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rmoregulating and conditioning
调温调湿
1.
The thermosensitive fibers whose properties varied with temperature, such as phase-transformation thermoregulating fiber, thermoregulating and conditioning fiber, thermosensitive colour-changing fiber, shape memory fibe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ir preparation, property, mechanism,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介绍了可响应温度变化而性能发生变化的热敏纤维,如相变调温纤维、调温调湿纤维、热敏变色纤维、形状记忆纤维的制备方法、性能机理、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2) temperature & humidity regulator
调温调湿器
1.
Recycling of residual heat of dryers and temperature & humidity regulators;
干燥器和调温调湿器的余热循环利用
3)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gulator
调温调湿箱
4) regulat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温湿调控
1.
Design for induction system of regulat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psychrometric room;
人工环境库诱导式温湿调控系统设计探讨
5) dehumidifying with temperature regulation
调温除湿
6) Effects of adjusting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调温、调湿效应
补充资料:彩调
戏曲剧种。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采。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它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清道光、光绪年间,它受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和桂剧的影响,从"对子调"向戏曲化发展,在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辛亥革命前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 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彩调唱腔,分板、腔、调3大类。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和表现生活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故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按脚色行当定腔的有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摇旦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梅香腔、媒娘腔、和尚腔、强盗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曲牌有300余首。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有调胡(类似二胡)、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锣鼓点较简单,常用的有一条龙、四钹、一钹、三点头等。表演艺术富有地方特色,在"三小戏"中最为突出。如步法、扇花、转身、亮相和旦脚特有的指法等,就各有数十种。单是丑脚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3大类,其中,矮桩应用最广。扇子、手巾、彩带,被认为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主要的一件,用舞扇花来表达情绪的有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摆扇、摇扇、波浪扇等,还可当作扫帚、火炬、画卷、匕首、铁锤等,故有"万能道具"之称。
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桂林有"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头佬";宁明有"鬼脸王"周朝纲;融安、三江有"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采。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它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清道光、光绪年间,它受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和桂剧的影响,从"对子调"向戏曲化发展,在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辛亥革命前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 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彩调唱腔,分板、腔、调3大类。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和表现生活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故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按脚色行当定腔的有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摇旦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梅香腔、媒娘腔、和尚腔、强盗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曲牌有300余首。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有调胡(类似二胡)、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锣鼓点较简单,常用的有一条龙、四钹、一钹、三点头等。表演艺术富有地方特色,在"三小戏"中最为突出。如步法、扇花、转身、亮相和旦脚特有的指法等,就各有数十种。单是丑脚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3大类,其中,矮桩应用最广。扇子、手巾、彩带,被认为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主要的一件,用舞扇花来表达情绪的有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摆扇、摇扇、波浪扇等,还可当作扫帚、火炬、画卷、匕首、铁锤等,故有"万能道具"之称。
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桂林有"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头佬";宁明有"鬼脸王"周朝纲;融安、三江有"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