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防微粒
1)  Preventing Particle
防微粒
2)  particulate protective clothing
微粒防护衣
1.
However, there is no officially accepted test method for particulate protective clothing, probably due to lack of aerosol penetration data.
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微粒防护衣测试方法,所以先行了解目前市售各式防护衣的微粒防护效能,若以10 μm为生物性微粒的众位数粒径,则目前市售防护衣的微粒防护效能仍嫌不足,有必要开发更高过滤品质的产品。
3)  protection from harmful particular matter
防护有害微粒
4)  microparticle [,maikrəu'pɑ:tikl]
微粒
1.
Self-assembly of microparticles driven by capilliary forces;
界面张力驱动的微粒自组装研究
2.
Pressure effects on drug microparticle formation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压力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微粒的影响
3.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microparticles by using supercritical CO_2 spray drying;
超临界CO_2喷雾干燥制备乙基纤维素微粒的实验研究
5)  particles [英]['pɑ:tikl]  [美]['pɑrtɪkḷ]
微粒
1.
Effect of particles sedimentation during leaching on seepage characteristic of copper dumps;
微粒渗滤沉积作用对铜矿排土场渗流特性的影响
2.
Study of particles in the air effect solution quality in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静脉给药中空气微粒影响药液质量的实验观察(英文)
3.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a particles shape in perturbation ameliorating;
真实形体微粒形体分布函数的动态光学测量方法
6)  particle [英]['pɑ:tɪkl]  [美]['pɑrtɪkḷ]
微粒
1.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n the techniques for micronizing drug particles with supercritical fluids;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2.
Production of natural carotene microparticles using solution enhanced dispersion by supercritical fluids;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制备天然胡萝卜素超细微粒
3.
Coprecipitate-acid etch preparing magnetic liquid and the particle analying;
共沉淀-酸蚀法制备磁性液体及其微粒分析
补充资料: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训练
      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所进行的防护训练。简称"三防"训练。苏军称"化生放"防护训练,美军称 "核生化" 防护训练。目的是提高军队的防护能力,免受或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对人员、牲畜的杀伤和对武器、装备、物资的破坏。
  
  简史  "三防"训练是随着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出现、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加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使用化学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生物武器和核武器。这些新武器的出现和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军队对其防护研究和训练的普遍重视,先后设置组织机构管理训练。1939年,针对侵华日军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设立了防化学队,八路军各师建立了防化勤务主任室,部队开展了防化训练。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针对侵朝美军多次使用生物、化学武器,普遍进行了防生物和防化学武器的训练。1953年,人民解放军建立了各级"三防"训练的专业机构,并将"三防"训练列入训练大纲,作为全军训练的共同科目,普遍开展了训练。
  
  
  内容和方法 其内容通常包括: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基本性能,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发现放射性沾染和毒袭的方法,个人和分队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在受染地域、地段的行动要求和通过的方法,消毒、消除沾染和急救方法等。这种训练的组织方法:军官采取短期集训或结合部队演习,演练防护的组织指挥;部队训练通常由团以上机关培训骨干,以连、排为单位组织实施。一般使用图表模型、毒剂嗅样盒和模拟化学武器、模拟核爆炸等代用器材进行训练。有时亦可在专用场地进行实毒训练,或利用核武器爆炸试验进行训练。
  
  苏联和美国军队在营一级分队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军官,指导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训练;在团(旅)以上部队设有专业机构或人员,计划和监督防护训练。苏联在军外训练中,受训人员即进行穿带防毒面具和使用侦察仪器的训练,入伍后的新兵增加防护训练时间和内容,并结合战术训练进行。美军明确规定了单兵在核、生物、化学武器条件下的训练内容,以及生存和基本作业的标准。
  
  发展趋势  随着战术核武器、中子弹的出现,速效、高效化学武器的发展,生物战剂传播、扩散方法的改进,增大了杀伤、破坏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因而加强群众性的防护训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将更为各国军队所重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