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b initio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从头晶体结构测定
3) powde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粉晶结构测定
5) crystal structure prediction
晶体结构预测
6) Crystal structure
晶体结构
1.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Cd(phen)_3]_2[PMo~ⅤMo_(11)~ⅥO_(40)] and H_3O[Co(phen)_3]_2[PMo_2~ⅤMo_(10)~ⅥO_(40)];
[Cd(phen)_3]_2[PMo~ⅤMo_(11)~ⅥO_(40)]和H_3O[Co(phen)_3]_2[PMo_2~ⅤMo_(10)~ⅥO_(40)]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Zn(Ⅱ) Complex between Bis(3,5-Dinitrobenzoic Acid) and Bis(1,10-phenanthroline);
二(3,5-二硝基苯甲酸)双(1,10-二氮杂菲)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3.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2,5-bis(2,4-die thylbenzoyl) terephthalic acid;
2,5-二(2,4-二乙基苯甲酰基)对苯二甲酸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补充资料:晶体结构测定方法
利用晶体X射线衍射可测定晶体结构。但衍射实验只能测得衍射强度(即结构振幅)而测不到相角,这样就不可能直接从强度得到晶体结构数据,而要利用其他方法。试差法(模型法)利用晶体的对称性和其他性质以及结构规则,对所研究的结构提出合理的模型,然后从理论上计算晶体的衍射强度,再把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并经过多次修正模型,使计算值与实验值尽可能符合。20世纪30年代A.L.帕特森提出利用结构振幅的平方作为傅里叶级数的系数,进行傅里叶计算,得到帕特森函数图。在图上,峰的位置表示晶胞内原子间向量的位置,分析该图提供的信息,特别是当结构中存在少数重原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推出晶体结构。60年代出现了可供应用的直接法,直接从实验得到X射线强度,利用一系列数学处理,推引出结构因子的相角,实现了直接和自动化测定晶体结构,成为当前测定中小分子结构的主流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