使地槽地台学说得以建立;并奠定了20世纪前半叶的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从构造运动角度看,地槽地台学说是垂直论的代表,也是固定论的思想萌芽。
   1912年A.L.魏格纳提出了代表水平论和活动论观点的大陆漂移说,从而揭开了与垂直论、固定论论战的序幕。1928年A.霍姆斯提出了地壳以下物质热对流假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1924年德国地质学家W.H.施蒂勒提出了造山幕及其世界同时性的学说,支持了地槽学说造山理论,1936年他进一步把地槽划分为正地槽与准地槽,把正地槽又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显示了构造地质学在造山作用理论与岩石建造学说等方面的重大发展,使得地槽地台学说成为20世纪前半叶地质科学的主导理论。
   60年代以后,大陆漂移说重新崛起,并随着海底扩张说、转换断层等概念的相继提出,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形成。这是现代地球科学理论的一场革命,由此引起了对地质学中原有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80年代地体学说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和推进了构造地质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构造物理学,60年代以后,以J.G.兰姆赛为代表提出的有限应变概念以及从40年代开始进行的岩石变形的物理实验,70年代开展的地球动力学模拟实验和描述计算等均大大提高了构造变形机制定量研究的实践性,扩大了构造成因机制的研究基础,对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内容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质体的次生构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时也进行构造作用环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二者又可概称为改造和建造。各种构造作用主要集中在岩石圈内,故岩石圈又称构造圈;岩石圈板块运动是构造演化的主因,因此构造地质学研究必须着眼于全球整体的地质演化规律与特定的形成环境相结合。
   持续不断的构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种地质体发生形变,如岩层的弯曲和断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脉、高原和盆地;地表遭剥蚀和盆地内沉积;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等等,它们的变形、变位、相互关系以及成因机制和形成环境都是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尺度自矿物晶格位错至巨大造山带的形成。由构造作用决定的原生构造现象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另一内容,如造山带的位置和形态、盆地的形态和分布、各种构造层次的变质作用与分带、不同成因的岩浆岩侵位和火山活动条件等本身特征。构造地质学还研究与板块运动有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如板块俯冲碰撞所产生的陆壳增厚机制,挤压推覆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
   
   

构造地质景观


   
    研究方法 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了极高的效益;反射地震技术的运用和大陆地学断面的研究对于揭示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有这些创新技术和理论已使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具体的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征、水平运动和制图成为可能。实验室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构造变形条件的温度、压力测算、古应力差值的估算和古应力场的重建等均已实现。这些都使得不同尺度构造的研究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动力学上结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
    意义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揭示构造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时间演化及其成因机制、形成环境和构造运动的规律性,进而在理论上阐明全球构造的发展和岩石圈动力学演化,在实践上阐明各种矿产成矿的地质背景、构造条件和控矿、容矿的构造因素以指导找矿,以及对地质灾害产生的构造条件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达到减灾和使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等目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