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Q带
1)  Q bands
Q带
2)  Q band splitting
Q带分裂
1.
Q band splitting phenomenon influenced by substituting group structure and size,substituent position and metal difference are discussed.
实现了以氨基酞菁为前体物质进行衍生化的合成实验,讨论了取代基的大小、结构、取代位置及酞菁环中心金属的差异对其Q带分裂现象的影响。
3)  Q banding
Q显带
4)  Q-band
Q频带
5)  high Q value band-pass filter
窄带高Q滤波器
1.
The method to make several communicators work normally within a short distance with similar frequencies is to embed high Q value band-pass filters in both input-terminal and output-terminal of the receiver.
为实现多部通信机在近距离内以临近的频率互不干扰的正常工作,有效方法就是在接收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接入具有实时调谐功能的窄带高Q滤波器。
6)  I/Q baseband data
I/Q基带信号数据
1.
A method of amplitude quantization of I/Q baseband data is discussed and error source is analyzed,effects of different quantization bit are simulated.
主要讨论了数字波形合成中I/Q基带信号数据的幅度量化方法及误差的产生,分析了不同的波形数据量化位数对合成波形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仿真和相应的硬件实验平台的实测结果。
补充资料:"带形城市"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图1);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1892年,索里亚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马德里郊区设计一条有轨交通线路,把两个原有的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弧状的带形城市(图2),离马德里市中心约5公里。1901年铁路建成,1909年改为电车。经过多年经营,到1912年约有居民4000人。虽然索里亚规划建设的带形城市,实质上只是一个城郊的居住区,后来由于土地使用等原因,这座带形城市向横向发展,面貌失真。但是,带形城市理论影响却深远。
  
  
  苏联在20年代建设斯大林格勒时,采用了带形城市规划方案。城市的主要用地布置于铁路两侧,靠近铁路的是工业区。工业区的另一侧是绿地,然后是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外侧则为农业地带。带形城市理论可以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补短。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