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celerated cooling
加速冷却
1.
On a Gleeble 1500 hot simulator, the effect of hot deformation and accelerated coo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ompression tests.
利用 Gleeble- 15 0 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热变形和加速冷却工艺对 3种低碳微合金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2.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producing microalloyed steel plate is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ed cooling after controlled rolling.
控制钢板轧后的加速冷却工艺是生产微合金化钢板的重要方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与终轧温度相对应的开冷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对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3.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controlled rolling and accelerated cool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anadium bearing microalloyed clean steel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讨论了在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条件下,含钒微合金较洁净钢的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 accelerating cooling
加速冷却
1.
Based on the effect of accelerating coo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 (TMCP) steel, we proposed to adopt this method for improvement of heat affect zone (HAZ) toughness of X70 pipeline steel.
根据加速冷却对TMCP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提出在X70管线钢焊接过程中以加速冷却方式改善热影响区韧性的方 法。
2.
In the slab accelerating cooling process, the range of the slab s inlet temperature variance is large, and closed loop control of the slab finishing cooling temperature is difficult.
针对中厚钢板加速冷却过程 ,钢板入口温度波动大 ,钢板终冷温度难以实现闭环控制等特点 ,首先将 RBF(Radial Basis Functions)神经网络与优化设定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加速冷却系统中 ,提出了加速冷却控制系统中基于 RBF神经网络的每幕流量的控冷模型 。
3) accelerated cooling system
加速冷却系统
1.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GC,flatness control system and accelerated cooling system were maily introduced.
重点介绍了日本中厚板轧机厚度自动控制、平直度和板凸度控制以及轧后加速冷却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 online accelerated-cooling
在线加速冷却
5) hot rolling and accelerated cooling
热轧及加速冷却
6) laminar cooling process
钢板加速冷却
1.
This paper set up the hybrid control optimal model of the laminar cooling process of hot rolled slab based on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 then realized the closed loop control in the supervisory control level.
针对中厚钢板加速冷却工艺过程 ,建立了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混合式优化控制模型 ,实现了整个过程闭环优化控制 。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回旋加速器辐射和同步加速器辐射
当带电粒子(通常是电子)垂直注入均匀的恒磁场绕磁力线作圆周运动时,即使粒子的速率恒定,它也具有向心加速度,从而产生电磁辐射。由非相对论性(vc)低能电子发射的,叫回旋加速器辐射,由相对论性(v≈c)高能电子发射的,叫同步加速器辐射。它们首先是在回旋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中被观察到的,因而得名。有的文献中将两者统称回旋加速器辐射,苏联文献中常称为磁轫致辐射。
此两种辐射的偏振状态相似,都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线偏振,在沿磁场的方向上圆偏振,在斜方向上一般是椭圆偏振(见光的偏振)。
两种辐射的频谱和角分布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回旋加速器辐射的谱是由拉莫尔角频率Ω0,及其谐频组成的分立谱(e和m0分别是电子的电荷和静止质量,B为磁感应强度,с为光速)。能量主要集中在基频,谐频成分极弱;辐射的方向性不强。相对论性电子的能量为γm0с2, 其中 v 是电子速度。 由于相对论效应,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大,电子的质量m=m0γ增大,拉莫尔角频率 的数值减小,并因电子速度上的差异而有所分散,从而使回旋加速器辐射的谱线间隔减小,线宽加大。在极端相对论性条件下,辐射谱变为连续的,这便是同步加速器辐射。与回旋加速器辐射相比,同步加速器辐射具有以下一些不同的特征:
① 存在一个临界角频率(R为粒子轨道半径),在其附近能谱有极大值。ωωc时,辐射功率谱正比于ω时;ωωc时,正比于(ω/ωc)┩exp(-ω/ωc)。
随着γ 的增大,能谱的极大值向更高级的谐频转移。
② 对于给定的磁场,总辐射功率正比于γ2;对于给定轨道半径,它正比于γ4,即总辐射功率随粒子能量的增大而急剧增强。
③ 辐射的方向性极强,它像探照灯似地分布在以粒子运动方向为轴的极窄角锥内,锥的半角宽度θ~1/γ(见图)。
电子回旋运动产生电磁辐射的最早理论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初,G.A.肖脱于1912年计算了经典原子模型的辐射。40年代,Д.Д.伊万年科和И.Я.坡密朗丘克以及J.S.施温格曾考虑了这类辐射对设计圆形粒子加速器的重要性。尔后朱洪元(1948)和施温格(1949)发展了有关回旋加速器辐射的理论,这些理论公式已列入标准的教科书。理论计算表明,同步加速器中带电粒子能量U 因辐射而产生的损耗率为
q为电荷。此式表明,随U 的增加极快。此外,对于质量小的电子,这种辐射消耗特别严重(∞m0-4)。这种辐射是高能圆形轨道加速器中最主要的能量损失机制。为了减少它,通常要采用很大的半径R。
同步加速器辐射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度准直并可连续调谐的强光光源。特别是在真空紫外和X射线波段,尚无可用的激光器与之匹敌。50年代同步加速器辐射已被广泛研究,60年代前期,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K.科德林、R.P.马登和他们的合作者开始把180MeV的同步加速器当作辐射源用于原子光谱的研究。近年来美国、苏联、日本和西欧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用同步加速器或储存环发出的同步加速器辐射来进行光化学、生物学、固体及其表面、材料学、光子散射、非线性光学、X射线全息、X射线显微学、X 射线光刻等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前多借助于粒子物理学的装置,近年来一批专用的设备正在设计或制造中。
同步加速器辐射是天体物理学中一种重要辐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很多具有幂律谱和偏振的非热宇宙射电辐射来源于高能粒子的同步加速器辐射。这类射电源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为中国《宋史》记载的蟹状星云中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遗迹。
参考书目
G A.Schott,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CambridgeUniv.Press, Cambridge,1912.
D.I.Vanenko and J. Pomeranchuk, Phys. Rev.,Vol.65,p.343,1944.
J. Schwinger, Phys. Rev., Vol 70, p.798,1946.
H. Y. Tzu, Proc. Roy. Soc., A192, P.231,1948.
J. Schwinger, Phys, Rev., Vol. 75, P.1912,1949.
J. D.杰克逊著,朱培豫译:《经典电动力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J.D.Jackson,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1976.)
K. Codling and R.P.Madden,J.Appl.Phys.,Vol.36,p.380, 1965.
此两种辐射的偏振状态相似,都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线偏振,在沿磁场的方向上圆偏振,在斜方向上一般是椭圆偏振(见光的偏振)。
两种辐射的频谱和角分布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回旋加速器辐射的谱是由拉莫尔角频率Ω0,及其谐频组成的分立谱(e和m0分别是电子的电荷和静止质量,B为磁感应强度,с为光速)。能量主要集中在基频,谐频成分极弱;辐射的方向性不强。相对论性电子的能量为γm0с2, 其中 v 是电子速度。 由于相对论效应,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大,电子的质量m=m0γ增大,拉莫尔角频率 的数值减小,并因电子速度上的差异而有所分散,从而使回旋加速器辐射的谱线间隔减小,线宽加大。在极端相对论性条件下,辐射谱变为连续的,这便是同步加速器辐射。与回旋加速器辐射相比,同步加速器辐射具有以下一些不同的特征:
① 存在一个临界角频率(R为粒子轨道半径),在其附近能谱有极大值。ωωc时,辐射功率谱正比于ω时;ωωc时,正比于(ω/ωc)┩exp(-ω/ωc)。
随着γ 的增大,能谱的极大值向更高级的谐频转移。
② 对于给定的磁场,总辐射功率正比于γ2;对于给定轨道半径,它正比于γ4,即总辐射功率随粒子能量的增大而急剧增强。
③ 辐射的方向性极强,它像探照灯似地分布在以粒子运动方向为轴的极窄角锥内,锥的半角宽度θ~1/γ(见图)。
电子回旋运动产生电磁辐射的最早理论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初,G.A.肖脱于1912年计算了经典原子模型的辐射。40年代,Д.Д.伊万年科和И.Я.坡密朗丘克以及J.S.施温格曾考虑了这类辐射对设计圆形粒子加速器的重要性。尔后朱洪元(1948)和施温格(1949)发展了有关回旋加速器辐射的理论,这些理论公式已列入标准的教科书。理论计算表明,同步加速器中带电粒子能量U 因辐射而产生的损耗率为
q为电荷。此式表明,随U 的增加极快。此外,对于质量小的电子,这种辐射消耗特别严重(∞m0-4)。这种辐射是高能圆形轨道加速器中最主要的能量损失机制。为了减少它,通常要采用很大的半径R。
同步加速器辐射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度准直并可连续调谐的强光光源。特别是在真空紫外和X射线波段,尚无可用的激光器与之匹敌。50年代同步加速器辐射已被广泛研究,60年代前期,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K.科德林、R.P.马登和他们的合作者开始把180MeV的同步加速器当作辐射源用于原子光谱的研究。近年来美国、苏联、日本和西欧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用同步加速器或储存环发出的同步加速器辐射来进行光化学、生物学、固体及其表面、材料学、光子散射、非线性光学、X射线全息、X射线显微学、X 射线光刻等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前多借助于粒子物理学的装置,近年来一批专用的设备正在设计或制造中。
同步加速器辐射是天体物理学中一种重要辐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很多具有幂律谱和偏振的非热宇宙射电辐射来源于高能粒子的同步加速器辐射。这类射电源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为中国《宋史》记载的蟹状星云中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遗迹。
参考书目
G A.Schott,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CambridgeUniv.Press, Cambridge,1912.
D.I.Vanenko and J. Pomeranchuk, Phys. Rev.,Vol.65,p.343,1944.
J. Schwinger, Phys. Rev., Vol 70, p.798,1946.
H. Y. Tzu, Proc. Roy. Soc., A192, P.231,1948.
J. Schwinger, Phys, Rev., Vol. 75, P.1912,1949.
J. D.杰克逊著,朱培豫译:《经典电动力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J.D.Jackson,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1976.)
K. Codling and R.P.Madden,J.Appl.Phys.,Vol.36,p.380, 196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