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微生物SOD
1)  Microorgnism SOD
微生物SOD
2)  analogues of SOD
SOD模拟物
1.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se analogues of SOD were determined by IR spectrum and elemental analysis.
本文制备的它们的Cu(Ⅱ)配合物,可作为SOD模拟物[2],且活性较高。
2.
The approximate treament was applied in studyin analogues of SOD, for example, the superfacial rate constant of the dispropotionation of O2- catalyzed by Cu(Thr)2 in 0.
用间接方法研究了胶束中化学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推导出胶束溶液中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与胶束浓度[M]的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SOD模拟物的研究。
3.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reactions of analogues of SOD-Cu(Gly-Gly)H2O and Cu(Ser)2 with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are measured by the modified method, these parameters correspond to the reported values measured by other methods.
对氮蓝四唑(NBT)-光照法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用改进后的光照法测定了2种自制的SOD模拟物Cu(Gly-Gly)H2O和Cu(Ser)2与超氧阴离于自由基O2-应的动力学参数,其值与其他方法所测一致。
3)  SOD mimics
SOD模拟物
1.
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Polymerization Amino Acid、SOD Mimics and Its Compound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Yield and Quality of Soybean;
聚合氨基酸、SOD模拟物及其复合物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
2.
The effect of the SOD mimics containing transition metals and L-amino acids on salt stress of maize seedlings was investigated.
在中度盐害的情况下,用含氨基酸的过渡金属(Cu、Mn)SOD模拟物对玉米浸种、叶面喷施,八叶期后对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经SOD模拟物浸种、叶面喷洒处理,生物量提高1。
3.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SOD mimics([Cu(phen)(L-ala)(H2O)]Cl·4H2O, [Cu(phen)(L-ser) (H2O)]Cl, [Cu(phen) (L-glu)(H2O)]Cl,[Cu (phen)(L-tyr)(H2O)]C·l2H2O) (L-ala=L-alanine,L-ser=L-serine,L-glu=L-glutamicacid,L-tyr=L-tyrosine) on rice seedlings under a moderate degree of salt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在中度盐害的情况下,用四种SOD模拟物[Cu(phen)(L-ala)(H2O)]Cl·4H2O,[Cu(phen)(L-ser)(H2O)]Cl,[Cu(phen)(L-glu)(H2O)]Cl,[Cu(phen)(L-tyr)(H2O)]Cl·2H2O)(L-ala,L-ser,L-glu和L-tyr分别为L-丙氨酸,L-丝氨酸,L-谷氨酸及L-酪氨酸)对水稻浸种、叶面喷施。
4)  Mn-superoxide dismutase mimics
Mn-SOD模拟物
5)  Superoxide dismutase/drug effects
SOD/药物作用
6)  SOD-Similar
SOD类似物质
1.
Stability of Vc and SOD-Similar in the Frui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野生余甘子中Vc稳定性与SOD类似物质
补充资料:氨基酸发酵微生物
      发酵生产氨基酸的微生物。1950年发现了大肠肝菌能分泌少量的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及加入过量的铵盐可增加氨基酸积累量的现象。1957年,日本的木下祝郎等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L-谷氨酸发酵取得成功。不久,利用该菌的突变株又发酵生产了L-赖氨酸、L-鸟氨酸和L-缬氨酸等。中国于 1958年开始研究L-谷氨酸,随后分别报道了酮戊二酸短杆菌2990-6的L-谷氨酸发酵及其代谢的研究结果。1965年把北京棒状杆菌ASI299和钝齿棒状杆菌ASI542先后应用于L-谷氨酸发酵的工业生产,接着在选育其他氨基酸的优良菌株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氨基酸发酵工业。
  
  近20种氨基酸均可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但是,微生物的细胞具有代谢自动调节系统,使氨基酸不能过量积累。如果要在培养基中大量积累氨基酸,就必须解除或突破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机制。氨基酸发酵就是人为控制这种机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野生菌株,控制其胞膜通透性,使之有利于分泌大量L-谷氨酸,这也是获得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优良菌株的重要途径。其次通过对产L-谷氨酸菌株的人工诱变,选育产氨基酸的各种突变株,是获得其他氨基酸发酵微生物优良菌株的有效方法。
  
  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的优良菌株多在棒状杆菌属、微杆菌属、节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具有下述共同特性:①细胞形态为短杆至棒状;②无鞭毛,不运动;③不形成芽孢;④革兰氏阳性;⑤要求生物素(利用石蜡为碳源的要求硫胺素);⑥在通气培养条件下产生大量L-谷氨酸。此外,其他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中的一些属种也有产L-谷氨酸的菌株,但产酸率较低。
  
  产其他氨基酸的微生物,主要是对上述产L-谷氨酸的优良菌株进行人工诱变后选育出的各种突变株:①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利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发酵生产氨基酸的关键是限制某种反馈抑制物或阻遏物的量,以解除代谢调节机制而有利于代谢中间体或最终产物的过量积累。因此,不同氨基酸缺陷型生长在含有限量的所要求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往往能产生和积累大量某种氨基酸。例如,L-赖氨酸的生产菌株多采用高丝氨酸缺陷型突变株,而精氨酸缺陷型突变株往往产生鸟氨酸或瓜氨酸等;②调节突变株。采用调节突变株发酵生产氨基酸是成功的工艺之一,因为这类突变株一旦对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具备了抗性之后,其正常代谢调节机制即被解除,因而能够积累大量的相应的氨基酸;③营养缺陷型与抗反馈调节多重突变株。采用这类多重突变株对提高某些氨基酸的发酵产率有明显的效果。例如,生产L-精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L-白氨酸和L-苏氨酸等就常采用多重突变株。
  
  此外,还可利用添加前体物和酶转化法生产氨基酸。特别是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在获得或改造氨基酸发酵微生物高产菌株方面,出现了可喜的进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