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变量选择和值选择
1)  variable selection and value selection
变量选择和值选择
1.
In the solving process,the temporal feasible initial schedule is constructed firstly by using variable selection and value selection heuristic,then the resource conflicts are checked by conflict checking algorithm and are re.
在求解过程中,首先用变量选择和值选择启发式方法构造时间可行的初始调度,然后应用冲突检查算法检测资源冲突,基于回跳的后向修剪组合算法修复冲突,直至得到一个一致性的最终解。
2)  variable selection
变量选择
1.
Correspondence cluster analysis and variable selection;
对应聚类分析与变量选择
2.
Research on Variable Selection and Prediction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te Chaotic Time Series;
多元混沌时间序列的变量选择及预测方法研究
3.
The Study on Variable Selection Methods of Soft-Sensor Technique;
软测量技术中的变量选择方法研究
3)  variables selection
变量选择
4)  elective affinity
选择亲和值
5)  choice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自变量选择
1.
Calculate choice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线性模型回归自变量选择问题的计算
6)  Selection of covariables
协变量选择
补充资料:文献选择
      图书馆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挑选符合馆藏建设目标及用户需求的文献的过程。是文献收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图书馆的馆藏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组织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体系,因此文献选择是图书馆的一项最重要的和基本的业务工作,并且需要连续不断地进行。
  
  文献选择工作的发展及主要理论  20世纪以前,由于文献生产量不大,图书馆对文献的收集主要追求系统和完整, 往往"兼收并蓄", 文献选择不占突出地位;选择的方法也侧重于对文献真伪的识别和对版本的鉴定。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献的品种和数量激增,文献老化加速,冗余量增大,学科内容既集中又分散,这些变化使得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的文献收集齐全,文献的选择日趋重要;选择的方法也更侧重于对文献内容的选择,目的是促进知识利用,以保障和支持人类发展的社会目标。
  
  对于文献选择问题,图书馆学家和情报学家曾作过多方面的探索。美国图书馆学家M.杜威在19世纪就提出"以最好的书,花最少的代价,供最多的读者使用",主张图书馆要选择内容价值高的图书。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R.麦高文提出以图书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选书理论,并创立了一种选择评分的方法。但大多数文献选择的研究者都更注重社会调查,了解读者使用文献的机率,即注重社会的需求。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兴起,人类对文献的研究日益深入,发现了文献增长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分散规律(见布拉德福定律)等,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引文分析方法等),使文献选择与评价的理论不断进步,推动了文献情报事业的发展。
  
  影响文献选择质量的关键  主要有文献收集计划(或称馆藏建设方针)和文献选择人员。①文献选择首先是从社会上产生的大量文献中选择适合特定范围(要求)的文献。各类文献情报机构一般都制订有文献收集计划或馆藏建设方针,规定馆藏建设的目标、馆藏结构、文献收集的范围与深度、地区或馆际的协作分工、对各种因素的态度等,它是一个文献情报机构文献收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应得到一贯遵守。②文献选择是对文献内容即知识的选择,是一种智力劳动,加之现代文献数量庞大、学科内容集中又分散、老化加速等特点,使得文献选择质量的高低更主要地取决于文献选择人员的素质。他们一般应具有各学科知识、文献学和目录学知识、语言(特别是外语)的能力等。图书馆史上曾经有一个由馆外专家学者负责文献选择的时期,后来发现因专家常偏重于其自身所熟悉的领域而使文献收集不能按计划进行。现代图书馆和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已吸收了大批的学科专家专门从事文献选择工作。他们既懂学科,又熟悉文献,担负着各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任务。在一些大型的或专门的文献情报机构,这种趋势已日益明显。为了提高文献收集的质量,图书馆还可请馆外人员协助或参加文献选择,如请用户推荐文献,或咨询某方面的专家。一些文献情报机构(如大学图书馆) 还设有采访委员会,请一些馆外专家帮助选择文献。但负责文献收集的馆员应善于根据方针计划进行综合平衡,以防止专家可能出现的偏颇。图书馆还可请书商或出版商协助进行文献初选。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文献的采购速度,克服馆员逐本选书造成图书出版与到馆利用之间的"时差",近年兴起了送审定购、大宗订购和长期定购等文献收集方式,在一些学术性图书馆并有取代逐本选书的趋势(见文献收集)。
  
  文献选择的方法  文献选择实质上是对特定文献可否被收集、入藏而作的判断。每一种文献都要涉及到学科或主题范围、水平层次、读者对象、文献类型、出版(制作)时间和版次、出版(制作)地点和国家、制作方式、文种、价格等等因素,它们构成了文献选择的依据,需要综合平衡后再决定取舍。文献选择一般要有以下过程或步骤:①广泛搜集文献信息,把握文献来源,获得文献生产、制作、出版、供应、发行方面的信息。现代文献浩如烟海,文献目录则是揭示、报道、导向、控制文献信息的工具,尤其是出版发行目录,可以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是文献选择的基础,掌握的文献信息越多,可供比较选择的面则越宽,选择的难度越大,质量要求也越高。②将具体文献(见到的或未见到的)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方针或文献收集计划进行比较,作出可否入藏的初步判断。图书馆员通常要查阅馆藏目录,确知某文献是否已经入藏(称为"查重"),并根据文献流通部门反馈来的信息确认已入藏的文献是否需要增加复本等。这是选择的重要一步,或称粗选,其实质是对文献进行"范围选择"。③进一步考察、鉴别、评判该文献,进行"质量选择"。选择时须侧重于对该文献的价值和实用意义进行综合考察,并与同类文献进行优劣比较,然后作出判断(取舍)。鉴别与评判文献是一项智力活动,需要有相当的学科专业知识并掌握适当的方法。例如根据文献作者、出版者可判断其学术水平(权威性),根据文献序跋等等判断其写作目的、 读者对象,根据正文(主体部分)判断其内容范围等方面情况,根据文献外观、 质地、装帧等判断其保存与使用价值等。对具体的某类型文献还有特殊的评判标准,如对于工具书还需从检索性、准确性、 及时性、 编排体例等方面进行考察。在这方面,书评文章,权威性的目录如推荐书目或选择性书目、标准馆藏目录(见馆藏评价)等,经过引文分析而确定的核心文献(如期刊)一览表,某文献在检索刊物上的被索引率、被摘率等等,对于鉴别和评判文献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可供文献选择时参考。④文献复选。在文献进馆以后,还必须经常地对馆藏进行选择(见藏书剔除)。馆藏评价的结论可作为选择补充的依据。图书馆定期开展对文献选择和收集状况、支持研究的能力、用户需求和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调整和优化馆藏结构的建议。文献选择人员依此对馆藏文献进行筛选,剔除无用的或陈旧过时的文献,保留仍有利用价值的文献。这种选择是对图书馆现有文献( 架上文献 )进行的选择,可直接接触文献,选择的主要依据是馆藏建设方针、读者使用频率、文献使用寿命、引文分析结果、用户意见等。除了上述步骤以外,图书馆还需根据馆藏评价后所提的建议,针对文献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来改进文献选择方法,并补选和采集需要的文献成为馆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