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rmy uniform fabric
军服织物
2) Military Fabric
军用织物
4) knitted clothing fabric
服用针织物
5) cabana cloth
运动服织物
补充资料:军服
军服 military uniform 军人穿用的制式服装。又称军装。其基本功能为:①象征。显示军威、国威。②防护。适应自然气候和战争环境,以利作战。③标识。区别国籍及军种兵种。 沿革 战争出现后的相当长时期,人们穿用日常服装对阵。中国春秋时期始用军服一词,指护身甲胄。胄即头盔,甲指由甲片编缀而成的甲衣(金属甲衣称铠),胄、甲又合称盔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便利骑射,制定军服令,赵军统一使用胡服,军服遂初具制式。不久,盔甲成为军服装备,并沿用达2000年之久。从秦始皇陵遗址中出土的兵马俑形象地表明,当时铠甲的形制已因步兵、骑兵、战车兵的兵种不同和将领、士卒、御手的身分不同而有所差异。南北朝时期,背心式的两当铠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隋唐之后,盔甲制造不断发展,统治者日渐重视军服的制式。隋文帝曾制定缺胯袄为武官制服,并以颜色标识等级。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将军袄服以兽禽图案区分官位并显示威仪。至宋代,由于锻造工艺的发展,铠甲制造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沈括《梦溪笔谈》曾记载一种青堂羌族缑子甲。甲为冷锻,可抵挡50步之外的强弩。明代开始将绣有兽纹图案的补子用在服装上,以区别武官的品级。清朝政府于20世纪初制定了陆军和禁卫军的冬夏礼服和常规服。 西方军服在公元前1世纪始成制式。17世纪正规军开始在欧洲建立,军服列为正式装备。1672年,法国最先使用军服的“制式”概念,成为西方较早实现统一军服式样的国家。伴随枪炮的问世,笨重的盔甲已不适用,轻便的布质、毛料和其他特殊材料的军服取而代之。19世纪末,军服开始分为日常穿用的和战时穿用的两类。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军服体制。 系列军服 现代军服(包括帽、内衣、鞋和军衔)按用途分类,称系列军服或多系列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实行军衔制度,首次分礼服和常规服;1988年10月1日实行新的军衔制度,军服分礼服、常规服和作训服3个系列。 ①礼服。军人于盛大节日、典礼和重要外事活动等社交礼仪场合穿用的制式服装。按场合分节日礼服、宴会礼服等。美国军礼服的品种最多。礼服的设计注重显示军人风采、渲染礼仪气氛,讲究面料及色彩,大多选用纯毛或毛涤混纺织品,色彩较为鲜艳。军礼服可以反映各国服饰文化传统,在风格上庄重或华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礼服由三军武官穿用,分为陆军礼服、海军礼服、空军礼服;按季节又分冬季礼服和夏季礼服两制。 ②常规服。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用的制式服装。又称常服。常规服具有庄重大方、合体舒适等特点。有些国家将常规服分为两种,一种穿于军营,称队列常规服;另一种外出穿用,称非队列常规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常规服分陆军常规服、海军常规服、空军常规服,根据季节又分冬季常规服和夏季常规服两制,并有军官常规服与士兵常规服的区别。
③作训服。军人穿用于作战、训练、劳动和执勤时的制式服装。又称作战服。有的国家称军人执行军事任务时的军服为工作服。称特种勤务人员的专用工作服为特种工作服。作训服的特点是防护性能好,轻便耐用,适应作战需要。世界上作训服的种类达100种以上。为适应野战环境,一般作训服按保护色分为单色普通作训服和多色组合迷彩服,通常是官兵通用。迷彩服又称伪装服,其衣服表面为多种彩斑,彩斑边缘线条为不规则曲线,图案不对称,色彩接近大自然环境。制作迷彩服的材料因掺入特殊颜料染过,其反射红外光的能力与周围景物大致相似,不易被红外、激光仪器发现。迷彩服始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纳粹军,当时为“三色迷彩服”,现在世界通用“六色迷彩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训服分普通作训服和迷彩服两种。每种作训服又有冬夏之分。有的国家正在研制采用多功能、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制作的作训服;少数发达国家研究可以调温的热反应纤维获得初步成功,用于制成变温的作训服;一些科学家还设想采取仿生技术,研究和制造类似变色龙(蜥蜴)的有机变色素,用以制成变色的作训服。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