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氮丙啶结构
1)  N nitride structure
氮丙啶结构
2)  aziridine
氮丙啶
1.
Synthesis of some N-ferrocenylalkylaziridine derivatives Bian;
N-二茂铁烷基氮丙啶衍生物的合成
2.
Study on poly(vinyl furfural) modified by aziridine
氮丙啶改性聚乙烯醇缩糠醛的研究
3.
Using MNDO semi-empirical MO method, this paper conducted the optimization calculation for 2-methylaziridine and its probable ring-openned products(14 isomers in all).
用MNDO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先对2-甲基氮丙啶及其可能的开环产物(共14种异构体)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了它们的几何构型、生成热、电离能和偶极矩,并讨论了它们的稳定性等。
3)  ethyleneimine
氮丙啶
1.
2-amino ethyl hydrogen sulfate was prepared from aminoethanol and oil of vitriol and then was circlized by sodium hydroxide to get ethyleneimine.
以乙醇胺和浓硫酸为起始原料合成硫酸-β-氨基氢乙酯,再以氢氧化钠处理环化制得氮丙啶,然后将氮丙啶在无水三氯化铝的作用下与二异丙胺开环得到N,N-二异丙基乙二胺,并用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4)  oxaziridine
氧氮丙啶
1.
Application of oxaziridines in organic synthesis;
氧氮丙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  L-Guanidineaminovaleric acid hydrochloride
氮丙啶**
6)  polyethylenimin
聚氮丙啶
1.
Thirdly, non-formaldehyde wood adhesive is prepared by modified brown-rotted wood with polyethylenimine, and adhesion properties are also tested.
本文以茯苓褐腐后的马尾松木材为研究对象,使用湿化学方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核磁共振光谱仪、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分析了马尾松褐腐木材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磨木木质素官能团特征,研究了硼氢化钠、雷尼镍(Raney-Ni)对马尾松褐腐材1%NaOH提取物(主成分木质素)的还原改性,并利用改性后的木质素与聚氮丙啶(polyethylenimine, PEI,又译聚乙烯亚胺)合成无醛胶粘剂并测试其胶合性能。
补充资料:氮丙啶

国标编号 61077
CAS号 151-56-4
分子式 C2H5N;CH2NHCH2
分子量 43.07

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氨味;蒸汽压 21.33kPa/20℃;闪点-11℃;熔点-71.5℃;沸点55~56℃;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3;相对密度(空气=1)1.4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3(剧毒品),34(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粘合剂、诱变剂以及用于纤维处理,能促使细胞歧化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致肾损害,有致敏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口腔和呼吸道剧烈刺激,出现眼结膜、角膜炎,流涕,喉头水肿;严重者会管有白喉样改变和发生肺水肿。可致肾损害。溅入眼内可致灼伤。皮肤接触液体可致灼伤;本品有致敏性,可致变应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15mg/kg(大鼠经口);17mg/kg(豚鼠经皮);LC50 45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1790mg/m3,半小时(小鼠吸入);人吸入180mg/m3,对眼鼻有明显刺激作用;人经口5mg/kg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经口0.42~0.83mg/kg×5~30次,引起肾损害,血中NPN增高。
致癌性测定,动物为阳性反应。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硝酸、硫酸、盐酸、乙酸、氯磺酸、氯、二硫化碳、次氯酸钠等能发生剧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m3
前苏联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001mg/m3(最大值、昼夜均值)
嗅觉阈浓度 3.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