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钨丝
1)  tungsten wire
钨丝
1.
The paper reviews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tungsten materials and tungsten wire industry, it also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utput, sort of products, process equipments, trade and scientific progresses of tungsten industry recent years .
简要回顾了中国钨材、钨丝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介绍和分析了近年钨加工行业的现状、产量、产品种类、工艺装备、外贸情况和科技进步。
2.
China has become the bigges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ountry in electric light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now,so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consumption of tungsten wire is on a vast scale.
作为主要配套材料的钨丝 ,无论生产规模 ,还是消费能力也都成为了全球最大。
3.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ungsten wire is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eformation force.
钨丝的抗拉强度是随变形程度增大而增高 ,合理地控制退火工序前后的抗拉强度下降比例是生产高质量钨丝的关键。
2)  tungsten filament
钨丝
1.
The switch transient processis is an important nonlinear resistance phenomenonof wolfram lamp, the resistance of which will rapidly be increased with the tempreture oftungsten filament.
白炽灯钨丝的电阻随温度迅速变化引起的开关瞬态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非线性电阻现象。
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ity of tungsten filament, the mode of giving material by hand adopted by Tungsten pole production through swaging can’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for its bad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unstable product quality.
随着钨丝生产行业的发展,旋锻法生产钨杆所采用的手工送料方式,由于工人劳动条件恶劣以及质量不稳定,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  Tungsten coil
钨丝
1.
Tungsten coil devices have gained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to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by Williams and Piepmeier in 1970s.
自70年代Williams和Piepmeier首次将钨丝应用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以来,钨丝在原子光谱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4)  Ultra-fine tungsten wire
超细钨丝
5)  tungsten wire matrix
钨丝基质
1.
A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 in water by flam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chitosan modified tungsten wire matrix is presented.
采用壳聚糖修饰钨丝基质螺旋卷,直接浸入含有痕量铜的pH5。
6)  doped tungsten wire
掺杂钨丝
1.
Effect of heating tempert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doped tungsten wire;
加热温度对掺杂钨丝再结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ensile strength of doped tungsten wire is analysed under a establishe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tensile strength of finished wire upon its wire_wound performance is analysed also.
研究分析了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 ,掺杂钨丝抗拉强度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成品丝材抗拉强度对其绕丝性能的影响。
3.
The doped tungsten wire manufactured by non acid washing process of blue tungsten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ag value and consistent property,but also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and achieve the good economic benefits.
科学分析并研究掺杂钨生产理论 ,充分利用蓝钨掺杂优点 ,在加强工艺改进及管理的基础上 ,采用蓝钨不酸洗工艺生产得到的掺杂钨丝不仅可以保证掺杂钨丝的高温性能及一致性能 ,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补充资料:钨丝
      将钨条锻打、拉拔后制成的细丝。主要用于白炽灯、卤钨灯等电光源中。用于灯泡中作各种发光体的钨丝,还需要在冶制过程中掺入少量的钾、硅和铝的氧化物,这种钨丝称为掺杂钨丝(Doped Tungsten Wire),也称作218钨丝或不下垂钨丝(Non-sag Tungsten Wire)。
  
  钨的熔点高,电阻率大,强度好,蒸气压低,是所有纯金属中制作白炽灯丝的最佳材料。但钨的硬度大且脆,很难加工。1909年,库利奇发明了钨丝的加工工艺,为白炽灯泡的生产和推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基本原理一直沿用到今天。
  
  制作  钨丝的生产大都用仲钨酸铵 (APT)作原料。一般的工艺过程是将仲钨酸铵在 500℃左右的空气中焙烧成三氧化钨,或在450℃左右的氢气中轻微还原成蓝色氧化钨。制作白炽灯灯丝的钨丝需要在三氧化钨或蓝色氧化钨中掺入少量的氧化钾、氧化硅和氧化铝,三者用量总和不超过1%,这就是巴兹在1922年发明的钨丝掺杂工艺。经过掺杂处理的钨的氧化物用氢气还原成金属钨粉。还原过程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630℃左右还原成二氧化钨(棕色氧化钨),第二步在820℃左右还原成金属钨粉。两步还原的目的是使掺入的钾充分发挥作用和控制粉末粒度。这样取得的掺杂钨粉再在一种特制的模子中压制成细长的方条。把方条在氢气中通电,用自电阻加热(温度达3000℃左右)的方法进行烧结,烧结后钨条的密度可达到理论值的85%以上。这种钨条便可以用旋锻方法加工成直径为3mm左右的钨杆,然后进一步用模子拉拔的方法加工成各种不同粗细的钨丝。例如220V、15W的白炽灯用的钨丝直径约为15µm,而 10000W的溴钨灯用的钨丝直径约为1.25mm。更细的钨丝如 220V、10W的白炽灯钨丝直径约为12µm,则要采用电解腐蚀的方法来制作。
  
  当钨丝的直径达到微米级时,用常规的卡尺很难精确地测定其直径。因此,国际上通常将直径在0.2mm以下的钨丝用其切长为200mm丝段的重量来表示丝的粗细,例如上述15W白炽灯钨丝的直径可以用0.679mg/200mm来表示。
  
  使用性能 包括高温使用性能、室温使用性能和丝径的一致性。
  
  ①高温使用性能。 白炽灯用钨丝的工作温度常在2300~2800℃之间,一般灯泡功率越大,灯丝的工作温度也越高,由此可见,灯丝的工作温度远超过钨丝的再结晶温度,此时,灯丝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在两挂钩之间的丝段将产生下垂现象,严重时,灯丝可下垂到与灯泡的玻壳相碰。对于在钨的粉末冶金过程中掺入了少量的钾硅铝的氧化物的掺杂钨丝,虽然其最终的成品丝中的硅和铝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几,钾的含量也不过百万分之几十,但用这种掺杂钨丝作的灯丝其下垂程度却可以有极大的改善。其原因是由于掺杂钨丝与未掺杂钨丝再结晶的晶体结构有很大的差别。未掺杂钨丝的再结晶晶体基本上是等轴晶体,而掺杂钨丝的再结晶晶体结构是呈长条状互相搭接的粗大晶粒。从金属材料的高温蠕变理论来看,这种粗长搭接结构的再结晶晶体结构能大大地提高其高温抗下垂的能力。根据7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的透射电镜和俄歇能谱仪的研究分析表明,这种掺杂钨丝所特有的粗长搭接结构的再结晶晶体结构的生成与掺杂钨丝中所含有的钾有密切的关系。残存在掺杂钨条中的微量钾在加工中形成与丝轴平行的钾泡列,它阻碍再结晶过程中晶粒的横向长大,因而生成粗长的搭接结构。
  
  白炽灯灯丝的下垂既与掺杂钨丝中的添加元素含量及加工工艺有关,也与灯丝制作过程中的处理工艺有关。钨丝在拉制成成品丝时保留了大量的内应力,在绕制成灯丝时又在钨丝的截面上产生新的不均匀变形的内应力。这些内应力必须在灯丝装架进入泡壳前加以完善的消除,否则灯泡在燃点开始的时候就会使灯丝扭曲、变形和下垂。灯丝的下垂会严重地降低灯泡的发光效率。
  
  ②室温使用性能。钨丝的室温使用性能表现在绕丝性能上。钨丝由于其加工流程长,如果工艺管理不善,则很容易使钨丝产生很多细小裂纹或局部变脆,以致绕丝时很容易断裂。由于裂纹所造成的绕丝断裂断口呈须毛状,而由于丝材变脆所造成的断口则呈现晶面闪光状。
  
  ③丝径的一致性。钨丝丝径一致性差是使白炽灯泡光电参数超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还会影响到灯泡的使用寿命。
  
  应用  钨丝除少量用作高温炉的发热材料、电子管的热子和复合材料的加强筋等外,绝大部分都用于制作各种白炽灯和卤钨灯的灯丝以及气体放电灯的电极。对用作气体放电灯阴极的钨丝或钨杆,为降低其电子逸出功,须加入0.5~3%的钍,称为钨钍丝。由于钍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污染环境,故有用铈来代替钍作成钨铈丝或钨铈杆的。但铈的蒸发率高,所以钨铈丝或钨铈杆只能用于小功率的气体放电灯。
  
  钨丝一旦经高温使用发生再结晶以后就变得很脆,在受冲击或震动的情况下极易断裂。在一些要求高可靠性的电光源产品中,为防止灯丝的断裂,常在掺杂钨丝中加入3~5%的铼,称为钨铼丝,它可以使钨的延脆转变温度下降到室温或室温以下。这是一种很奇特的铼效应,至今还未发现一种元素能代替铼,在钨中产生同样效应。
  
  钨在常温下有较好的耐酸、碱能力,但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细钨丝不能在潮湿环境中贮存过久。另外钨在1200℃上下就开始与碳起反应生成钨的碳化物,所以对灯丝的烧氢处理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钨与其表面的石墨润滑剂起反应,则灯丝就要变脆断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