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苏门答腊
1)  Sumatra [英][su'mɑ:trə]  [美][sʊ'mɑtrə]
苏门答腊
1.
Impact of Sumatra 8.7 earthquake on the seismicity along the north-south seismic zones of China;
苏门答腊岛8.7级地震对我国南北地震带地震形势的影响
2.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on Activities over Sumatra Are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CS Summer Monsoon Onset;
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3.
There are about 60 sedimentary basins in Indonesia, 11 of them are oil and gas producing basins which are distributed on Sumatra, Java, East Kalimadan, East Indonesia and South China Sea.
油气盆地分别位于苏门答腊油气区(印尼最主要的产油区)、爪哇油气区、东加里曼丹油气区、东部油气区和南海海域油气区。
2)  North Sumatra
北苏门答腊
1.
The Grey system theory is used for an attempt to forecast occurrence time of two strong aftershocks of the 2004 North Sumatra earthquake sequence with magnitude of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4年底北苏门答腊9。
3)  sumatrol
苏门答腊酚
4)  sumatra [英][su'mɑ:trə]  [美][sʊ'mɑtrə]
苏门答腊风
5)  Sumatra [英][su'mɑ:trə]  [美][sʊ'mɑtrə]
苏门答腊岛
1.
BARA Coal Min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Sumatra which belongs to NAGAN RAYA county,Aceh Special District,Indonesia.
BARA煤矿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属印度尼西亚的亚齐特别行政区NAGAN RAYA县。
6)  Sumatran [英][su'mɑ:trən]  [美][sʊ'mɑtrən]
苏门答腊人
补充资料:苏门答腊虎

苏门达腊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一:亚种分化

苏门答腊虎祖先源自更新世早中期的大陆虎类,12,000 年前海平面上升,使得苏门答腊地区与亚洲大陆隔绝,数以万计的野生虎被分离形成差异显著的新亚种——Panthera tigris sumatrae(苏门答腊亚种)。它由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兽类学家Pocock于1929年定名并确立。2004 年底我的好友黄骥(上海自然博物馆,美国兽类学会会员)与世界著名兽类分类学家Colin P.Groves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苏门答腊虎研究课题,研究表明其分化已达到种的水平,属于岛屿虎(Isiand group),并代表了现代虎类演化的一个分支。论文见于德国《 Mammalian Biology 》。



二:外部形态及习性

苏门答腊虎是现生虎亚种中体形最小的,雄虎平均体长2.4米,重120公斤;雌虎体长2.2米,重约90公斤。它们小巧的体形使它们能迅速穿过密林。

苏门答腊虎身上有深橘色的皮毛与密集的条纹,具备了热带岛屿虎类的典型特征。不同于生活在平原地带的猎豹和狮子,雨林中的苏门答腊虎必须依靠潜伏袭击猎物。苏门答腊虎的主要食物是水鹿、野猪、豪猪、鳄鱼、蟒、幼犀和幼象等。雌虎怀孕期约103天,每胎生2-4只幼崽。

刚出生时,虎崽约重2.2-3磅。这时的幼崽还未睁开眼睛,体质也极其脆弱,雌虎需时刻保护幼崽,使其免受雄虎或其它动物的伤害。十天后,幼崽眼睛睁开,从第1到第8个星期之间完全依赖母乳为生。大约在6个月后,雌虎开始教它们捕食技巧。野生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为15年,人工圈养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为20年。

三:分布及现状

苏门答腊虎的栖息地主要是苏门答腊群岛范围内的热带雨林,活动范围依据猎物密度与栖所面积大小程度而定。分布的密度平均为5只虎/100平方公里。苏门答腊虎保护计划研究人员选用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来绘制已知和潜在的苏门答腊虎栖息地分布图,并分析它们所面临的威胁。

这样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

1. 在国家公园里,研究人员利用分类土地资源探测卫星影像划定已知的老虎分布区域,在影像上找出典型的老虎栖息地特征;

2. 研究人员通过对光学和遥感影像的分析,找出在苏门答腊地区其它可能适合老虎生存的类似生态环境。

由于人类入侵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开采,苏门答腊虎栖息地已不断减少,并被切割成碎快。1978年进行的勘测,估计野生苏门答腊虎的数量约1000只。而1985年,印尼林业局的勘测人员估算有26个自然保护区有虎存在的迹象,数量为800只左右。

而到了1992年,印尼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协会(PHPA)做出了统计,还有400只虎分布在苏门答腊5个国家公园里,它们包括:

1.Gunung Leuser国家公园:

1993年估计这里有110-180只成年虎活动。森林迅速减少和非法捕猎是虎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在2003年,人们经过卫星图象分析发现,公园已失去了662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边缘10公里内的森林缓冲带也开始消失。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在2036年前后,这里的森林将不复存在;

2.Kambas国家公园:

该公园面积1,300平方公里,位于苏门答腊东南沿海。这里在1937年被宣布为生态保留区域,而到1989年才升为印尼国家公园。近30年来,Kambas国家公园的森林被大量砍伐,虎的栖息地已被严重干扰。1996年,公园管理局组织了反偷猎队,共计 24 人。印尼自然资源保护组织(PHKA)和加拿大老虎保护基金会自1985年以来就在这里对当地野生动物进行调查。在此次调查中,他们还发现了罕见的苏门答腊犀牛群。虎类学者富兰克林在1995-1997年间,根据红外照相机诱捕资料推测,这里约有36只成年虎活动,其中21只分布于公园的核心地带;

3.Kerinci Seblat国家公园:

该公园于1981年成立,面积为14,846平方公里,是印尼第二大国家公园。1992年,人们估计这里约有76只野生虎活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