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actericidal detergent and cosmetic
消毒洗涤用品
2) washing product
洗涤用品
1.
Review of 2006 Chinese washing product industry;
浅析2006年我国洗涤用品工业
2.
Review and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washing products industry in2004;
2004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3.
Development of China washing product industry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发展
3) detergent
[英][dɪ'tɜ:dʒənt] [美][dɪ'tɝdʒənt]
洗涤用品
1.
A conception of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surfactant and detergent;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构想
2.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a detergent standardization;
中国洗涤用品标准化的回顾与展望
3.
, Ltd(SSG) is a market leader of detergent product in domestic detergent industry.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上海制皂洗涤用品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 washing disinfectant
洗涤消毒剂
5) disinfecting detergent
消毒洗涤剂
1.
The disinfecting detergent having two effects of disinfecting and washing was studied and its bactericidal efficacy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were determined.
研制了具有消毒杀菌、洗涤去污双重功效的液体消毒洗涤剂 ,测定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
6) detergents with phosphorus
含磷洗涤用品
1.
In consideration of water eutrophication,such as "red tides" in oceans and "splendor" in reservoirs,caused by detergents with phosphorus entering water environment,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sent water environ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pointed out is that it is time for Liaoning Province to prohibit sale and use of detergents with phosphorus.
就含磷洗涤用品进入水环境产生海洋“赤潮”和水库“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结合辽宁省陆海水域的实际情况 ,说明辽宁省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时机成熟 ,条件具备。
补充资料:洗涤用品
洗涤物体表面上的污垢时,能改变水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质。包括合成洗涤剂和肥皂,有时也统称为洗涤剂。去污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的去污主要是指衣物的去污,这是洗涤用品最主要的功能。日用器皿、餐具和水果蔬菜等的洗涤也属去污,但习惯上称为清洗,所用的洗涤用品则称为清洗剂。
沿革 最早出现的洗涤用品是皂角类植物等天然产物,其中含有皂素,即皂角苷,有助于水的洗涤去污作用。此外,草木灰中含有钾碱,用水沥淋出来的水溶液,也有助于去除织物上的油污。这些天然的洗涤用品沿用甚久。
据老普林尼著《博物志》中的记载,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就用羊脂和木灰制造出原始的肥皂,用于护肤和治疗,至公元2世纪才发现有重要的洗涤作用。1791年N.吕布兰以卤水制得纯碱,并将纯碱经石灰苛化而生产出苛性钠,从此,肥皂从手工制作转向工业化生产。19世纪末采用直接蒸汽煮皂法,使肥皂生产又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动植物油脂供应紧张,德国首先开发了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短链的烷基萘磺酸盐,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结合,再经磺化而成,统称为涅卡尔(Nekal)。
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用长链脂肪醇经硫酸化、中和成为脂肪醇硫酸钠,当时仅添加些硫酸钠,作为合成洗涤剂出售。30年代初期,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美国生产了长链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中芳基是由苯、烷基是由煤油馏分制取的。这种烷基芳基磺酸盐直接作为洗涤剂出售,或添加一些硫酸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丙烯聚合而成的四聚丙烯。代替了煤油馏分,与苯结合而成为烷基苯,经磺化、中和而成为烷基苯磺酸钠。由于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发展很快,直到60年代初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合成洗涤剂是由这种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60年代,由于四聚丙烯在化学结构上存在支链,不易被生物所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用直链烷基苯逐步取代了四聚丙烯烷基苯。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使用烷基苯磺酸钠之类的优良表面活性剂作为基本组分外,还配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和各种不同的助剂和辅助剂,以提高洗涤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就开始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合成洗涤剂的辅助剂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积问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将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作为合成洗涤剂的助剂加以使用。聚磷酸盐的使用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钠,以后改用三聚磷酸钠,取得了良好的洗涤效果,但到60年代末,由于三聚磷酸钠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量较大,用后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过营养"化问题,有些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
肥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化,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性能和应用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产量虽略有增长,但在洗涤用品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60年肥皂的比重约63%,至1982年已降至29%,至80年代才开始有所回升,1987年的世界产量已超过800万吨。
中国1903年在天津创立造胰公司,1907年在上海建立裕茂皂厂,这是中国开办的最早两家肥皂厂。此后南京、杭州、重庆、沈阳、大连、武汉等城市相继建立了一些肥皂厂,也有一些地区建立了手工业式的肥皂作坊。直到1949年,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还只有肥皂工业,而且多数是手工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仅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有几家规模稍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1949年肥皂产量仅 3万吨。1959年肥皂产量达到41.5万吨,同年开始生产合成洗涤剂,产量为0.57万吨。从1960年开始,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逐步发展了烷基苯、三聚磷酸钠等原材料的生产。1961年开发利用石蜡生产皂用合成脂肪酸。1978年以后,洗涤用品生产发展迅速,花色品种逐步增加。如洗衣粉中发展了复配、加酶、杀菌消毒、加色加香、浓缩等许多品种;液体洗涤剂中发展了洗涤餐具、水果蔬菜、浴缸、炉灶、纱窗、玻璃、搪瓷器皿、地毯等各种专用洗涤剂,以及洗发香波等。还发展了润肤、护肤以及具有一定疗效的香皂、香浴液,并发展了适合老年、妇女、儿童特点的产品。工业用洗涤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工业用的洗涤剂已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学纤维、纺织、印染、皮革、造纸等各个领域。1985年洗涤用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肥皂99.6万吨,合成洗涤剂100.4万吨。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迄今已形成一个以肥皂和合成洗涤剂为主,包括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涤用品工业体系。
去污机理 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学作用,或甚至机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上或进入纤维组织之间,既有损于衣物的外观,也有损于衣物的组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洗涤用品的去污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污垢·洗涤剂
(脏的衣物)
(脏的洗涤液)
去污过程的机理,则比较复杂,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学作用:
①润湿作用:由于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了水对织物的润湿能力,使洗涤液充分渗入纤维之间,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和被洗织物上的污垢产生亲合作用,使污垢从织物上分离。
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织物之间、在水和污垢之间,都存在着界面,洗涤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织物和污垢吸附后,改变了界面能与织物对污垢的静电引力,使污垢在水里呈悬浮或乳化状态。
③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夹在洗涤液的胶束层之间,产生增溶现象。
④机械作用:当污垢和织物吸附表面活性剂时,在人工搓洗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污垢从织物上分离而分散在溶液中,经反复漂洗,污垢即可除去。
趋势 80年代世界洗涤用品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工业经60~70年代高速发展后,80年代发展速度开始缓慢,但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洗涤用品消费量已达较高的水平,发展趋于平稳。而亚洲、非洲等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较快的发展。在洗涤用品中,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速度比肥皂快。但合成洗涤剂的发展也受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节约能源等因素的制约。合成洗涤剂在选择与配比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助剂方面,向更具有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方向发展。在产品结构上,向使用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方向发展。洗衣粉的高塔喷雾成型由于能源消耗、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高将逐渐转向无塔成型,尤其是附聚成型。
沿革 最早出现的洗涤用品是皂角类植物等天然产物,其中含有皂素,即皂角苷,有助于水的洗涤去污作用。此外,草木灰中含有钾碱,用水沥淋出来的水溶液,也有助于去除织物上的油污。这些天然的洗涤用品沿用甚久。
据老普林尼著《博物志》中的记载,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就用羊脂和木灰制造出原始的肥皂,用于护肤和治疗,至公元2世纪才发现有重要的洗涤作用。1791年N.吕布兰以卤水制得纯碱,并将纯碱经石灰苛化而生产出苛性钠,从此,肥皂从手工制作转向工业化生产。19世纪末采用直接蒸汽煮皂法,使肥皂生产又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动植物油脂供应紧张,德国首先开发了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短链的烷基萘磺酸盐,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结合,再经磺化而成,统称为涅卡尔(Nekal)。
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用长链脂肪醇经硫酸化、中和成为脂肪醇硫酸钠,当时仅添加些硫酸钠,作为合成洗涤剂出售。30年代初期,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美国生产了长链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中芳基是由苯、烷基是由煤油馏分制取的。这种烷基芳基磺酸盐直接作为洗涤剂出售,或添加一些硫酸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丙烯聚合而成的四聚丙烯。代替了煤油馏分,与苯结合而成为烷基苯,经磺化、中和而成为烷基苯磺酸钠。由于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发展很快,直到60年代初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合成洗涤剂是由这种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60年代,由于四聚丙烯在化学结构上存在支链,不易被生物所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用直链烷基苯逐步取代了四聚丙烯烷基苯。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使用烷基苯磺酸钠之类的优良表面活性剂作为基本组分外,还配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和各种不同的助剂和辅助剂,以提高洗涤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就开始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合成洗涤剂的辅助剂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积问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将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作为合成洗涤剂的助剂加以使用。聚磷酸盐的使用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钠,以后改用三聚磷酸钠,取得了良好的洗涤效果,但到60年代末,由于三聚磷酸钠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量较大,用后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过营养"化问题,有些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
肥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化,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性能和应用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产量虽略有增长,但在洗涤用品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60年肥皂的比重约63%,至1982年已降至29%,至80年代才开始有所回升,1987年的世界产量已超过800万吨。
中国1903年在天津创立造胰公司,1907年在上海建立裕茂皂厂,这是中国开办的最早两家肥皂厂。此后南京、杭州、重庆、沈阳、大连、武汉等城市相继建立了一些肥皂厂,也有一些地区建立了手工业式的肥皂作坊。直到1949年,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还只有肥皂工业,而且多数是手工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仅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有几家规模稍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1949年肥皂产量仅 3万吨。1959年肥皂产量达到41.5万吨,同年开始生产合成洗涤剂,产量为0.57万吨。从1960年开始,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逐步发展了烷基苯、三聚磷酸钠等原材料的生产。1961年开发利用石蜡生产皂用合成脂肪酸。1978年以后,洗涤用品生产发展迅速,花色品种逐步增加。如洗衣粉中发展了复配、加酶、杀菌消毒、加色加香、浓缩等许多品种;液体洗涤剂中发展了洗涤餐具、水果蔬菜、浴缸、炉灶、纱窗、玻璃、搪瓷器皿、地毯等各种专用洗涤剂,以及洗发香波等。还发展了润肤、护肤以及具有一定疗效的香皂、香浴液,并发展了适合老年、妇女、儿童特点的产品。工业用洗涤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工业用的洗涤剂已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学纤维、纺织、印染、皮革、造纸等各个领域。1985年洗涤用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肥皂99.6万吨,合成洗涤剂100.4万吨。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迄今已形成一个以肥皂和合成洗涤剂为主,包括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涤用品工业体系。
去污机理 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学作用,或甚至机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上或进入纤维组织之间,既有损于衣物的外观,也有损于衣物的组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洗涤用品的去污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污垢·洗涤剂
(脏的衣物)
(脏的洗涤液)
去污过程的机理,则比较复杂,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学作用:
①润湿作用:由于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了水对织物的润湿能力,使洗涤液充分渗入纤维之间,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和被洗织物上的污垢产生亲合作用,使污垢从织物上分离。
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织物之间、在水和污垢之间,都存在着界面,洗涤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织物和污垢吸附后,改变了界面能与织物对污垢的静电引力,使污垢在水里呈悬浮或乳化状态。
③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夹在洗涤液的胶束层之间,产生增溶现象。
④机械作用:当污垢和织物吸附表面活性剂时,在人工搓洗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污垢从织物上分离而分散在溶液中,经反复漂洗,污垢即可除去。
趋势 80年代世界洗涤用品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工业经60~70年代高速发展后,80年代发展速度开始缓慢,但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洗涤用品消费量已达较高的水平,发展趋于平稳。而亚洲、非洲等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较快的发展。在洗涤用品中,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速度比肥皂快。但合成洗涤剂的发展也受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节约能源等因素的制约。合成洗涤剂在选择与配比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助剂方面,向更具有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方向发展。在产品结构上,向使用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方向发展。洗衣粉的高塔喷雾成型由于能源消耗、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高将逐渐转向无塔成型,尤其是附聚成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