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化学态
1)  chemical state
化学态
1.
Study on the chemical states of the surface of SiC epilayer;
SiC外延层表面化学态的研究
2)  chemical states
化学态
1.
PbZrO3 films grown on Pt/Ti/SiO2/Si substrates anneal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from 450 °C to 650 °C for 10 min,the structure,surface morphology and chemical states have been measured by XRD,AFM and XPS.
用XRD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了薄膜随退火温度变化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特征,用XPS测试了650°C退火PbZrO3薄膜的表面化学态
3)  chemical speciation
化学形态
1.
Concentration level of TSP and chemical speciation of ion species in Beijing;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和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
2.
The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speciation of Pb in Nanjing urban soils;
南京城市土壤Pb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
3.
Study on the chemical speciation of Cu、Pb、Zn、Cd in sediments from Yellow River (La Mawan section);
黄河(喇嘛湾段)沉积物中铜、铅、锌、镉的化学形态研究
4)  Chemical species
化学形态
1.
Study on chemical specie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110m)Ag in seawater;
海水中~(110m)Ag化学形态和测定方法的研究
2.
Study on the GC/GAAS(Ⅲ) and the chemical species analysis of lead in gasoline;
气相色谱/石墨炉(Ⅲ型)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及汽油中铅化学形态分析的研究
3.
The five chemical species of heavy metals were extracted continuously using Tessier extracting method.
利用Tessier分级提取法依次提取了上海白龙港排污口附近潮滩沉积物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 ,结果表明 :Cu、Pb、Fe、Zn、Cr在沉积物中均以残渣态为主 ,Mn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 ,占到总量的 5 0 %左右 ;秋季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发生形态迁移与转化 ,在低潮滩沉积物中 ,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发生分解以后 ,一部分向上覆水发生了迁移和扩散 ;Cu、Pb、Fe、Mn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Zn、Cr在沉积物中也表现出相似的化学行为。
5)  Chemical form
化学形态
1.
Determination of thallium chemical form in sediment core from Pearl River;
珠江柱状沉积物中铊化学形态的研究
2.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emical forms of the heavy metals in soil and the metal uptake by plant;
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与植物吸收的关系
3.
Study on chemical forms and solubility of lead in urban soils in Hangzhou city, (China.);
杭州城市土壤铅的化学形态和可溶性研究
6)  chemical forms
化学形态
1.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orms of Potentilla grifithii Hook;
锌在长柔毛委陵菜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2.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forms of some heavy metals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oil in Changchun urban
长春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3.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orms of Cd in two Miscanthus floridulus populations
镉在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不同种群细胞中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补充资料:非平衡态化学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认为自发过程总是使体系趋于平衡。有序原理是唯一的支配从无序列到有序的物理学原理,但当用这个有序原理来解释生物学现象时却碰到了很大麻烦。按照几率观点,生物有序状态的形成是一种高度不可几的事件。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约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包括成千上万个氨基酸,这成千上万个氨基酸分子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假定各种排列方式的出现几率是相等的,那么形成某种特定氨基酸排列方式的蛋白质分子的几率是极小的。假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方式可以自动调整,若要得到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分子,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得不可想象。比方说一个具有10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这些氨基酸分子中包括20个不同的种类,那么这100个氨基酸分子可有多达约10130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假定蛋白质分子每秒可变换其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方式有100万次(实际上显然不可能这么快), 那么要形成一个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需要等待长达10的124次方秒,而根据目前资料表明地球的年龄才只有10的17次方秒,因此上面的推理显然不正确。这清楚地说明根本不可能用有序原理的几率概念来解释生物有序的现象。实际上即使在无生命界也能发现许多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现象,比如天空中时而形成的鱼鳞状白云,一些岩石的规则花纹,松花蛋中的漂亮“松花”等等。这些自组织现象显然是一种高度不可几事件,只能用非平衡原理来解释。

按照经典热力学的观点,非平衡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可逆过程总是起一种耗散能量和破坏有序结构的作用。为了描述实际体系和实际过程必须抛弃热力学方法而采用动力学的方法。在某些条件下,体系通过和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以及通过内部的不可逆过程(能量耗散),无序态有可能失去稳定性,某些涨落可被放大而体系达到某种有序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被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因为他们的形成需要能量的耗散。

耗散结构这一新概念的确立,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它第一次使人们认识到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也可以在建立有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有序现象,也有利于去利用这些有序现象,因而它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