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白色针状物
1)  white spicule
白色针状物
1.
After the surface macro observation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X ray phase analysis of the sintered body and the analysis of gas composition in the sintering furnace,the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of the needle holes and white spicules on the sintered body surface in the gas pressure sintering process have been studied.
通过表面形貌宏观观察、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物相分析、炉气成分分析 ,探讨气压烧结中在毛坯表面产生针孔和白色针状物的可能机理 ,提出防止和消除这些缺陷产生的措
2)  chromospheric spike
色球针状物
3)  White Flocculus
白色絮状物
1.
A Brief Study on the Formation Cause of the White Flocculus in Honey Suckle Drinks;
金银花饮料中白色絮状物成因初探
4)  needle zinc white
针状锌白
5)  needle [英]['ni:dl]  [美]['nidḷ]
n.针,指针,针状物
6)  spicule [英]['spaikju:l]  [美]['spɪkjul]
针状物
补充资料:针状物(日芒)(zhenzhuangwu
      宁静色球从网络区射向日冕的一种细长而明亮的流焰,为色球网络的主要迹象。在色球单色像(见太阳单色像的圆面上,是暗团状物,而在单色像的边缘则像簇簇草丛。
  
    针状物的宽度平均约为 815公里,视高度在极区约9,500公里,在赤道附近为7,300公里,真高度平均约为9,800 公里。在日面上 3,000公里高度处整个太阳的针状物数目为9.3×104,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在15,000公里处只有 2.2×102。针状物寿命平均约5分钟。针状物以每秒约25公里的速度从色球射出,有的匀速上升,有的跳跃上升。这就使温度为1万度的色球物质伸展到温度更高的日冕区,造成这一带的动力学不均匀现象。因为针状物的喷射速度小于太阳逃逸速度,故绝大部分针状物在到达顶点后均落回色球,其速度在色球底部约为每秒28公里。针状物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20°,这种倾斜现象可能是日面磁场作用的结果。针状物密度为 2×10-13克/厘米3,它在Hα 线的总强度约为2.5×104尔格/(厘米2·秒·立体角)。用远紫外线还可看到巨针状物现象,它们被喷射到35,000公里的高度后落回色球,到达底部时速度可达每秒 140公里。这种巨针状物的能量是针状物的 100倍。太阳风造成日冕总质量的损失率约为 3×10-11克/(厘米2·秒),总能量的损失率约7×105尔格/(厘米2·秒),而针状物、巨针状物向上的质量抛射率为4×10-9~8×10-9克/(厘米2·秒),除大部分返回色球外,其余可补偿日冕由于太阳风所造成的质量损失。每个针状物需2×1024尔格的能量才能上升到所观测的高度,而返回色球时在单位面积上每秒内释放的能量平均约为2×104尔格/(厘米2·秒),这与高层色球的辐射强度相当,可见针状物在日冕和色球的质量以及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