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deological education
思想教育
1.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问题的研究
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关性研究
3.
Enhancing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ies;
以体育活动为载体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 ideology education
思想教育
1.
Visual Media and Ideolog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影视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思考
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al ideolog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et new problems.
随着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日深,大学生思想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3.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st graduates in occupation selection under up-to-date marketing econom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ideology education from some phenomena that reflect the trend of life-evaluation and occupation selection in the minds of most graduates nowadays and finally gives out some new methods in this field.
本文从反映当前大学毕业生价值观和择业取向的一些思想认识和现象入手,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出现的新特点,针对这些新动向探讨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内容,提出毕业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
3) moral education
思想教育
1.
Combine moral education with lichen teaching;
寓思想教育于地衣教学之中
2.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Adult Students in Lincang Education College;
临沧教育学院成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与综合评价
3.
On Moral Education and Network of the Undergraduate;
浅析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网络化
4) thought education
思想教育
1.
Adapt to new situation and reinforce thought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适应新形势,加大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
2.
The thought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思想教育工作应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3.
Facing the challenge and hard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thought education work, the most necessary thing to do is to link up the Students.
面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性和艰巨性,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进行探索的课题之一就是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沟通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之一。
5) thinking education
思想教育
1.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ople′s companionship art in thinking education;
人际交往艺术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2.
Finding the new ways for think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in knowledge economy times;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 开拓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思路
3.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ink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ur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of strengthening the think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s.
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中,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本文对此做了总结。
6) educational thought
教育思想
1.
Reasonable explorations onto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concepts;
关于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理性探讨
2.
On the Proletariat Educationist and Revolutionist of Zhao Juntao’s Educational Thought;
赵君陶——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补充资料:道家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五千余字,少者不足五千字),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书中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①文化堕落论。老子以 "道" 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法令滋章,道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来。道德不足以约束,又制定法令,结果引起更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教育既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被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②人性"复归"论。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
③"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即毁灭文化,取消教育。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无知无欲",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掉得干净,抛弃得彻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无知就是全知,有知就是错误。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真善、真知是不能用语言解说的,凡是用语言解说的东西,都是对真善、真知的损害。所以他认为教育只是把人引向错误。他根本否定教育的作用,故主张"绝学"(第二十章)。如果说他也赞成有某种教育,那就是"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老子主张消灭文化教育,其阶级倾向是很明显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老子作为失败了的奴隶主阶级代言人,认为人民之所以敢于起来反抗,是因为"智多",而有效的统治方法,莫如施行愚民政策。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吏。今传《庄子》三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七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则杂有他的门人及道家后学的作品。
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否定文化教育价值的思想,也说"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庄子·胠箧》)。他倡言"无以人灭夭"(《秋水》),即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他以养马作比喻说:马生来有蹄可以践踏霜雪,有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草饮水,扬尾跳跑,怡然自得,这是马的本性。及至出了善养马的伯乐,他削蹄剪毛,络头绊足,前施马衔,后加鞭策,迫使马忍受饥渴,飞驰猛奔,于是马大半被折磨而死。他欲以此说明仁义礼乐只能戕害人的本性。庄子还以愤世疾俗的心情谴责当时的社会:"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他认为"仁义"是用来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他以"真人"为人生理想。所谓"真人"就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忘仁义,忘礼乐,忘掉客观世界,也忘掉自己,从而获得超现实的精神的自由。但是,庄子又感到现实是逃避不了的,不仅子之爱亲、臣之事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即"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等也是命定的。于是他又以无可奈何的心情主张"无以故(人为)灭命"(《秋水》),把"安时而处顺"、"不谴是非"、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奉为"德"之极致。
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的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但是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道原》、《十大经》、《称》、《经法》等四种佚书,成于战国中期以后,反映了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佚书作者继承老子的学说,同时汲取了儒、法、名诸家的思想。他们从"无为"、"无私"引申出来的已不是毁弃文化,而是尊重知识,如说:"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十大经》)。"是非有分,以法断之"(《经法》)。由于尊重知识,故重视"士"的作用,他们说:"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十大经》)。"王天下者,轻其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知,故功得而财生"(《经法》)。所以在议论国家政策时,也主张"明德"、"兴贤"、"文武并行"。道家思想的这种发展和变化,是适应开创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为兴学育才开始作舆论准备。
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五千余字,少者不足五千字),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书中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①文化堕落论。老子以 "道" 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法令滋章,道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来。道德不足以约束,又制定法令,结果引起更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教育既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被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②人性"复归"论。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
③"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即毁灭文化,取消教育。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无知无欲",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掉得干净,抛弃得彻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无知就是全知,有知就是错误。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真善、真知是不能用语言解说的,凡是用语言解说的东西,都是对真善、真知的损害。所以他认为教育只是把人引向错误。他根本否定教育的作用,故主张"绝学"(第二十章)。如果说他也赞成有某种教育,那就是"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老子主张消灭文化教育,其阶级倾向是很明显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老子作为失败了的奴隶主阶级代言人,认为人民之所以敢于起来反抗,是因为"智多",而有效的统治方法,莫如施行愚民政策。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吏。今传《庄子》三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七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则杂有他的门人及道家后学的作品。
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否定文化教育价值的思想,也说"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庄子·胠箧》)。他倡言"无以人灭夭"(《秋水》),即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他以养马作比喻说:马生来有蹄可以践踏霜雪,有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草饮水,扬尾跳跑,怡然自得,这是马的本性。及至出了善养马的伯乐,他削蹄剪毛,络头绊足,前施马衔,后加鞭策,迫使马忍受饥渴,飞驰猛奔,于是马大半被折磨而死。他欲以此说明仁义礼乐只能戕害人的本性。庄子还以愤世疾俗的心情谴责当时的社会:"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他认为"仁义"是用来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他以"真人"为人生理想。所谓"真人"就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忘仁义,忘礼乐,忘掉客观世界,也忘掉自己,从而获得超现实的精神的自由。但是,庄子又感到现实是逃避不了的,不仅子之爱亲、臣之事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即"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等也是命定的。于是他又以无可奈何的心情主张"无以故(人为)灭命"(《秋水》),把"安时而处顺"、"不谴是非"、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奉为"德"之极致。
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的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但是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道原》、《十大经》、《称》、《经法》等四种佚书,成于战国中期以后,反映了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佚书作者继承老子的学说,同时汲取了儒、法、名诸家的思想。他们从"无为"、"无私"引申出来的已不是毁弃文化,而是尊重知识,如说:"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十大经》)。"是非有分,以法断之"(《经法》)。由于尊重知识,故重视"士"的作用,他们说:"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十大经》)。"王天下者,轻其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知,故功得而财生"(《经法》)。所以在议论国家政策时,也主张"明德"、"兴贤"、"文武并行"。道家思想的这种发展和变化,是适应开创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为兴学育才开始作舆论准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