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产与消费
1)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生产与消费
1.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OECD countries oil resource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rade and stocks.
本文介绍了OECD国家石油的资源、生产与消费、贸易和储备现状。
2.
And this coincides with Marxist theory o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这一切又与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的理论暗合。
3.
The article is seeking network economy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continuously probing into the category and character of network econom
本文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寻找网络经济,继而就网络经济的涵义及特征进行探讨。
2)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消费与生产
3)  pape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纸生产与消费
4)  famil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家庭生产与消费
5)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能源生产与消费
6)  literary art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艺术消费与生产
补充资料:日本茶叶生产与消费


日本茶叶生产与消费
tea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

  日本茶叶生产与消费(tea produetionand eonsumPtion in JaPan)日本既是 茶业生产国,又是茶叶消费国,生产的茶叶墓本上供本国消费。日本茶叶生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1934一1936年种茶面积为3.93万公顷,产量为4.6 万吨;1945年下降为2.35万吨;1952年增加到7万 吨,以后逐年稳步发展,1982年茶园达6.1万公顷.其中 可采面积约5.47万公顷,总产量为9.85万吨,平均每公顷产茶1800千克,单产居世界第一位。 日本茶叶生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注意选育和推广茶树优良品种。在各主要茶叶产区设立全国性茶叶科研机构,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茶树育种工作,90%以上茶园实现了茶树良种化。②茶园铺草是重要的栽培管理措施。日本茶园多数在平地或级坡地,山地茶园仅占20一30%,茶树定植后,在茶行间铺草彼盖,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防止杂草生长;顶盖物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肥分,茶树生机旺盛,稳产高产。③重视肥培管理。国家规定每亩茶园施化肥87千克,同时确定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指标(每收获50千克鲜叶施纯氮1.5千克,磷0.5千克,钾0.8千克),每年施肥4一5次。春茶可施30一35%,春夏茶间歇期施15一20%,后秋茶间歇期施15%,秋茶后施15%,粗茶结束后施20%。施肥的同时,喷施无毒高效农药,防治病虫害。 日本生产的茶叶,主要是用燕气杀青制造绿茶,分玉露、冠茶、煎茶、玉绿、番茶、砖茶等六个品种,其中以中档茶煎茶为主,约占80%。 1980年日本茶叶年人均消费t为0.97千克(以绿茶为主)。自给率达97%。同时从中国(包括台湾省)进口500一600吨以补不足。日本消费者对绿茶品质要求三绿,即干看色泽绿,开汤汤色绿和叶底绿。在生产中为保持色泽绿,首先是选育和发展含叶绿素高的茶树品种(如筱北种);其次对高档茶采取遮荫设施,隔绝阳光照射,以保持叶片浓绿;同时雨天不采茶,避免水分过多容易发醉变色。在加工中做到快制、快运,一般不超过5一8小时制完。此外从制成毛茶、直到市场销售,都要储存在0一5℃的低温仓库或采用抽气充氮包装,以防止绿茶的褐变。自1972年起,日本进口中国蒸青绿茶,1983年进口95吨。日本每年还有约3000吨的绿茶出口,主要供美国做速溶茶原料。除绿茶外,日本每年消费红茶7000一8000吨,主要依靠进口,其中从英国转口50%,斯里兰卡进口30%,印度进口15%。80年代日本掀起乌龙茶和普洱茶热,进口量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主要由中国(包括台湾省)供应。日本冲绳地区还有喝茉莉花茶的习惯,每年从特殊仁门、茶都都按见日幼中国进口400一500吨。 为了社交娱乐、增进友谊,日本独创了一和形式的茶会仪式,称为“茶道”。客人进入茶室时坐跪、寒喧都有特定礼节,主人煮水、冲茶、趁有一定规矩。一切举止行动如品饮、观赏茶具粤照十分细致的规定进行,有所谓“四规”“七则”本茶道)。(陈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