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gration pathway
运移主通道
2) main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油气运移主通道
1.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n, this work will try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the structure ridges with new geochemical methods.
本文运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新方法,结合构造特征,主要从微观角度探索构造脊上油气运移主通道的特征。
3) transport
运移
1.
Retardation of geological barriers to transport of harmful substance;
地质屏障对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运移的阻滞效应
2.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etroleum pollutant transport in soil;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值模拟初探
3.
Model verification of water and nitrate transport from a surface point source;
滴灌施肥灌溉的水氮运移数学模拟及试验验证
4) transportation
运移
1.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filt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through the clayey soil layer;
氨氮在黏土防渗层中渗透和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2.
Study on Simulation of Adsorption, Degrad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Pesticide Butachlor in Sandy Loamy Soil;
农药丁草胺在砂质壤土中吸附、降解和运移规律的模拟
3.
This paper discusses anew method of caculating critical rotational speed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transportation rule of long screw drilling sludge and points out that critical rotational speed changesradially along the blade,and it is the function of feed speed.
作者在研究长螺旋钻进钻屑运移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临界转速计算方法,指出临界转速沿叶片径向是变化的,并且是给进速度的函数。
5) movement
运移
1.
Analysis of water cycle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water movement in the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 in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农业灌区水循环特征及对土壤水运移影响的分析
2.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nions in Cucumber Greenhouse Soil with Drip Irrigation under Film;
设施黄瓜膜下滴灌土壤中无机阴离子的运移和分布规律
3.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nions in Cucumber Greenhouse Soil;
黄瓜设施栽培土壤中无机阴离子的运移和分布规律研究
6) migration
运移
1.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oil migration in the east of Huabei district;
华北地区东部应力场变化与油气运移
2.
An simulati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fluence of permeability of sandstone to oi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Gaochentou;
高尘头地区砂层渗透率对石油运移与聚集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油气初次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在生烃岩层中以及向邻近储集岩层中的运移,为油气运移的第一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油理论确立后,给初次运移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生烃岩层成熟时一般已进入压实晚期,此时正常压实泥岩的孔隙很小,其视直径约为5~10毫微米,如再减去孔隙两边的吸附水层的厚度,与烃类分子的大小相差无几,油气如何从泥质岩层中运移出来;二是在亲水介质如此小的孔隙中,毛细管压力差约为6×107帕,油气如何克服这一阻力而运移。大多数学者认为生烃岩层中的异常高压力是排烃的主要动力。生烃岩层中的异常高压力主要由6个方面造成:①泥质沉积欠压实作用;②水热增压作用;③渗透压力的作用;④粘土脱水作用;⑤岩石的胶结和重结晶作用;⑥烃类的生成作用等。尽管如此,人们对初次运移仍存在着很多困惑不解的问题。
假说 围绕着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有关初次运移机理的假说。最著名的有L.C.普赖斯(1976)的水溶液运移假说;E.G.贝克(1967)、R.J.科德尔(1973)的胶束溶液运移假说;E.E.布雷(1980)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容载运移假说;P.A.迪基(1975)、真柄钦次(即K.马格拉,1977)的连续油相运移假说;C.巴克(1978)的孔隙中心网络运移假说;C.D.麦考利夫(1978)的干酪根网络运移假说;D.莱塔苏尔(1982)的气相扩散运移假说;S.尼格利亚(1979)的气相溶液运移假说;B.P.蒂索(1978)、H.D.赫德伯格(1980)的微裂隙运移假说。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水相运移和油(气)相运移两大类。
相态 水相运移的特点是以水为载体,在亲水介质中不受毛细管阻力的限制是最省功的运移方式。但有两方面的问题:①不能满足物质平衡计算的要求,例如洛杉矶盆地现已发现的石油如果都是水相运移的结果,则要求油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达到100000~150000ppm(10~15%),然而即使在200℃以上原油的实际溶解度也不过几十个ppm;②石油聚集的成分与易溶于水的成分不匹配,芳烃比烷烃易溶于水,然而在聚集的石油中芳烃却不多。多数人认为,水相运移不是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方式。但是,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水相运移可能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方式。
油(气)相运移在数量上和效率上可以满足当今发现的油气聚集。生油岩孔隙的显微观察也证明有游离相态的烃类存在。但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①油气在亲水介质中运移如何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②在双相(或多相)的流动中,石油如何达到临界运移饱和度。临界运移饱和度在砂岩中为20~30%,在泥岩中目前尚无测定?谏湍嘌抑校山档?10%,甚至1%。
在各种初次运移的机理中,比较流行的是微裂隙运移。А.Н.斯纳尔斯基(1963)认为,当地层压力超过静水压力1.42~2.5倍时,岩石就要产生破裂。蒂索和D.H.韦尔特(1978)把岩石破裂与排烃作用联系起来,认为生油岩层在异常高压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微裂隙,使具高压的孔隙流体(包括烃类)得到释放,压力降低后微裂隙关闭,这样就形成周而复始的间歇性排烃。赫德伯格(1980)进一步强调了甲烷等气体在产生微裂隙和间歇性排烃方面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机理能够解决所有的矛盾而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看来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式也许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时期和距离 初次运移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油气大量生成或稍后的时期,通常的深度是在1500~3500米之间。油气最重要的初次运移时期在晚期压实阶段,与晚期生油阶段相对应。真柄钦次等(1977)在加拿大、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地,利用烃类中的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变化来确定运移期。一般该比值有随埋深增加的趋势,其中比值突然减少的异常段, 被认为是初次运移的深度(或时期)。除此之外,类异戊二烯烃/正烷烃比值等也可以作为指示运移发生深度的标志。
关于初次运移的距离,蒂索和R.佩列特(1971)根据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页岩的研究,发现只在靠近储集层14米范围内烃类和非烃含量才有变化,因而推测生油岩中只有距储集岩上下共28米距离内的烃才能运移出来,也就是生油岩的有效厚度为28米。这一数值是来自对某一生油页岩的研究。如果生油岩中有许多砂岩夹层或生油岩中发育裂缝,则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参考书目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真柄钦次著,陈荷立,邸世祥、汤锡元等译:《压实与流体运移》(实用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K.Magara,Compaction and Fluid Migration-Practical Petroleum Geology,Elsevier, Amsterdam,1978.)
W.H.Roberts,III,R.J.Cordell ed., Problems ofPetro-leum Migration,AAPG Studies in Geology No.10,AAPG,Tulsa,Oklahoma,1980.
假说 围绕着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有关初次运移机理的假说。最著名的有L.C.普赖斯(1976)的水溶液运移假说;E.G.贝克(1967)、R.J.科德尔(1973)的胶束溶液运移假说;E.E.布雷(1980)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容载运移假说;P.A.迪基(1975)、真柄钦次(即K.马格拉,1977)的连续油相运移假说;C.巴克(1978)的孔隙中心网络运移假说;C.D.麦考利夫(1978)的干酪根网络运移假说;D.莱塔苏尔(1982)的气相扩散运移假说;S.尼格利亚(1979)的气相溶液运移假说;B.P.蒂索(1978)、H.D.赫德伯格(1980)的微裂隙运移假说。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水相运移和油(气)相运移两大类。
相态 水相运移的特点是以水为载体,在亲水介质中不受毛细管阻力的限制是最省功的运移方式。但有两方面的问题:①不能满足物质平衡计算的要求,例如洛杉矶盆地现已发现的石油如果都是水相运移的结果,则要求油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达到100000~150000ppm(10~15%),然而即使在200℃以上原油的实际溶解度也不过几十个ppm;②石油聚集的成分与易溶于水的成分不匹配,芳烃比烷烃易溶于水,然而在聚集的石油中芳烃却不多。多数人认为,水相运移不是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方式。但是,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水相运移可能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方式。
油(气)相运移在数量上和效率上可以满足当今发现的油气聚集。生油岩孔隙的显微观察也证明有游离相态的烃类存在。但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①油气在亲水介质中运移如何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②在双相(或多相)的流动中,石油如何达到临界运移饱和度。临界运移饱和度在砂岩中为20~30%,在泥岩中目前尚无测定?谏湍嘌抑校山档?10%,甚至1%。
在各种初次运移的机理中,比较流行的是微裂隙运移。А.Н.斯纳尔斯基(1963)认为,当地层压力超过静水压力1.42~2.5倍时,岩石就要产生破裂。蒂索和D.H.韦尔特(1978)把岩石破裂与排烃作用联系起来,认为生油岩层在异常高压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微裂隙,使具高压的孔隙流体(包括烃类)得到释放,压力降低后微裂隙关闭,这样就形成周而复始的间歇性排烃。赫德伯格(1980)进一步强调了甲烷等气体在产生微裂隙和间歇性排烃方面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机理能够解决所有的矛盾而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看来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式也许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时期和距离 初次运移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油气大量生成或稍后的时期,通常的深度是在1500~3500米之间。油气最重要的初次运移时期在晚期压实阶段,与晚期生油阶段相对应。真柄钦次等(1977)在加拿大、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地,利用烃类中的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变化来确定运移期。一般该比值有随埋深增加的趋势,其中比值突然减少的异常段, 被认为是初次运移的深度(或时期)。除此之外,类异戊二烯烃/正烷烃比值等也可以作为指示运移发生深度的标志。
关于初次运移的距离,蒂索和R.佩列特(1971)根据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页岩的研究,发现只在靠近储集层14米范围内烃类和非烃含量才有变化,因而推测生油岩中只有距储集岩上下共28米距离内的烃才能运移出来,也就是生油岩的有效厚度为28米。这一数值是来自对某一生油页岩的研究。如果生油岩中有许多砂岩夹层或生油岩中发育裂缝,则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参考书目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真柄钦次著,陈荷立,邸世祥、汤锡元等译:《压实与流体运移》(实用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K.Magara,Compaction and Fluid Migration-Practical Petroleum Geology,Elsevier, Amsterdam,1978.)
W.H.Roberts,III,R.J.Cordell ed., Problems ofPetro-leum Migration,AAPG Studies in Geology No.10,AAPG,Tulsa,Oklahoma,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