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机械振动焊接
1)  Mechanical vibration welding
机械振动焊接
1.
Mechanical vibration welding is a new welding technology which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vibration-stress-relief-technology.
机械振动焊接是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焊接新技术。
2)  mechanical welding
机械焊接
3)  vibratory welding
振动焊接
1.
Application of vibratory welding technology to large-scale welding components;
振动焊接技术在大型焊接构件中的应用
2.
Application of vibratory welding technology in project
振动焊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3.
Metallographs show that a refined joint is produced under vibratory welding.
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机械振动对焊接接头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的断裂韧度明显大于HAZ;振动焊接条件下的焊缝和HAZ的CTOD值明显高于常规焊接下焊缝和HAZ的CTOD值;且振动焊接使得焊接接头的各部分之间断裂韧度的差别明显缩小,断裂韧度更趋均匀化。
4)  vibration welding
振动焊接
1.
The thesis aims to develop the 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 Transducer (GMM Transducer), which is expected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vibration welding, including high frequency and large vibrating force.
针对振动焊接中要求振源的振动频率高、输出力大的要求,本文研制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简称GMM换能器)。
5)  vibrating welding
振动焊接
1.
Studying influence of vibrating welding on residual stress,welding distortion,structure of welded seam and its HAZ,quality of welded seam and fatigue life of HAZ is done by experiments to compare vibrating welding and traditional welding.
通过振动焊接与传统焊接方法的对比试验来研究振动焊接技术对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变形、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组织、工件焊缝质量、热影响区疲劳寿命等的影响,得出该技术可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细化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防止焊接裂纹和工件畸变,改善焊缝综合质量的结论,并成功应用于HT-7U项目中304L圆形大底板构件的焊接中,取得明显效果。
2.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the vibrating welding on the quality of the welded sea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elded seam and the incidence, the residual stress, the tired life of the weld seam thermal influenced zone by the experiments which contrasting the vibrating welding and the traditional welding.
通过振动焊接与传统焊接方法的对比试验来研究振动焊接技术对工件焊缝质量、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组织、残余应力、焊接变形、热影响区疲劳寿命等的影响,得出该技术可以细化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降低残余应力、防止焊接裂纹和工件畸变,改善焊缝综合质量的结论,并成功应用于"HT-7U"冷屏δ3mm和19mm×19mm×3mm方管薄壁件的焊接中,取得明显效果。
6)  welding manipulator
焊接机械手
1.
This paper discussed kinematics simulation for a 5-DOF welding manipulator.
讨论了一种5自由度焊接机械手运动学仿真问题,建立了专用机械手的位姿方程,详细地进行了此专用机械手的位姿分析,并应用ADAMS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物理样机的试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补充资料:机械工艺和技术--焊接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


焊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是随着金属的应用而出现的,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铸焊、钎焊和锻焊。中国商朝制造的铁刃铜钺,就是铁与铜的铸焊件,其表面铜与铁的熔合线婉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铜座上有许多盘龙,是分段钎焊连接而成的。经分析,所用的与现代软钎料成分相近。

战国时期制造的刀剑,刀刃为钢,刀背为熟铁,一般是经过加热锻焊而成的。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中国古代将铜和铁一起入炉加热,经锻打制造刀、斧;用黄泥或筛细的陈久壁土撒在接口上,分段煅焊大型船锚。中世纪,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也曾用锻焊制造兵器。

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铸焊、锻焊和钎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量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和武器。

19世纪初,英国的戴维斯发现电弧和氧乙炔焰两种能局部熔化金属的高温热源;1885~1887年,俄国的别纳尔多斯发明碳极电弧焊钳;1900年又出现了铝热焊。

20世纪初,碳极电弧焊和气焊得到应用,同时还出现了薄药皮焊条电弧焊,电弧比较稳定,焊接熔池受到熔渣保护,焊接质量得到提高,使手工电弧焊进入实用阶段,电弧焊从20年代起成为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

在此期间,美国的诺布尔利用电弧电压控制焊条送给速度,制成自动电弧焊机,从而成为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开端。1930年美国的罗宾诺夫发明使用焊丝和焊剂的埋弧焊,焊接机械化得到进一步发展。40年代,为适应铝、镁合金和合金钢焊接的需要,钨极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相继问世。

1951年苏联的巴顿电焊研究所创造电渣焊,成为大厚度工件的高效焊接法。1953年,苏联的柳巴夫斯基等人发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促进了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应用和发展,如出现了混合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气渣联合保护焊和自保护电弧焊等。

1957年美国的盖奇发明等离子弧焊;40年代德国和法国发明的电子束焊,也在50年代得到实用和进一步发展;60年代又出现激光焊等离子、电子束和激光焊接方法的出现,标志着高能量密度熔焊的新发展,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焊接性,使许多难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结构得以焊接。

其他的焊接技术还有1887年,美国的汤普森发明电阻焊,并用于薄板的点焊和缝焊;缝焊是压焊中最早的半机械化焊接方法,随着缝焊过程的进行,工件被两滚轮推送前进;二十世纪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闪光对焊方法焊接棒材和链条。至此电阻焊进入实用阶段。1956年,美国的琼斯发明超声波焊;苏联的丘季科夫发明摩擦焊;1959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究成功爆炸焊;50年代末苏联又制成真空扩散焊设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