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加速溶解
1)  accelerated dissolution
加速溶解
1.
Influence of corro- sion inhibitor on the accelerated dissolution of copper- nickel alloy induced by AFM tip was studied by AFM tip scratching technolo- gy.
金属材料在缓蚀剂中受到刮擦会加速溶解 ,产生相应的腐蚀。
2)  solutizer ['sɔlju:taizə]
溶解加速剂
3)  solutizer process
硫醇溶解加速剂法
4)  dissolution rate
溶解速率
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ssolution rate of limestone used in WFGD;
烟气湿法脱硫用石灰石溶解速率定量分析
2.
Assuming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dissolution rate and dissoluability and setting the slope of the viscosity-time curve as dissolution rate,the dissolution rate of nitrocellulose(NC) in ethanol-aether mixed solvent in different instance was studied.
假设溶液黏度与溶解度存在线性关系、溶解速率即为黏度-时间曲线的斜率,研究了不同情况下NC在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中的溶解速率。
3.
The basal properties,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of neotame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olubility and dissolution rate in water of neotame ar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全面介绍了纽甜的基本性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提高纽甜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的方法。
5)  dissolution velocity
溶解速度
1.
The configuration of section of fiber prepared with gel spinning method was analyzed with photographing,SEM analysis,measuring of dissolution velocity,and so on.
采用纤维截面摄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溶解速度测定等方法对凝胶纺所得丝条的截面结构形态进行表征。
2.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ssolution velocity of alumina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利用透明石英槽对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摄相机观测、拍摄了整个溶解过程,分析与讨论了氧化铝溶解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溶解分两步,即氧化铝快速溶解和电解质表面形成结壳的氧化铝的脱落与溶解·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溶解由快变慢是由于氧化铝的加入导致电解质温度降低,在电解质表面形成氧化铝/电解质结块,使氧化铝与冰晶石接触的表面积下降·氧化铝的溶解速度与搅拌速度、氧化铝的预热温度、体系的温度和氧化铝的种类有关
6)  dissolution rate
溶解速度
1.
The crucial effect on its dissolution rate is how to fasten the molecular di.
由费克定律可知,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来说,溶解速度主要由固液比界面所支配,缩小溶胀胶团尺寸,就可以成指数倍增加溶胀胶团的表面积。
2.
The sulfuric acid is titrated in the slurry through an advection pump and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limestone is measured in different slurry.
通过平流泵定量滴定稀硫酸溶液,测定了不同浆液组成的CaCO3溶解速度。
3.
s:Through the dissolution experiment,we got the developing law of dissolution rate with some factor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chroma,and found the most adaptive dissolution environment of Glauber's salt,and gave a base for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solution mining of rock salt.
通过对芒硝进行溶解实验 ,得出芒硝溶解速度受溶液温度、质量分数等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 ,找到最适合的芒硝溶解环境 ,为水溶开采工艺参数的设计与控制提供了依
补充资料:回旋加速器辐射和同步加速器辐射
      当带电粒子(通常是电子)垂直注入均匀的恒磁场绕磁力线作圆周运动时,即使粒子的速率恒定,它也具有向心加速度,从而产生电磁辐射。由非相对论性(vc)低能电子发射的,叫回旋加速器辐射,由相对论性(v≈c)高能电子发射的,叫同步加速器辐射。它们首先是在回旋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中被观察到的,因而得名。有的文献中将两者统称回旋加速器辐射,苏联文献中常称为磁轫致辐射。
  
  此两种辐射的偏振状态相似,都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线偏振,在沿磁场的方向上圆偏振,在斜方向上一般是椭圆偏振(见光的偏振)。
  
  两种辐射的频谱和角分布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回旋加速器辐射的谱是由拉莫尔角频率Ω0,及其谐频组成的分立谱(e和m0分别是电子的电荷和静止质量,B为磁感应强度,с为光速)。能量主要集中在基频,谐频成分极弱;辐射的方向性不强。相对论性电子的能量为γm0с2, 其中 v 是电子速度。 由于相对论效应,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大,电子的质量m=m0γ增大,拉莫尔角频率 的数值减小,并因电子速度上的差异而有所分散,从而使回旋加速器辐射的谱线间隔减小,线宽加大。在极端相对论性条件下,辐射谱变为连续的,这便是同步加速器辐射。与回旋加速器辐射相比,同步加速器辐射具有以下一些不同的特征:
  
  ① 存在一个临界角频率(R为粒子轨道半径),在其附近能谱有极大值。ωωc时,辐射功率谱正比于ω时;ωωc时,正比于(ω/ωc)exp(-ω/ωc)。
  随着γ 的增大,能谱的极大值向更高级的谐频转移。
  
  ② 对于给定的磁场,总辐射功率正比于γ2;对于给定轨道半径,它正比于γ4,即总辐射功率随粒子能量的增大而急剧增强。
  
  ③ 辐射的方向性极强,它像探照灯似地分布在以粒子运动方向为轴的极窄角锥内,锥的半角宽度θ~1/γ(见图)。
  
  电子回旋运动产生电磁辐射的最早理论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初,G.A.肖脱于1912年计算了经典原子模型的辐射。40年代,Д.Д.伊万年科和И.Я.坡密朗丘克以及J.S.施温格曾考虑了这类辐射对设计圆形粒子加速器的重要性。尔后朱洪元(1948)和施温格(1949)发展了有关回旋加速器辐射的理论,这些理论公式已列入标准的教科书。理论计算表明,同步加速器中带电粒子能量U 因辐射而产生的损耗率为
  q为电荷。此式表明,随U 的增加极快。此外,对于质量小的电子,这种辐射消耗特别严重(∞m0-4)。这种辐射是高能圆形轨道加速器中最主要的能量损失机制。为了减少它,通常要采用很大的半径R。
  
  同步加速器辐射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度准直并可连续调谐的强光光源。特别是在真空紫外和X射线波段,尚无可用的激光器与之匹敌。50年代同步加速器辐射已被广泛研究,60年代前期,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K.科德林、R.P.马登和他们的合作者开始把180MeV的同步加速器当作辐射源用于原子光谱的研究。近年来美国、苏联、日本和西欧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用同步加速器或储存环发出的同步加速器辐射来进行光化学、生物学、固体及其表面、材料学、光子散射、非线性光学、X射线全息、X射线显微学、X 射线光刻等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前多借助于粒子物理学的装置,近年来一批专用的设备正在设计或制造中。
  
  同步加速器辐射是天体物理学中一种重要辐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很多具有幂律谱和偏振的非热宇宙射电辐射来源于高能粒子的同步加速器辐射。这类射电源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为中国《宋史》记载的蟹状星云中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遗迹。
  
  

参考书目
   G A.Schott,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CambridgeUniv.Press, Cambridge,1912.
   D.I.Vanenko and J. Pomeranchuk, Phys. Rev.,Vol.65,p.343,1944.
   J. Schwinger, Phys. Rev., Vol 70, p.798,1946.
   H. Y. Tzu, Proc. Roy. Soc., A192, P.231,1948.
   J. Schwinger, Phys, Rev., Vol. 75, P.1912,1949.
   J. D.杰克逊著,朱培豫译:《经典电动力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J.D.Jackson,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1976.)
   K. Codling and R.P.Madden,J.Appl.Phys.,Vol.36,p.380, 196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