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颗针
1)  Sankezhen
三颗针
1.
The techniques of extracting refined berbamine hydrochloride from the dregs of mother liquor extracted rough berberine from sankezhen are studied.
三颗针提取小檗碱粗品的母液残渣为原料 ,对提取制备盐酸小檗胺的精品工艺进行了研究。
2)  Berberis ['bə:bəris]
三颗针
1.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Berberis with Orthogonal Test;
正交实验优选三颗针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
3)  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
三颗针
1.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Herb of 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
贵州中草药三颗针化学成分研究
2.
This thesis primarily described the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 and Brucea javanica L.
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贵州中草药三颗针化学成分研究和鸦胆子化学成分研究。
4)  radix berberidis extract
三颗针提取物
1.
Effects of radix berberidis extract on performance,intestinal bacteria and volatile acids of piglets;
三颗针提取物对仔猪生长及肠道菌群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5)  berberine active component
三颗针活性成分
1.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study eligible extractive technique of berberine active component and assay method of it ,study the effects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on broiler’s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quality, fat deposi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本试验研究三颗针活性成分的适宜提取技术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饲养试验,确定其最佳添加量,研究其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6)  Zhengjian Granule
针箭颗粒
1.
Effect of Zhengjian Granule on blood pressur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es;
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补充资料:三颗针
【通用名称】
三颗针
【其他名称】
三颗针 (《分类草药性》)
【别名】
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植物形态】
①刺黑珠 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茎圆柱形,微具纵棱,光滑无毛,幼时淡红色;二年生枝黄灰色或灰棕色,刺坚硬,分3叉,长1~3厘米,棕色,下侧有纵沟。叶革质,互生或3片簇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尖,有小尖刺,边缘具针尖状锐锯齿,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花4~8朵簇生,黄色,花径约1厘米;花梗长6~18毫米;小苞片2,披针形;萼片6,2轮,矩圆形或卵形;花瓣6,倒卵形,顶端凹入,基部有蜜腺;雄蕊6,与花瓣对生,花丝短;子房有2-3粒胚珠,无花柱,柱头盾头状。浆果卵圆形,长6~7毫米,青黑色或蓝黑色,微具白粉;种子2~3粒。 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②毛叶小檗,又名:小黄柏。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槽,幼枝绿色,有柔毛,老枝黄灰色,无毛或近无毛,刺常三叉,长2~3厘米。叶簇生,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两面均有柔毛,下面更密。穗形总状花序,长7~12厘米,有花20~30朵;花梗长2~4毫米,有柔毛;萼片排成3轮,卵形或倒卵形;花瓣淡黄色,长5毫米;子房有1~2胚珠。浆果矩圆形,长9毫米,血红色。 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地。 ③黑石珠 落叶灌木,高1.6~2.5米。根直粗大。茎直立或丛生,幼时红色;2年生枝灰棕色。叶革质,多簇生,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先端略有小尖刺,叶腋生有3分叉的针刺。花小,1~2朵生于短枝上,花被片6,黄色。浆果长圆形,熟时红色或紫黑色。 生于山野、路旁或向阳的灌木丛中。分布西藏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鲜黄小檗,在陕西也称三颗针,并同等入药。
【采集】
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微苦,无毒。"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③《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O.5~1两(鲜者2~4两);或研末、泡酒。外用:研末撒。
【选方】
①治血痢:三颗针五钱,红糖五钱。煎水服。 ②治黄疸:三颗针茎五钱。煎水服。 ③治火眼: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 ④治刀伤:三颗针根研末,敷伤口。 ⑤治跌打损伤:三颗针根一两。泡酒内服外擦。(选方出《贵州草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