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L-天门氨酸螯合铜
1)  chelate of L-aspartic acid with copper
L-天门氨酸螯合铜
2)  chelate of L-Aspartic acid with calcium
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物
1.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the chelate of L-Aspartic acid with calcium from L-Aspartic acid were studied.
以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合成制备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物,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最佳螯合条件:pH值8。
3)  L-aspartic acid srtrontium c helate complex
L-天门冬氨酸螯合锶
4)  L-aspartic acid zinc complex
L-天门冬氨基酸锌螯合物
1.
The thesis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of synthesizing L-aspartic acid zinc complex with the raw material of L-aspartic acid and Zinc nitrate.
以L-天门冬氨基酸和硝酸锌为原料合成L-天门冬氨基酸锌螯合物。
5)  L-aspartic acid molybdenum complex
L-天门冬氨基酸钼螯合物
6)  L-Alanine acid with Cu(Ⅱ)
L-丙氨酸螯合铜(Ⅱ)
补充资料:一天门

位于岱宗坊北,红门路北首,东临中溪,西靠大藏岭。宫因岭南崖有红石如门而名,创建时间无考,明清时重修。庙分东西两院,东为弥勒院,西为红门宫,中由飞云阁相连。东院正殿原祀木雕弥勒佛,1966年毁;东有穿堂式更衣亭,旧时帝王官宦登山至此更衣,今为茶室;南有穿堂式过庭。西院为元君庙。其正殿原祀元君及送生娘娘、眼光奶奶,今置九莲菩萨铜像;西有且止亭,今为泰山风光摄影展室;南为穿堂式茶亭。正殿后是禅房院及东西配房。飞云阁原祀观音大士,今为赏景台。 宫前三重石坊形若阶梯。前为一天门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中有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联语于1967年被凿毁。坊西立清嘉庆初年泰安知府撰书《泰山种柏树记碑》。后为天阶坊,明嘉靖年间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题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 一天门坊前路西是关帝庙,始建无考,原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山西盐商常在此聚会祭祀,奉福神,故又名山西会馆。1983年重修,现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庙东院有古柏一株,墙外碣书“汉柏第一”。 宫东跨溪而南是白骡冢遗址。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遂封“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现冢无存,仅留石碑,传为白骡冢碑。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残字,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1988年复立于原处,但残字碑已成无字碑。 宫西是大藏岭,其巅有石屋能藏物,故名。 宫后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小泰山”。传为碧霞元君的化身,原有元君小庙,旧时香客多在此焚香祈福,建国后庙毁,1985年重建。稍北路西有清代和民国年间“合山会记”碑26块,记载当年朝山进香的盛况,今称小碑林。 红门宫是泰山中溪的门户,呈半封闭凹形空间。再加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及碑碣,构成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自飞云阁洞北望,林荫夹道,石级绵延。自古有“红门晓日”之景。清人赵国麟留诗:“凌晨登红门,霁色明朝旭。俯视万家烟,平畴尽新绿。” 小洞天在红门宫东北深涧内。片石如几,广12平方米,厚1.5米,南侧有明代知泰安州事甘应甲题、范广书“小洞天”。谷底断崖层叠,横瀑飞流,自北而南有柳条、饮马、石峡三湾。谷侧多圆柱形铁黑色巨石,横断面层层包裹,似枯木年轮,上刻“醉心”。传为汉代文学家枚乘所说的“泰山之溜穿石”,俗称黑石埠,为环状节理辉绿玢岩,国内外罕见。此处一壑曲绕,清溪碧潭,山林涧草,森森蔓蔓,别有洞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