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工业硫酸亚铁
1)  industrial green vitriol
工业硫酸亚铁
1.
Regarding some operation sections of Shantou Longzhu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s the research projects, we added the industrial green vitriol in the oxic phase,and then measured the change of total phosphorus of output water,we found that adding the industrial green vitriol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 of phosphorus removal of A 2/O oxidation ditch rapidly and directly.
以汕头龙珠水质净化厂部分运行工段作为实验对象 ,将工业硫酸亚铁投加于A2 O氧化沟的好氧段 ,测定出水中总磷的变化 ,发现硫酸亚铁的投加能够迅速、直接地提高氧化沟的除磷效果 ;同时辅以相差显微镜对A2 O氧化沟的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的活性污泥进行观察并摄影 ,发现工业硫酸亚铁的投加对活性污泥的性质并无改观作
2)  ferrous sulfate
硫酸亚铁
1.
Study on ferrous sulfate microencapsulation;
微胶囊化硫酸亚铁的研究
2.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ferric oxide from ferrous sulfate by liquid phase method;
硫酸亚铁液相法制纳米氧化铁的研究
3.
Preparation of highpurity manganese dioxide by leaching manganese ore with ferrous sulfate from by-product of titanium white;
用钛白副产的硫酸亚铁浸锰制备高纯二氧化锰
3)  FeSO4
硫酸亚铁
1.
There is a vice-product FeSO4 in the process.
在对攀枝花市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对硫酸亚铁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2.
FeSO4 is used as coagulation agent in pretreatment process,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are jointly applied in the aerobic treatment stage.
预处理以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水解酸化段后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两级处理工艺。
4)  ferrous sulphate
硫酸亚铁
1.
The ferrous sulphate is obtained in the way that pyrite cinder is first deoxidized via roasting;then leached with acid,treated through pH value adjustment,provided with flocculant and finally settled.
硫铁矿烧渣经还原焙烧、酸浸、调节pH值及添加絮凝剂共沉得到精制硫酸亚铁,并和亚铁氰化钾一起为原料制取铁蓝。
2.
This article has reported the existing of secondary seed-real seed during synthesis of ammonium neutralized iron oxide by use of ferrous sulphate and describe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real se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oxidation(two-step oxidation).
论述了氨中和硫酸亚铁合成氧化铁红工艺中二次晶种———真实晶核的存在,并阐述了在氧化合成(二步氧化)初期真实晶核的形成过程。
3.
In order to treat the wastewater from vat blue production,we obtain ferrous sulphate as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 and incinerate residue in general coal-fired boiler.
通过对某染料厂还原蓝生产废水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残余硫酸制取硫酸亚铁水处理剂,滤渣在一般锅炉内焚烧的综合利用和治理工艺。
5)  FeSO_4
硫酸亚铁
1.
Influence of FeSO_4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Hypha;
硫酸亚铁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2.
NEGATIVE INOTROPISM OF THE EFFECT OF FeSO_4 ON ISOLATED GUINEA PIG HEART ATRIUM;
硫酸亚铁对豚鼠离体心房肌负性肌力作用
3.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living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AIBN/NaNO_2/FeSO_4·7H_2O was 1/2.
发现亚硝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的 NO能够与AIBN裂解的自由基,生成氧氮自由基,且能控制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
6)  FeSO 4
硫酸亚铁
1.
The concentration of FeSO 4 was determined by micro titration with a novelly designed pipette and KMnO 4 standard solution.
将微型滴定用于硫酸亚铁含量的测定 ,设计并使用与微型滴定管精度一致的移液管 ,比较了微型滴定与常量滴定的测定结果。
2.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effective to use the waste liquor containing FeSO 4 as flocculant.
结果表明 ,制革废水经预处理后用硫酸亚铁酸洗废液作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 ,经此工艺处理后 ,COD、BOD5、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 80 。
补充资料:硫酸工业发展史
      硫酸工业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硫酸生产采用硝化法,此法按主体设备的演变又有铅室法和塔式法之分。19世纪后期,接触法获得工业应用,目前已成为生产硫酸的主要方法。
  
  早期的硫酸生产  15世纪后半叶,B.瓦伦丁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到将绿矾与砂共热,以及将硫磺与硝石混合物焚燃的两种制取硫酸的方法。约1740年,英国人J.沃德首先使用玻璃器皿从事硫酸生产,器皿的容积达300l。在器皿中间歇地焚燃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氧、水反应生成硫酸,此即硝化法制硫酸的先导。
  
  硝化法的兴衰  1746年,英国人J.罗巴克在伯明翰建成一座6ft(lft=0.3048m)见方的铅室,这是世界上第一座铅室法生产硫酸的工厂。1805年前后,首次出现在铅室之外设置燃烧炉焚燃硫磺和硝石,使铅室法实现了连续作业。1827年,著名的法国科学家J.-L.盖-吕萨克建议在铅室之后设置吸硝塔,用铅室产品(65%H2SO4)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1859年,英国人J.格洛弗又在铅室之前增设脱硝塔,成功地从含硝硫酸中充分脱除氮氧化物,并使出塔的产品浓度达76%H2SO4。这两项发明的结合,实现了氮氧化物的循环利用,使铅室法工艺得以基本完善。
  
  18世纪后半期,纺织工业取得重大的技术进步,硫酸被用于亚麻织品的漂白、棉织品的酸化和毛织品的染色。吕布兰法的成功,又需大量地从硫酸和食盐制取硫酸钠。迅速增长的需求为初兴的硫酸工业开拓了顺利发展的道路。
  
  早期的铅室法工厂都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硫磺为原料,随着硫酸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料供应日益紧张。19世纪30年代起,英、德等国相继改用硫铁矿作原料。其后,利用冶炼烟气生产硫酸也获得成功。原料来源的扩大,适应了当时以过磷酸钙和硫酸铵为主要产品的化肥工业的兴起,从而使硫酸工业获得更大的发展。1900年世界硫酸产量(以100%H2SO4计)已达4.2Mt。1916年,美国田纳西炼铜公司建成了一套日产 230~270t(以100%H2SO4计)的铅室法装置。它拥有四个串联的铅室,每个铅室的容积为15600m3,这是世界上容积最大的巨型铅室。由于庞大的铅室生产效率低、耗铅多和投资高,19世纪后半期起,不断有人提出各种改进的建议和发明,终于导致以填充塔代替铅室的多种塔式法装置的问世。
  
  1911年,奥地利人C.奥普尔在赫鲁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塔式法装置。六个塔的总容积为600m3,日产14t硫酸(以100%H2SO4计)。1923年,H.彼德森在匈牙利马扎罗瓦尔建成一套由一个脱硝塔、两个成酸塔和四个吸硝塔组成的七塔式装置,在酸液循环流程及塔内气液接触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苏联和东欧,曾广泛采用五塔式流程。到50年代,苏联又开发了更为强化的七塔式流程,即增设成酸塔和吸硝塔各一座,其生产强度比之老式的塔式法装置有了成倍的提高,而且可以用普通钢材代替昂贵的铅材制造生产设备。
  
  铅室法产品的浓度为 65%H2SO4,塔式法则为76%H2SO4。在以硫铁矿和冶炼烟气为原料时,产品中还含有多种杂质。40年代起,染料、化纤、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对浓硫酸和发烟硫酸的需要量迅速增加,许多工业部门对浓硫酸产品的纯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接触法逐渐在硫酸工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后来居上的接触法  1831年,英国的P.菲利普斯首先发明以二氧化硫和空气混合,并通过装有铂粉或铂丝的炽热瓷管制取三氧化硫的方法。1870年,茜素合成法的成功导致染料工业的兴起,对发烟硫酸的需要量激增,为接触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1875年,德国人E.雅各布在克罗伊茨纳赫建成第一座生产发烟硫酸的接触法装置。他曾以铅室法产品进行热分解取得二氧化硫、氧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冷凝除水后的余气通过催化剂层,制成含43%SO3的发烟硫酸。
  
  1881发起,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R.克尼奇对接触法进行了历时10年的研究,在各种工艺条件下系统地测试了铂及其他催化剂的性能,并在工业装置上全面解决了以硫铁矿为原料进行生产的技术关键。当时的接触法装置都使用在较低温度下呈现优良活性的铂催化剂。但其价格昂贵、容易中毒而丧失活性(见催化剂中毒、催化活性)。为此,早期的接触法装置,无论从硫化矿或硫磺为原料,都必须对进入转化工序的气体预先进行充分的净化,以除去各种有害杂质。1906年,美国人F.G.科特雷耳发明高压静电捕集矿尘和酸雾的技术在接触法工厂获得成功,成为净化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欧美国家竞相兴建接触法装置,产品用于炸药的制造。这对接触法的发展颇具影响。1913年,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发明了添加碱金属盐的钒催化剂,活性较好,不易中毒,且价格较低,在工业应 用中显示了优异的成效。从此,性能不断有所改进的钒催化剂相继涌现,并迅速获得广泛应用,终于完全取代了铂及其他催化剂。
  
  近30年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硫酸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世界硫酸产量不断增长(见表)。
  
  现代的硫酸生产技术也有显著的进步。50年代初,联邦德国和美国同时开发成功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联邦德国的法本拜耳公司于1964年率先实现两次转化工艺的应用,又于1971年建成第一座直径4m的沸腾转化器。1972年,法国的于吉纳-库尔曼公司建造的第一座以硫磺为原料的加压法装置投产,操作压力为500kPa,日产550t(100%H2SO4)。1974年,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为处理含0.5%~3.0%SO2的低浓度烟气,开发一种改良的塔式法工艺,并于1979年在联邦德国建成一套每小时处理10km3焙烧硫化钼矿烟气(0.8%~1.5%SO2)的工业装置。
  
  中国硫酸工业的发展  1874年,天津机械局淋硝厂建成中国最早的铅室法装置,1876年投产,日产硫酸约2t,用于制造无烟火药。1934年,中国第一座接触法装置在河南巩县兵工厂分厂投产。
  
  1949年以前,中国硫酸最高年产量为 180kt(1942)。1983年硫酸产量达8.7Mt(不包括台湾省),仅次于美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51年,研制成功并大量生产钒催化剂,此后还陆续开发了几种新品种。1956年,成功地开发了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并将文氏管洗涤器用于净化作业。1966年,建成了两次转化的工业装置,成为较早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国家。在热能利用、环境保护、自动控制和装备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见硫酸)
  
  参考书目
   W.Wyld, Raw Material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lphuric Acid and the Manufacture of Sulphur Dioxide,Gurney and Jackson, London, 1923.
   F.D.Miles,The Manufacture of Sulphuric Acid (Contact Process),Gurney and Jackson,London,1925.
   A.M.Fairlie,Sulfuric Acid Manufacture,ReinholdPub.Corp.,New York,193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