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氯冉酸根
1)  chloranilic acid
氯冉酸根
1.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binuclear copper(Ⅱ) compounds with dianion of chloranilic acid as bridging ligand;
氯冉酸根桥联的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2)  Chloranilic acid
氯冉酸
1.
Charge Transfer Reaction of Ofloxacin with Chloranilic Acid;
氧氟沙星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
2.
Th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formed between quinine as the donor and chloranilic acid as the acceptor in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CPC) micellar system was studied.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CPC)胶束体系中电子给体奎宁与电子受体氯冉酸之间的荷移反应产物的光谱性质。
3.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chloranilic acid and Metamizole Sodium,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etamizole Sodium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用荷移光度法研究了氯冉酸与安乃近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反应条件。
3)  5-cyclohexadiene-1,4-dione, 2,5-dichloro-3,6-dihydroxy- barium salt
氯冉酸钡
4)  μ chloranilato bridge
μ-氯冉酸桥
5)  chloranilamide,chloranilam
氯冉酰氨酸
6)  chloranilate [klɔ:rə'nileit]
氯冉酸盐(或酯)
补充资料:冉子祠

(一)历史资料

冉子,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唐贞观年间被封为徐候。据《曹州府志》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钱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明万历二十

五年(1597年),当地曾出一断碑,崇祯三年(1630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辩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候墓碑"。当时,当地乡绅重修冉子墓祠。此后,祠、墓再度荒废,至解放初期,就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了。祠前原有东西配房,今已毁。

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成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候,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

语。

1958年,政府拨款对祠墓进行了维修,增建了围墙,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

(二)现状

冉子祠现存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50公分高的石台,重脊灰瓦,脊饰兽花纹。

过冉子祠后门两米许有冉子墓,呈圆形,高1米,周约10米。冉子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镌刻碑文苍劲有力,清晰可辩。

祠前两棵古柏,据载这两棵树都是"唐柏"。两株古柏相距5.62米,东西对峙,虬干怪枝,葱郁苍劲。东柏距祠4.4米,高11.16米,树围3.6米。树顶覆盖面积94.5平方米;西柏距

祠3米,高10.37米,树围8.51米,树顶覆盖面积180平方米。自1988年始,西柏大部分枝条逐渐枯萎。虽经及时抢救,见效甚微。

冉子祠位于嘉祥县城西北28. 5公里黄垓村东北,是孔门弟子冉求的墓祠。

冉子,名求,字子有,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唐贞观年间被封为徐侯。据《曹州府志》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线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当地曾出一断碑。1630年(明崇祯三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辨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侯墓碑”,因此当地乡绅重修冉墓祠。此后,墓祠几度荒废,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

现存的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0.5米高的石台上,重脊灰瓦,脊饰吻兽花纹。祠前原有东西配房,已毁。冉子祠后有冉子墓,呈圆形,高1米,周约10米。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所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徐侯,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语。祠前两棵古柏,相距5.2米:西柏高10 .37米,胸围8.51米,树冠180平方米,自1988年始,大部枝条逐渐枯萎;东柏距祠4.4米,高11.16米,胸围3.6米,树冠94.5平方米。相传这两棵树都是“唐柏”。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曾拨款对祠墓进行维修,曾建了围墙,“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