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ast fiber textile industry
麻纺织行业
1.
In this paper,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nzyme reaction,the types and keeps of enzym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bast fiber textile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综述了影响生物酶反应的主要因素、生物酶剂型与保存以及其在麻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 Chinese ramie textile industry
苎麻纺织行业
3) flax textile industry
亚麻纺织行业
1.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n flax cultiv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 main production base of flax and it’s produce in our country, Heilongjiang’s flax textil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to a certain degree after more than fifth years’exploration.
中国是亚麻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黑龙江省则是全国亚麻及其制品的主要生产基地,黑龙江亚麻纺织行业经过五十几年的发展,已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行业。
5) bast industry
麻纺行业
1.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ing history, types and uses of the bast fiber, the character of the bast product and the questions that the bast industry has and its vast prospect are summarized.
介绍了麻纤维的发展历史、种类、应用,麻产品的特性,麻纺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广阔前景。
6) ramie textile industry
苎麻纺织业
1.
From the problems of ramie textile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it points out that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amie textile cluster advantages is discussed.
针对我省苎麻纺织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省苎麻产业走集群式发展道路的机会,以及苎麻纺织业集群式发展存在的优势。
补充资料:中国麻纺织史
中国麻纺织的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大麻布和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黄麻布和亚麻布自宋代开始生产。在麻纺织技术形成之前,人类用石器敲打,使麻类植物变软,然后撕扯成细长的缕,用以搓绳或编结成网状物。中国麻纺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原始手工阶段(公元前21世纪以前),手工机械纺织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70年),动力机器纺织阶段(1870年以后)。
脱胶技术 最早的麻脱胶方法是自然沤渍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时代又盛行于黄河流域。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陕西宝鸡西周墓、江苏六合东周墓和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认出经过脱胶的痕迹。秦汉时期,人们已能准确地掌握沤麻季节,即夏至后20日沤麻,麻的柔软达到类似蚕丝的程度。到北魏时,已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一系列脱胶的技术关键。如水质要清,用浊水则麻纤维色泽转黑;水量要足,水少则麻纤维易脆;沤渍时间要适中,太短则脱胶不够而难于剥皮,太长则脱胶过头而损伤纤维。在山区,还有冬天用温泉水沤渍使纤维柔和的经验。到宋元时,人们总结出感官鉴别法,学会从沤池(图1)中水色、浓度、水温和麻株表面的滑腻程度来判断脱胶的程度。这一方法直到现代,农村中仍广泛沿用。
古代苎麻脱胶是将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练,其历史比沤渍法稍晚,大约在春秋时形成。灰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楝木灰汁,属纯碱物质;另一种是蜃蛤壳烧成的灰加上水,即石灰水。陕西宝鸡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苎麻布,经检验分析,是经过煮练脱胶的,其部分纤维呈单根分离状态。可见当时在掌握灰质比量和煮练时间上已有一定的经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经检验分析,纤维上残留胶质甚少,大多数纤维几乎呈单根分离状态。湖北江陵西汉墓出土的大量苎麻絮,经金属光谱分析证实是经煮练脱胶的,其纤维分离程度也十分良好。这证明秦汉时煮练脱胶技术又有了提高。到宋元时,又出现各种麻脱胶的新工艺,主要有:①先将麻皮绩成长缕并纺成纱,再先后浸入草木灰液、石灰水中各一夜,然后放入草木灰液中煮练,冲洗晒干后织布。②纺成纱后,先与干石灰拌和3~5天,再放在石灰水中煮练,冲洗干净后,摊放在铺于水面上的竹帘上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直到麻纱洁白后织布。③将麻皮昼晒夜露若干天,再绩麻织布,然后将布放在石灰水中煮练。上述工艺中的露水漂白和半浸半晒漂白是煮练脱胶法的新发展。到明代,半浸半晒与水洗反复交替进行,胶杂质在漂、洗的工序中被不断清除,使纤维白净。这种方法直到19世纪末还在中国农村中广泛沿用。至今在盛产夏布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应用。此外,中国南方有些地区还在苎麻煮练前先用硫黄熏白。19世纪,中国江西、湖北一带还流行此法。
麻纺技术 古代麻纺有搓法和绩法。原始的麻纺是由手搓开始的,以后才利用纺专纺纱。距今69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绳和一段两股麻线,同时还出土了最原始的纺纱工具纺轮。大麻纤维短而弱,多用纺专加工成有统体拈度的麻纱。近代四川温江地区大麻纺纱仍沿用此法。苎麻纤维长而强,多用绩法成纱。先用手指将脱胶后的纤维粘片分劈成细长的麻丝(缕),然后逐根拈接。由于麻丝上有胶质糊状薄层加上接头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头牢固,从而将麻丝续接成细长的麻纱。这个过程称为绩麻。这种麻纱在古文献里称为麻缕或麻。这样绩成的麻缕可直接供铺经织造。为了增加麻缕的强力,也可将绩长的麻缕在铺经织造前再用纺专或纺车统体加拈。《诗经》、《周礼》、《孟子》、《尔雅》等先秦著作里均有绩的记载。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的商代苎麻布,经纬纱都是绩后加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中麻纱也是绩后加拈制成的,最细的纱支达200公支以上,拈度达500~1000拈/米,拈向是S,拈度不匀率在22~25%,纤细均匀,可与当时丝线媲美。晋代出现脚踏纺车,宋人临摹东晋画家顾恺之为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配画中就有脚踏 3锭麻纺车的图像。元代王祯《农书》中画有脚踏 5锭麻纺车(图2),可同时对五根麻纱加拈。由于社会对麻纱需要量增加,宋元时发明了先进的麻缕加拈工具──32锭水转大纺车,由水力发动,也有用畜力的,采用绳轮和皮筳集体传动锭子,每天可纺麻纱百余斤,产量比 3锭纺车提高30余倍。这种大纺车是动力机器纺纱的先驱。元明以后棉花普及全国,麻纱需要量下降,大纺车纺麻因之日渐减少。
湖南浏阳、四川隆昌、江西万载等地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夏布产地。所用的麻纱,一部分仍沿用历代相传的绩法制成,且不经统体加拈即供织布。而广西夏布则是用手工搓绩后,再用3锭纺车统体加拈的麻缕,再铺经织造。到目前为止,传统的绩麻技术尚不能用机械进行。
麻织技术 中国的麻织技术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河南郑州青台遗址出土的约5500年前的陶器上粘附着清晰的麻布织纹,经纬向密度仅9~12根/厘米,是用原始织机生产的。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麻织技术明显进步。约4700年前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布,经向密度为30根/厘米。夏商以来,苎麻、大麻和苘麻的大量人工种植,促进了麻纺织技术的继续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斜织机(见中国纺织史),麻织技术也日趋完善。自周秦以来,麻布的精粗程度是以升来表示的。在汉代的度量衡制中,10升布即是在幅宽2尺2寸(合今50.8厘米)的经面上有经纱800根(每升80根),升数越高表示布越精细。周代的麻织技术与丝织技术不相上下。当时,丝绸的起码精细度为15升,而最细的麻冕用布达30升。江西贵溪出土的春秋麻布,经向密度8~18根/厘米,纬向密度8~14根/厘米,约合6~12升。长沙战国苎麻布,经密28根/厘米,纬密24根/厘米,约合19升。秦汉以来,大麻布和一般苎麻布用作日常衣料,而优良苎麻织制的夏布品种丰富,有的能与丝绸媲美。在汉代,四川夏布已经远销到身毒(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伊朗)等南亚、西亚国家。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中的三块苎麻布,经密32~37根/厘米,纬密30~44根/厘米,约合21~23升,织物密度不匀率在1~5%,可与现代精细苎麻布相比。这只有在采用筘打纬的条件下才能做到。隋唐时期,麻织技术继续发展,麻布年产量一度高达100余万匹。宋代广西夏布生产中已出现浆纱技术,即在织布前,将调成胶状的滑石粉浆糊,用刷帚涂于麻经面上,以减轻开口、引纬时的摩擦,便于投梭织布,使麻布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夏布织造工艺也有新的发展,如浙江诸暨一带生产一种皱布,织造时将不同拈向的经纱数根交替相隔排列,经纱密而纬纱稀,由于经纱加过强拈,吸水后先膨胀后收缩,布面上就现出谷粒花纹来,纱的拈度越大谷纹越明显,显得美观大方。到了清代,麻织工艺中出现了交织技术,麻和丝的交织品轻盈柔软,麻和棉交织布坚固耐用。19世纪中叶以来,交织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交织布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广东有麻丝交织的鱼冻布和麻棉交织的罾布,福建有麻棉丝交织的假罗等。清代,四川隆昌、江西万载和宜黄、湖南浏阳等地生产的精细夏布已远销世界各地。
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从德国引进脱胶、纺纱、机织工艺的整套纺织设备,于1898年建立武昌制麻局,这是中国第一个用电力机器生产的苎麻纺织厂。从此,中国麻纺织工业进入机器生产时代。20世纪30年代开始,麻纺织厂相继在广州、重庆、赣县、上海等地建立和生产。尤其是1949年以后,新建的苎麻纺织厂分布于南方各省。湖南株洲(苎)麻纺织厂和广西南宁绢麻纺织厂用国产机器生产的各种规格的高级苎麻布,远销于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各地。黄麻纺织厂则生产麻袋,以供应粮食的包装。
参考书目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61。
李长年:《麻类作物》上编,农业出版社,北京,1962。
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北京,1963。
脱胶技术 最早的麻脱胶方法是自然沤渍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时代又盛行于黄河流域。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陕西宝鸡西周墓、江苏六合东周墓和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认出经过脱胶的痕迹。秦汉时期,人们已能准确地掌握沤麻季节,即夏至后20日沤麻,麻的柔软达到类似蚕丝的程度。到北魏时,已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一系列脱胶的技术关键。如水质要清,用浊水则麻纤维色泽转黑;水量要足,水少则麻纤维易脆;沤渍时间要适中,太短则脱胶不够而难于剥皮,太长则脱胶过头而损伤纤维。在山区,还有冬天用温泉水沤渍使纤维柔和的经验。到宋元时,人们总结出感官鉴别法,学会从沤池(图1)中水色、浓度、水温和麻株表面的滑腻程度来判断脱胶的程度。这一方法直到现代,农村中仍广泛沿用。
古代苎麻脱胶是将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练,其历史比沤渍法稍晚,大约在春秋时形成。灰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楝木灰汁,属纯碱物质;另一种是蜃蛤壳烧成的灰加上水,即石灰水。陕西宝鸡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苎麻布,经检验分析,是经过煮练脱胶的,其部分纤维呈单根分离状态。可见当时在掌握灰质比量和煮练时间上已有一定的经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经检验分析,纤维上残留胶质甚少,大多数纤维几乎呈单根分离状态。湖北江陵西汉墓出土的大量苎麻絮,经金属光谱分析证实是经煮练脱胶的,其纤维分离程度也十分良好。这证明秦汉时煮练脱胶技术又有了提高。到宋元时,又出现各种麻脱胶的新工艺,主要有:①先将麻皮绩成长缕并纺成纱,再先后浸入草木灰液、石灰水中各一夜,然后放入草木灰液中煮练,冲洗晒干后织布。②纺成纱后,先与干石灰拌和3~5天,再放在石灰水中煮练,冲洗干净后,摊放在铺于水面上的竹帘上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直到麻纱洁白后织布。③将麻皮昼晒夜露若干天,再绩麻织布,然后将布放在石灰水中煮练。上述工艺中的露水漂白和半浸半晒漂白是煮练脱胶法的新发展。到明代,半浸半晒与水洗反复交替进行,胶杂质在漂、洗的工序中被不断清除,使纤维白净。这种方法直到19世纪末还在中国农村中广泛沿用。至今在盛产夏布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应用。此外,中国南方有些地区还在苎麻煮练前先用硫黄熏白。19世纪,中国江西、湖北一带还流行此法。
麻纺技术 古代麻纺有搓法和绩法。原始的麻纺是由手搓开始的,以后才利用纺专纺纱。距今69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绳和一段两股麻线,同时还出土了最原始的纺纱工具纺轮。大麻纤维短而弱,多用纺专加工成有统体拈度的麻纱。近代四川温江地区大麻纺纱仍沿用此法。苎麻纤维长而强,多用绩法成纱。先用手指将脱胶后的纤维粘片分劈成细长的麻丝(缕),然后逐根拈接。由于麻丝上有胶质糊状薄层加上接头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头牢固,从而将麻丝续接成细长的麻纱。这个过程称为绩麻。这种麻纱在古文献里称为麻缕或麻。这样绩成的麻缕可直接供铺经织造。为了增加麻缕的强力,也可将绩长的麻缕在铺经织造前再用纺专或纺车统体加拈。《诗经》、《周礼》、《孟子》、《尔雅》等先秦著作里均有绩的记载。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的商代苎麻布,经纬纱都是绩后加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中麻纱也是绩后加拈制成的,最细的纱支达200公支以上,拈度达500~1000拈/米,拈向是S,拈度不匀率在22~25%,纤细均匀,可与当时丝线媲美。晋代出现脚踏纺车,宋人临摹东晋画家顾恺之为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配画中就有脚踏 3锭麻纺车的图像。元代王祯《农书》中画有脚踏 5锭麻纺车(图2),可同时对五根麻纱加拈。由于社会对麻纱需要量增加,宋元时发明了先进的麻缕加拈工具──32锭水转大纺车,由水力发动,也有用畜力的,采用绳轮和皮筳集体传动锭子,每天可纺麻纱百余斤,产量比 3锭纺车提高30余倍。这种大纺车是动力机器纺纱的先驱。元明以后棉花普及全国,麻纱需要量下降,大纺车纺麻因之日渐减少。
湖南浏阳、四川隆昌、江西万载等地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夏布产地。所用的麻纱,一部分仍沿用历代相传的绩法制成,且不经统体加拈即供织布。而广西夏布则是用手工搓绩后,再用3锭纺车统体加拈的麻缕,再铺经织造。到目前为止,传统的绩麻技术尚不能用机械进行。
麻织技术 中国的麻织技术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河南郑州青台遗址出土的约5500年前的陶器上粘附着清晰的麻布织纹,经纬向密度仅9~12根/厘米,是用原始织机生产的。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麻织技术明显进步。约4700年前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布,经向密度为30根/厘米。夏商以来,苎麻、大麻和苘麻的大量人工种植,促进了麻纺织技术的继续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斜织机(见中国纺织史),麻织技术也日趋完善。自周秦以来,麻布的精粗程度是以升来表示的。在汉代的度量衡制中,10升布即是在幅宽2尺2寸(合今50.8厘米)的经面上有经纱800根(每升80根),升数越高表示布越精细。周代的麻织技术与丝织技术不相上下。当时,丝绸的起码精细度为15升,而最细的麻冕用布达30升。江西贵溪出土的春秋麻布,经向密度8~18根/厘米,纬向密度8~14根/厘米,约合6~12升。长沙战国苎麻布,经密28根/厘米,纬密24根/厘米,约合19升。秦汉以来,大麻布和一般苎麻布用作日常衣料,而优良苎麻织制的夏布品种丰富,有的能与丝绸媲美。在汉代,四川夏布已经远销到身毒(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伊朗)等南亚、西亚国家。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中的三块苎麻布,经密32~37根/厘米,纬密30~44根/厘米,约合21~23升,织物密度不匀率在1~5%,可与现代精细苎麻布相比。这只有在采用筘打纬的条件下才能做到。隋唐时期,麻织技术继续发展,麻布年产量一度高达100余万匹。宋代广西夏布生产中已出现浆纱技术,即在织布前,将调成胶状的滑石粉浆糊,用刷帚涂于麻经面上,以减轻开口、引纬时的摩擦,便于投梭织布,使麻布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夏布织造工艺也有新的发展,如浙江诸暨一带生产一种皱布,织造时将不同拈向的经纱数根交替相隔排列,经纱密而纬纱稀,由于经纱加过强拈,吸水后先膨胀后收缩,布面上就现出谷粒花纹来,纱的拈度越大谷纹越明显,显得美观大方。到了清代,麻织工艺中出现了交织技术,麻和丝的交织品轻盈柔软,麻和棉交织布坚固耐用。19世纪中叶以来,交织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交织布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广东有麻丝交织的鱼冻布和麻棉交织的罾布,福建有麻棉丝交织的假罗等。清代,四川隆昌、江西万载和宜黄、湖南浏阳等地生产的精细夏布已远销世界各地。
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从德国引进脱胶、纺纱、机织工艺的整套纺织设备,于1898年建立武昌制麻局,这是中国第一个用电力机器生产的苎麻纺织厂。从此,中国麻纺织工业进入机器生产时代。20世纪30年代开始,麻纺织厂相继在广州、重庆、赣县、上海等地建立和生产。尤其是1949年以后,新建的苎麻纺织厂分布于南方各省。湖南株洲(苎)麻纺织厂和广西南宁绢麻纺织厂用国产机器生产的各种规格的高级苎麻布,远销于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各地。黄麻纺织厂则生产麻袋,以供应粮食的包装。
参考书目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61。
李长年:《麻类作物》上编,农业出版社,北京,1962。
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北京,196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