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nodic reaction mechanism
阳极反应机理<冶>
3) Electrode response mechanism
电极响应机理
4) electrode reaction
电极反应
1.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de Reaction and Charge/Discharge Performances of All Chromium Redox Flow Battery;
全铬液流电池的电极反应机理及性能研究
2.
The relations betwee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hydride, thermodynamic investigation and electrode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summarized in detail.
内容主要涉及贮氢合金的电子结构与氢化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合金材料的热力学研究,合金电极反应等方面。
3.
The electrode reactions in passive proces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分析溶液中NaHCO3 浓度、pH、供氧状况及扫描速度等因素对极化曲线影响 ,并研究其钝化过程的各种电极反应 。
5) Electroreduction mechanism
电还原反应机理
6) mechanism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电化学反应机理
1.
The function and problem of some E-bike main components,the mechanism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lead-acid battery,the inherent manufacturing defects of VRLA battery and the method of reducing single cell premature failure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known failure modes of some battery models on several E-bikes in the current market.
根据市场上电动助力车用VRLA电池循环使用中单只电池落后的突出问题,从不同型号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的类别及故障表现的角度出发,对电动助力车主要构件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铅酸蓄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生产制造方法难以避免的问题、减少单只电池落后现象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补充资料:低能核反应机理
低能核反应主要通过复合核反应和直接反应两种机理进行。
复合核反应 复合核反应模型是丹麦科学家N.玻尔于1936年提出来的。该模型假定低能核反应分两阶段进行,而且彼此独立。第一阶段为复合核的形成,即入射粒子和靶核融合为一个新核,称为复合核,历时约10-22秒;第二阶段为复合核的衰变,即复合核分解为出射粒子和剩余核,经历时间比第一阶段长得多,约为10-19~10-13秒。这样,复合核反应可表示为:A+a─→C─→B+b式中C表示复合核。以上两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即复合核如何衰变只决定于复合核本身的性质,而与其形成方式无关。换言之,复合核对于自己的形成方式失去"记忆"。例如,复合核64Zn*可以由两个核反应生成,有三种衰变方式:
实验测得其反应截面的比为:
证实了上述假定。
直接反应 入射粒子能量较高时,与靶核表面或内部单个核子相互作用,而将本身一部分能量传递给靶核中的一个或几个核子,后者还来不及把能量分配给其他核子时就被发射出来,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直接反应。直接反应是在约等于入射粒子穿越靶核所需的时间(10-22~10-20秒)内完成的。依情况不同又可分为:
①表面直接作用 当入射粒子能量比较低时,主要与靶核表面结合得最松的核子发生作用,而将后者激发(表面激发)或打出(表面嬗变)。
②体内直接作用 当入射粒子能量比较高时,可将靶核深处的核子打出来。这种反应称敲出反应。
③削裂反应 当入射粒子在靶核边缘掠过时,入射粒子的一个或几个核子被靶核所俘获,其余部分继续前进,如(d,p)反应和(d,n)反应。
④拾取反应 入射粒子掠过靶核时,从它里面拾取一个或很少几个核子而结合成较重的粒子并向外飞出,如(p,d)反应和(n,d)反应。
⑤非弹性散射 入射粒子把部分能量直接传给靶核而使后者激发,其本身则继续飞行。这种非弹性散射同复合核发射与入射粒子相同的出射粒子不同,属于直接反应。
⑥电荷交换反应 入射粒子与靶核不交换粒子,只交换电荷,如(p,n)反应和(3He,t)反应。
参考书目
M.Lefort,Nuclear Chemistry,Van Nostrand,London,1968.
复合核反应 复合核反应模型是丹麦科学家N.玻尔于1936年提出来的。该模型假定低能核反应分两阶段进行,而且彼此独立。第一阶段为复合核的形成,即入射粒子和靶核融合为一个新核,称为复合核,历时约10-22秒;第二阶段为复合核的衰变,即复合核分解为出射粒子和剩余核,经历时间比第一阶段长得多,约为10-19~10-13秒。这样,复合核反应可表示为:A+a─→C─→B+b式中C表示复合核。以上两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即复合核如何衰变只决定于复合核本身的性质,而与其形成方式无关。换言之,复合核对于自己的形成方式失去"记忆"。例如,复合核64Zn*可以由两个核反应生成,有三种衰变方式:
实验测得其反应截面的比为:
证实了上述假定。
直接反应 入射粒子能量较高时,与靶核表面或内部单个核子相互作用,而将本身一部分能量传递给靶核中的一个或几个核子,后者还来不及把能量分配给其他核子时就被发射出来,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直接反应。直接反应是在约等于入射粒子穿越靶核所需的时间(10-22~10-20秒)内完成的。依情况不同又可分为:
①表面直接作用 当入射粒子能量比较低时,主要与靶核表面结合得最松的核子发生作用,而将后者激发(表面激发)或打出(表面嬗变)。
②体内直接作用 当入射粒子能量比较高时,可将靶核深处的核子打出来。这种反应称敲出反应。
③削裂反应 当入射粒子在靶核边缘掠过时,入射粒子的一个或几个核子被靶核所俘获,其余部分继续前进,如(d,p)反应和(d,n)反应。
④拾取反应 入射粒子掠过靶核时,从它里面拾取一个或很少几个核子而结合成较重的粒子并向外飞出,如(p,d)反应和(n,d)反应。
⑤非弹性散射 入射粒子把部分能量直接传给靶核而使后者激发,其本身则继续飞行。这种非弹性散射同复合核发射与入射粒子相同的出射粒子不同,属于直接反应。
⑥电荷交换反应 入射粒子与靶核不交换粒子,只交换电荷,如(p,n)反应和(3He,t)反应。
参考书目
M.Lefort,Nuclear Chemistry,Van Nostrand,London,196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