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cological tank experiment
生态槽实验
2) experimental ecology
实验生态
1.
Experimental ecology of the cercariae of Centrocestus formosanus (Nishigori, 1924) was studied from August to October 1994.
1994年8—10月作者研究了台湾棘带吸虫尾蚴的实验生态,结果表明:光照对尾蚴的逸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尾蚴具有强烈的趋光性;水温26—28℃时,其LD50的时间为40h左右,LD90的时间为52h左右,全部死亡时间为56—60h,死亡的尾蚴数随时间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谛方程;尾蚴不断地活动于水体的各个深度,但大部分时间仍停留于水体的底层;尾蚴的逸出数在适温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多,且尾蚴的活动强度随之增强;处于半数死亡时间的尾蚴仍然具有感染力,90%死亡时间的尾蚴失去活动,也失去了感染力,尾蚴经口被动感染淡水鱼类。
4) ecology experiment
生态学实验
1.
A discussion about innovation of ec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浅议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5) flume experiment
水槽实验
1.
According to the flume experiment, the forming process of seismo-turbidite is simulated.
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地震浊积岩体的形成过程,认为在地震作用下,三角洲前缘发生两种类型的滑塌,可形成3种类型的震浊积岩体:液化浊积体、二级滑塌浊积体、次生叠置浊积体。
2.
According to interior flume experiment simulations,the formation of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i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conditions.
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
3.
According to the in door flume experiment simulations, the formation of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is studied.
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四种滑塌浊积岩类型,即无触发机制的天然重力滑塌、地震诱发作用产生的滑塌、波浪作用产生的滑塌和与底形相关的砂岩透镜体。
6) sand-box model
砂槽实验
补充资料:控制生态系实验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某一自然水生生态系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又称围隔式生态系实验。利用这种装置可以从浩瀚的海洋中分离出一块完整的环境,因之也称为微宇宙。它可用来研究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化学和海洋生态学等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控制生态系实验装置,最初是为了进行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研究而建立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成了人们关注的新课题,开展了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但室内实验大多是用单一生物种类、单一污染物进行,所用污染物浓度偏大、时间又短,所得结果难以解释自然界的实况。现场调查,又因自然因素复杂多变,除了灾害性污染事故外,很难区分污染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的影响。为了阐明慢性污染对生态系的影响,必须有新的实验方法和装置。1972年,控制生态系污染实验(简称CEPEX)被正式列入国际海洋考察十年研究规划中,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利用建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萨尼奇内湾的CEPEX 装置,开展了外加污染物汞、铜、铅、石油等对实验装置中自然生态系结构影响的研究工作。随后有更多的国家建立了类似的实验装置,除继续进行有关污染实验外,还进行了海-气界面、水-沉积物界面相互关系、化学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等的研究。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厦门大学等单位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于1984~1987年在厦门进行围隔式生态系实验工作。
围隔式实验装置有多种类型,但目前最流行的是用乳白色、透明、柔软、无毒的聚乙烯制的大塑料袋装置(见图)。能装水几十吨到2000多吨不等,在污染的研究方面,以盛水60吨的装置较普遍。
实验装置,通常安放在风浪较小,海流流速较低,水较深,远离污染源、且对该海区的自然生态系已有一定了解的水域。
实验方法大致是:将塑料袋及其组件运到指定海区后,由潜水员将塑料袋由下往表层拉起来,其中应尽量保证各水层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在加入污染物前,先对袋内生物种类及理化因子进行测定,添加污染物后,再定期观察和测定。实验周期一般视实验生物的生活周期及其世代而定。
目前所用的这些实验装置都将内外水体隔开,缺乏正常的平流、紊流和盐度等自然变化,系统内动植物也不能象正常情况下活动,所以实验获得的结果尚不能完全反映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的动态;大型实验装置经费昂贵,对实验现场条件要求也高。除应继续改进实验装置外,还应根据研究课题实际需要选择尽可能小的装置。
参考书目
George D.Grice, Michael R. Reeve, Marine Mesocosms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 Experimental Ecosystem, Springer-Verlag ,New York,1982.
控制生态系实验装置,最初是为了进行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研究而建立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成了人们关注的新课题,开展了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但室内实验大多是用单一生物种类、单一污染物进行,所用污染物浓度偏大、时间又短,所得结果难以解释自然界的实况。现场调查,又因自然因素复杂多变,除了灾害性污染事故外,很难区分污染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的影响。为了阐明慢性污染对生态系的影响,必须有新的实验方法和装置。1972年,控制生态系污染实验(简称CEPEX)被正式列入国际海洋考察十年研究规划中,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利用建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萨尼奇内湾的CEPEX 装置,开展了外加污染物汞、铜、铅、石油等对实验装置中自然生态系结构影响的研究工作。随后有更多的国家建立了类似的实验装置,除继续进行有关污染实验外,还进行了海-气界面、水-沉积物界面相互关系、化学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等的研究。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厦门大学等单位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于1984~1987年在厦门进行围隔式生态系实验工作。
围隔式实验装置有多种类型,但目前最流行的是用乳白色、透明、柔软、无毒的聚乙烯制的大塑料袋装置(见图)。能装水几十吨到2000多吨不等,在污染的研究方面,以盛水60吨的装置较普遍。
实验装置,通常安放在风浪较小,海流流速较低,水较深,远离污染源、且对该海区的自然生态系已有一定了解的水域。
实验方法大致是:将塑料袋及其组件运到指定海区后,由潜水员将塑料袋由下往表层拉起来,其中应尽量保证各水层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在加入污染物前,先对袋内生物种类及理化因子进行测定,添加污染物后,再定期观察和测定。实验周期一般视实验生物的生活周期及其世代而定。
目前所用的这些实验装置都将内外水体隔开,缺乏正常的平流、紊流和盐度等自然变化,系统内动植物也不能象正常情况下活动,所以实验获得的结果尚不能完全反映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的动态;大型实验装置经费昂贵,对实验现场条件要求也高。除应继续改进实验装置外,还应根据研究课题实际需要选择尽可能小的装置。
参考书目
George D.Grice, Michael R. Reeve, Marine Mesocosms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 Experimental Ecosystem, Springer-Verlag ,New York,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