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HP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2)  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3)  o-phenylenediamine
邻苯二胺
1.
Preparation of o-phenylenediamine by normal pressur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using urushibara nickel catalyst;
常压漆原镍催化加氢制备邻苯二胺
2.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market analysis of o-phenylenediamine;
邻苯二胺生产技术进展与市场分析
3.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benzoylacetone-N-(o-phenylenediamine);
苯甲酰丙酮缩邻苯二胺单Schiff碱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4)  pyrogallol
邻苯三酚
1.
Determination of pyrogallol by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Assay;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邻苯三酚
2.
Study on the Auto-oxidation of Pyrogallol by Electrochemistry;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机理
3.
The kinetics of pyrogallol oxidation catalyzed by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研究了以邻苯三酚为底物各配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配合物催化邻苯三酚氧化都符合米氏方程曲线,且催化活性都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
5)  catechol
邻苯二酚
1.
Inhibitory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atechol in Waste Water;
废水中痕量邻苯二酚的阻抑动力学测定法
2.
Determin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solubilities of catechol;
邻苯二酚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3.
Synthesis of p-t-Butylcatechol;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6)  O-phenylendiamine
邻苯二胺
1.
The fuberidazole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O-phenylendiamine with furfural at the presence of CTMABas catalyst.
以邻苯二胺和糠醛为原料,以十六甲基三烷基溴化铵(CTMAB)为催化剂合成了麦穗宁。
2.
In this paper,2,6-bis(benzimidazolyl)-4-methylphenol is synthesized from 2,6-diformyl-4-methylphenol and o-phenylendiamine by condensation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以2 ,6-二甲酰基对甲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起始原料,在常温下经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含双苯并咪唑基的新型化合物-2 ,6-二(苯并咪唑基)对甲苯酚,其结构经IR、1 HNMR、质谱(MS)及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得到了确证。
3.
The selenium was pre-column derived by o-phenylendiamine.
样品中硒用邻苯二胺显色剂作柱前衍生,WatersSep-park-C18固相萃取微柱富集硒的邻苯二胺络合物,然后用乙腈和甲醇为流动相,WatersμBondapakC18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邻二乙基苯

国标编号 33537
CAS号 135-01-3
分子式 C10H14;C6H4(CH2CH3)2
分子量 134.22

无色液体;蒸汽压 1.33kPa/62.8℃;闪点57℃;熔点-31.2℃;沸点183.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8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动物实验观察到急性中毒有麻醉作用和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200mg/kg(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水中嗅觉阈浓度 0.04 ~0.05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