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水介质缓冲爆破
1)  water cushion blasting
水介质缓冲爆破
1.
In this paper, theory of water cushion blasting, structure of loading, tips of loading and structure of holes are proposed.
水介质缓冲爆破是提高炮采工作面块煤率的有效方法,介绍了水介质缓冲爆破原理、装药结构、装药注意事项和工作面炮眼布置等有关技术要点。
2)  buffer blasting
缓冲爆破
3)  blasting medium
爆破介质
4)  cushion blasting
缓冲孔爆破
1.
The surface cracks at the slopes after cushion blasting and normal blasting are investigated.
具有分段装药结构炮孔的缓冲孔爆破是边坡控制爆破方法之一。
5)  buffer media
缓冲介质
1.
Results show that formic acid is the bestselection as the buffer media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 by arsenazoⅢ colouring.
比较研究了甲酸、乙酸和一氯醋酸三种有机酸溶液对稀土-偶氮Ⅲ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偶氮Ⅲ显色测定稀土时,选择甲酸溶液作缓冲介质最好。
6)  diazaquinon
无缓冲介质
补充资料:水介质分离法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水介质分离法。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为介质的脂肪酸分离方法。脂肪酸混合物先在有刮板表面的冷却器中冷却到形成固体和液体两相的脂肪酸浆料;与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表面活性剂使脂肪酸被水湿润: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一般是月桂醇硫酸钠。再加入硫酸镁一类的电解质水溶液,经离心分离,所得到轻的油相是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较重的固相是饱和脂肪酸。分别将两部分物料加热使脂肪酸与水溶液分开,接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脱水的脂肪酸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的有Henkel法和Lipofrac法。亲水化分离法与各种溶剂结晶分离相比,优点是消除了有机溶剂的高费用,且不需防爆条件。但这种技术得到的产品纯度或级别不如溶剂分离法高。例如以牛油脂肪酸为原料采用Henkel法得到固体组分(硬脂酸为主)碘值为10,得率41%;液体组分(油酸为主)碘值为82,得率59%。采用Lipofrac法得到固体组分碘值为22,得率47%;液体组分碘值为96,得率5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