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黄骅港
1)  Huanghua Port
黄骅港
1.
SWAN/ECOMSED-base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for fine sediment transport in storm event in Huanghua Port;
基于SWAN和ECOMSED模式的大风作用下黄骅港波浪、潮流、泥沙的三维数值模拟
2.
Siltation mechanisms of Huanghua Port and 3D characteristics of nearshor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under waves;
黄骅港骤淤机理的分析以及波浪作用下近岸含沙量场的三维特性
3.
On Outer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of Huanghua Port;
黄骅港外航道整治工程有关问题的探讨
2)  Huanghua harbor
黄骅港
1.
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Proposed Dredged Matter Dumping Zone of Huanghua Harbor Phase Ⅰ Project;
黄骅港一期工程疏浚物倾倒预选区的浮游生物调查
2.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area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nghua Harbor as traced by ~(137)Cs;
~(137)Cs示踪的渤海湾黄骅港两侧海区的沉积特征
3.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ffect by ENE Strong Wind on 3D Tidal Flow in the Huanghua Harbor;
ENE向大风对黄骅港海域三维流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3)  Huanghua Harbour
黄骅港
1.
Two 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iltation in Outer Channel of Huanghua Harbour;
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二维数学模拟
2.
Settling Properties of Huanghua Harbour Sediment in Still Water;
黄骅港泥沙静水沉降特性研究
3.
Property and Influence of Sediments on Seabed Surface around Huanghua Harbour;
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特性及其影响
4)  Huanghua Harbor sea water
黄骅港海域
5)  Huanghua Port
神华黄骅港
1.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Central Control System for Shenhua Coal Terminal in Huanghua Port;
神华黄骅港煤码头中央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6)  Huanghua Port Phase I Project
黄骅港一期工程
补充资料: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

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


“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三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属海洋地质自然遗迹。

黄骅古贝壳堤是世界上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位于河北省黄骅市沿海。渤海湾黄骅贝壳堤由6条贝壳堤组成,总面积11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公顷,位于张巨河村以南,后唐堡村以北,为重点保护区域。缓冲区面积35公顷,实验区面积72公顷。6条贝壳堤都与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科学家根据离海远近,从西向东,依次把6道贝壳堤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贝壳堤。

(1)沈庄--东孙村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市东南侧,北起沈庄,向南过孙村南延约1.5km。

(2)苗庄一同居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市东南约3km处。

(3)许官--武帝台--沙井子贝壳堤。该堤从中捷农场三分场境内通过呈sn走向。北起天津巨葛庄,南抵黄骅的许官多呈埋藏状态。

(4)脊岭泊刘洪博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关家堡以西的脊岭泊西侧,呈sn走向,绵延长达3公里多。

(5)歧口--狼坨子贝壳堤,该堤分布在黄骅现代海岸高潮线,呈se-nw走向。

(6)歧口--赵家堡低潮贝壳堤。该堤位于歧口高头村至赵家堡向海2.2km的低潮滩贝壳堤。

贝壳堤是由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的硬壳经波浪搬运,在高潮线附近堆积形成的。黄骅1号贝壳堤形成的时代为距今6150-5340年。从开始形成到停止发育,前后经历了810年。在这810年中,该堤就是当时的海岸线。这一时期,没有大的河流在此入海,海水透明度高,适宜贝类生活。大量贝类死亡后遗留下来的贝壳,在波浪作用下被堆积在高潮线附近,开成1号贝壳堤。

在距今5340年以后,由于黄河在附近入海,海水混浊,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前伸,从而把1号贝壳堤遗弃在高处的陆地上。

由于黄河改道,入海泥沙剧减,海水澄清,淤积停止,海岸线趋于稳定,贝类大量繁殖,在波浪作用下又形成新的贝壳堤,即黄骅2号贝壳堤。2号贝壳堤的形成年龄为距今4740-3955年,距离1号堤15公里。该堤的形成经历了约785年。

黄骅贝壳堤的成因大致如此。6000余年来,黄河入海口摆动在渤海与黄海之间。黄骅沿岸的6道贝壳堤,都是大海和黄河的产物。从东向西平行分布的6道贝壳堤就象站成一排的6兄弟。排在最西面离岸最远的1号堤是这群兄弟中的老大,形成至今已有6150年。排在最东面的6号堤,至今仍在潮起被淹,潮落出露的高潮滩上,形成至今只有1030年。两者相距30公里,年龄相差5120年。六条贝壳堤说明,在距今6150年以来,黄骅海岸线由西向东,走走停停,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贝类动物遗体可供测定地质年代。贝壳堤是海岸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的忠实记录,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贝壳堤也有护岸作用和一定的经济价值。该保护区是渤海西岸七千多年来成陆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它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与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古北壳堤和南美洲苏里南古贝壳堤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

该保护区为宝贵的自然遗迹,它主要由贝类、孢粉、藻类、有孔虫、介形虫等组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 据科学考证,这些古贝壳堤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可为研究古海洋变迁、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天然本底,对于进行科学研究,以及预测今后的环境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除供科学研究外,它还对风暴潮造成海水内侵起到保护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