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解放思想
1)  emancipating the mind
解放思想
1.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o Ze-dong’s emancipating the mind in the period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五四”时期毛泽东解放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2.
Te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的十大历史经验
3.
Emancipating the mind: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side in the Motive;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  emancipate the mind
解放思想
1.
Emancipate the Mind to Change Our Ideas and Do Solid Work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Management of the Transport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真抓实干 努力实现和谐交通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
2.
Emancipate the Mind and Open up a New Realm of Propaganda Work of Yunnan Public Security;
解放思想 开创云南公安宣传工作新境界
3.
It s Marxist essence and co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o emancipate the mind , seek truth from facts and keep pace with time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3)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解放思想
1.
While chronologically,criticizing the two "Whatever s",advocating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appealing for the shift of emphasis to solve practical pr.
而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批判两个凡是、倡导解放思想;呼吁转移中心、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保护环境、关注持续发展正是北方谈话的特点。
2.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realiz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basis of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as guider,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power and of emancip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ity as requirement during 30 years history.
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实质内容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3.
In the new round of the Movement Emancipating the Mind,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must be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so as to make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way of transformation.
中共云南省委开展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既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发动,又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
4)  mind emancipation
解放思想
1.
O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 itions of Mind Emancipation;
略论解放思想的主客观条件
2.
Working hard for building WIPE into first-rate in China and famous internationally through mind emancipation,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大学而努力奋斗
5)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解放思想
1.
The Explore of Colleges Archives Work under the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解放思想思潮下的高校档案工作浅探
2.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for continuing to emancipate the mind,it request that scientific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essence of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accurately grasp its practical point,and actively build platform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
The history of 30 year s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 is the history of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
6)  mind emancipation
思想解放
1.
To make sure the new mind emancipation to carry forward in right direction,we must grasp its time requirement by dialectical thinking.
要确保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方法,把握思想解放的时代要求。
2.
It is essential to fully realize and wholly grasp the subjective features,norms and functions of mind emancipation movement at present in China.
解放思想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自觉、能动的思想运动,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主体性特征及其规律与作用。
3.
Referring to the ideas of extrasystem reform to explain the mind emancipation movement provides us sig.
参照这种"体制外"改革的思路来解读思想解放运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补充资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教育
      从1945年 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起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教育。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继续执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但是,根据这个时期革命的总任务和形势的变化,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政治内容也做了调整,把教育为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服务,作为主要内容。
  
  当时各类学校都加强保卫边区、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争取自卫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宣传教育。学校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都根据战争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各科教学分别加授有关时事政治的内容,以及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各地学校还确定了适应战时需要的战时体制和教学组织形式,做到在战斗进行的条件下学校不致被打散,仍能继续教课,或转变为战地服务组织,如宣传队、医疗队、救护队、运输队等;战斗结束后,可迅速复课。学校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解放区教育积极为解放战争的需要培养人才,输送干部。与土地改革紧密结合,教育为土地改革服务,如进行土改教育和政策宣传,组织师生参加有教育意义的土改集会,培养和训练翻身后的农村干部,大量吸收农民子女入校学习等等。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的教育陆续进行了整顿、改革和提高,逐步向正规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解放区先后召开了一些会议,如:1946年 3月苏皖边区、8月山东解放区、1948年7月晋察冀边区的冀中区行署、8月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及东北第三次教育会议等,都在总结过去经验、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向新型的正规化的教育方向发展的问题。各解放区还陆续制定了一些教育规程、教育方案及实施办法。在"干部教育第一" 的原则下, 有的地区已经提出由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 5个阶段的学制系统。改变了干部教育与国民教育各成独立系统的情况,下一级学校对上一级学校已经有了预备教育的性质。学校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学校实行集体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实行教导合一制度。中学课程逐步达到文化课占90%,政治课占10%。明确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学校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制定了考试、毕业、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至此,学校教育就更加重视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战争的胜利,解放区有了近代化的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之后,各解放区就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把初级职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纳入中等教育学制系统。各地为此开办了许多中等专门学校。如苏北工业专门学校、苏北盐垦专门学校、东北军区军工部举办的工业专门学校、哈尔滨第一技术专门学校、松江省立糖业专门学校、松江省立农林技术专门学校、安东省科学院等等。在东北解放区,有的中学还实行职业分科或开设职业班,如在中学里分设农林、矿冶、军工、机械、采矿、师范等科;有的还实行企业部门办技术学校或艺徒训练班,造就中级建设人才。
  
  "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有进一步发展,它把短期训练与长期培养结合起来;并且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又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干部受教育程度已经提高到相当于中学水平,并向大学水平发展。各解放区成立了一些新的干部学校,如东北军政大学、辽东人民军政学校、辽南建国学院、西北军区人民军政大学,以及华北和其他地区成立的人民革命大学等。这些学校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学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就输送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部门工作。在这个时期,解放区还进一步发展了正规化、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在陕甘宁保留有延安大学,在晋察冀整顿了华北联合大学。山东解放区成立了山东大学,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了新华大学(后改名北方大学)。苏皖边区成立了华中建设大学。东北解放区高等教育发展更快,到1949年 8月,经过整顿已有东北大学、东北行政学院、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农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沈阳工学院、沈阳农学院、沈阳医科大学、大连大学、延边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这些院校一方面提高在职干部文化水平,一方面培养未来的新干部。解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志着干部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既着眼于当时解放区的建设,又给未来新中国的建设作了必要的准备。
  
  根据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各解放区都很重视在职干部的学习,要求干部学习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文化,以适应革命工作更高要求。同时还制定了有关的制度,如学习制度、考核制度、领导制度等,使在职干部学习得到进一步保证。
  
  解放区还整顿、改革和提高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有的地区叫国民教育,有的地区叫群众教育,它既包括成人教育,也包括儿童教育。儿童教育有初级小学、高级小学;成人教育设初级民校、高级民校。此外,还有一揽子性质的初级国民学校,兼顾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两重任务。成人教育不定期,以修完规定课程为准。这个时期初等教育的特点是把成人教育和小学教育结合起来,并纳入学制系统。
  
  各解放区为提高初等教育质量,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加强师范教育,重视师资培训,改善教师待遇,积极提高教师质量。同时,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有的地区还建立中心小学,带动和辅导一般的初级小学,以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更好地发展初等教育,还采取了群众路线的办学方法。即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实行民办公助,充分发挥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教育部门对民办学校,在业务上给以指导帮助,在学校设备上予以辅助奖励,对基础薄弱的地区给以经费支援。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正规与不正规相结合。有全日制、半日制、隔日制;也有早学、午学、夜学、识字班、识字组等。此外,还开展勤工俭学,通过种田、办合作社、开小型工厂、发展副业等,解决学校一部分办公经费、学生的书本费和民校教师的生活费。
  
  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发展很快,新解放区有大量学校需要接管。解放区各级政府在接管和改革中,采取了审慎的政策和措施:①对各级学校采取保护政策,妥善接管。在各级学校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废除国民党政府军训、童子军训练和反动的训导制度,解散反动党团组织。对原有课程进行初步的调整和改革,废除公民课及其他有法西斯主义毒素的教材 , 采用新的政治常识、国文、中国近代史等教材。②在接管学校时,对于广大教师和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的政策,提高他们的觉悟,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师生员工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认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任务,明确个人努力方向,清除国民党政府反动宣传的流毒。由于政策正确和措施有力,新解放区各级学校不仅没有遭受破坏,而且很快恢复了秩序,走向正轨。
  
  在解放战争期间还对旧社会遗留的私塾进行了改造。要求私塾取消传播封建思想的教材,采用解放区编的小学教材。不允许打骂儿童。对学生实行民主管理,组织儿童团参加社会活动,帮助私塾教师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业务水平。
  
  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和政策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的教育建设做了必要的准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