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松小蠹信息素
1)  bark beetle pheromone
松小蠹信息素
2)  (+)-sucatol
粉蠹虫性信息素
1.
(+)-sucatol
5-氯-2-戊酮(2)经四步反应制得(R)-(+)-4-甲基-3-戊烯基对甲苯基亚砜(6),化合物6与乙醛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得手性醇(7),7经兰尼镍还原性脱硫反应即合成出目标产物粉蠹虫性信息素(1),其光学纯度可达45%。
3)  Tomicus piniperda
松小蠹
1.
Preliminary Report on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Tomicus piniperda Management by Using Cartap hydrochloride in Yunnan Pine Forest of Qiubei County;
丘北县云南松林区应用杀螟丹治理松小蠹的示范效果初报
2.
Tomicus piniperda Occurrence Period Forecast through Trapping in Forest with Aggregation Pheromones;
聚集化合物林间引诱测报松小蠹成虫发生期的研究
3.
Tomicus piniperda Trapping in Damaged Pinus yunnanensis Stands by Trap Log and Living Tree;
云南松饵木、活立木林间引诱松小蠹的试验
4)  pine bark beetle
松皮小蠹
1.
The pine bark beetles distribute widely and cause huge economic damage in forest.
对多种松皮小蠹生物学、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侵入规律是首先侵入新倒木、伐根,然后侵入衰弱木;只有在猖獗发生时,才侵入健康活立木;其发生规律是首先发生在立地条件差、树势生长衰弱、林内卫生不好的林分中,林缘、林间空地重于林内。
5)  dendroctonus frontalis
南部松小蠹
6)  dendroctonus brevicomis
西部松小蠹
补充资料:

谷蠹



学名Rhizoperthadominica(Fabricius)鞘翅目,长蠹科。别名谷长蠹、谷小蠹虫。分布除辽宁、吉林、宁夏、西藏末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地及全世界。

寄主稻谷、小麦、大米、玉米、高粱、豆饼、粉类、块根、块茎类蔬菜、中药材及干果。

为害特点成、幼虫蛀害粮食粒成空壳,引起储粮发热霉变,是粮仓内最厉害的贮粮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mm,宽0.6—1mm,细长圆筒形;体色深褐,具光泽,眼黑色,头部隐蔽在前胸下;触角10节,1—2节近等长,3—7节细小,末端3节内侧膨大,呈三角形片状,前胸背板中部隆起,前半部生4排倒生的短齿似鱼鳞。卵长0.4—0.6mm左右,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2.5—3.3mm,蛴螬形,头小略缩入前胸内,初乳白色,后变成浅棕色。触角短小2节,胸部各节气门圆形,小不明显,胸足3对。蛹长2.5—3mm,头下弯,前胸背板圆形,复眼、口器、触角、翅均为褐色,余乳白色。腹部可见7节。鞘翅、后翅伸达第4腹节。

生活习性华中年生2代,华南2—5代,多以成虫在发热的粮谷中或粮粒内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气温28℃,相对湿度70%,完成1代历时40天,寒冷地区则需6个月。成虫飞翔力强,常钻入粮堆里温度最高的地方或聚集在距粮面67—100cm处为害。气温高于37℃成虫常钻出在仓库内飞翔。每雌产卵200—500粒,把卵产在粮粒蛀孔处或粉屑中,初孵幼虫钻入粮粒中蛀食,直到羽化成虫,该虫抗热抗旱性强,粮食含水8%时还能发育或繁殖。每年4月成虫开始活动交配产卵,7月中旬第1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一9月上旬第2代成虫为害严重。一直持续到9月份,气温下降后,开始进入越冬处,全世代历期43—91天,卵期11—13天,幼虫期28—67天,蛹期3—4天,成虫寿命1年。

防治方法(1)冷冻杀虫,冬季把库温降至0.6℃以下,持续7天以上,也可在仓库中把虫粮在仓外薄摊后冷冻。(2)高温杀虫,把粮库内温度升到55℃,可杀死该虫。(3)生物防治法。当小麦中除虫脲剂量达1—10mg/kg时,能有效防治谷蠢一年之久。(4)采用磷化铝熏蒸法,具体方法参见蚕豆象。(5)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可有效地防治小麦、玉米、粟、豆类、稻谷害虫,同时还可防止霉变,有效期2年,对已生虫的粮食,装入袋后一周,杀虫效果80%,二周后杀虫效果达100%。



小蠹

茶材小蠹
学名:XyleborusrornicatusEichhoff,属鞘翅目小蠹科。
此虫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台湾、四川、云南等省区;寄主植物除荔枝、龙眼外,还有茶、樟、柳、蓖麻、橡胶树、可可等到。成虫、幼虫均能蛀害荔枝、龙眼的小枝条,被害的枝干多形成环状坑道,阻碍了水分和养分输送,削弱树势,影响幼果正常生长;遇台风时在坑道处断折,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柱形,全体黑褐色。头部延伸呈喙状。复眼肾形。触角膝状,端部膨大如球。前胸背片前缘圆钝,并有不规则的小齿突,后缘近方形平滑。鞘翅舌状,长为前胸背片的1.5倍,翅面有刻点和茸毛,排成纵列。雄成虫体长1.3毫米,黄褐色,鞘翅表面粗糙,点刻与茸毛排列不很清晰。
卵:长椭圆形,长径约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将孵时淡黄白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2.4毫米,乳白色。前端较小,后端稍大,体肥壮,有皱纹。胸足退化,腹足仅留痕迹。
蛹:雌蛹体长约2.5毫米,初蛹时乳白色,随后逐渐变化呈淡黄褐色,口器、复眼和翅端颜色较深。
[生活习性]
广东一年发生6个世代,在广西南部年发生6代以上,世代重叠;主要以成虫在原蛀道内越冬,也有部分幼虫和蛹越冬。翌年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越冬成虫外出活动,并钻蛀为害,形成新的蛀道。4月上旬开始产卵。
每代成虫羽化后在原坑道内栖息7天左右即钻出蛀道,尤其晴天午后出孔活动较活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