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dal flat sediments of Quanzhou Bay
泉州湾滩涂沉积物
1.
The sorption properties of Hg(Ⅱ) on the tidal flat sediments of Quanzhou Bay were studied.
研究了Hg(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
2) tidal flat sediment
滩涂沉积物
1.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sorption behavior of Cr(Ⅵ) on the tidal flat sediment of Quanzhou Bay,and on this basis,inquires into its sorption mechanism.
研究Cr(Ⅵ)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吸附行为,以及其吸附机理。
3) Jiaozhou Bay sediments
胶州湾沉积物
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erable nitrogen in Jiaozhou Bay sedim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forms,ion exchangeable form(IEF-N),weak acid extractable form(WAEF-N),strong alkaline extractable form(SAEF-N) and strong oxidant extractable form(SOEF-N).
研究表明,胶州湾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可分为离子交换态、弱酸浸取态、强碱浸取态和强氧化剂浸取态。
2.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s well as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the environmental marker function in Jiaozhou Bay sediments were presented.
研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环境意义,将胶州湾沉积物中的磷分为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闭蓄态磷、自生钙磷、碎屑态磷和有机磷7种不同的形态,并结合210Pb测年法计算了不同年代各形态磷的埋藏通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磷所给出的环境信息。
6) cold seep sediments
冷泉沉积物
补充资料:泉州开元寺
在福建省泉州市,创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后屡毁屡建,现存宋建双石塔和明建大殿。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 在开元寺大殿前东西两侧,都是五层楼阁型八角石塔。双塔是可以登临的同类型石塔中做工最精细的,其建筑细部较忠实地反映南宋时福建地区的木构建筑的风格(见彩图)。
寺庙前方建双塔盛于唐代。开元寺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为9层木塔。宋天禧年间(1017~1021)改为13层;绍兴年间(1131~1162)又易为7级砖砌。嘉熙二年(1238)改建石塔,淳祐十年(1250)建成,称镇国塔。
开元寺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年间(915~920),为7层木塔,称无量寿塔。宋政和年间(1111~1117)改称仁寿塔。绍兴年间毁于火,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改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竣工,建成时间较东塔早13年。西塔高44米,全部石砌,每层由塔壁、回廊和塔心柱组成。塔下有八边形须弥台座,其圭脚和束腰较高,角柱作力士状,束腰以间柱划分,刻莲瓣及佛教故事。台座上环以石勾阑,勾阑尽端无抱鼓石,踏跺四出。底层塔径约14米,每面一间,四角置圆形倚柱,下用覆盆柱础,柱间上有阑额,下有地栿。四正面在阑额、地栿间立槏柱,中辟券门,四斜面设佛龛,门和龛两侧雕刻天王、护法神、普贤、文殊等像。一、二层阑额下另置雀替。斗栱五铺作,双抄偷心造,第二跳华栱直接承橑檐枋,无令栱。耍头雕作福建特有的曲线昂嘴状。栌斗及交互斗下雕出皿板。由于使用石材,塔檐伸出很短,但屋角起翘甚高,檐口仍呈曲线,垂脊端置力士一尊。从二层起,各层均设平坐勾阑。各层之门、龛上下交错,除可补强垂直面的结构外,在立面上也产生了变化。塔内回廊架设石雕的角乳栿,劄牵、蜀柱,反映出当时木塔的内部构架情况。塔内不设扶梯或蹬道,仅在靠塔心柱的一侧留出方孔,便于架梯。塔顶坡度较一般宋塔平缓,正面于塔刹座下留有一检修孔。塔刹由刹座、覆钵、宝珠、仰莲、相轮、花盘、宝瓶等组成,再以铁链悬于屋角。
东塔镇国塔高48米,其平面、结构、外观都与仁寿塔基本相同。两塔都经后世修缮,配补构件。
大殿 现大殿是元末毁后于明洪武初年重建的,明清两代作过多次修缮,构架尚保存很多宋代做法和地方特点,是长江以南少数几座大型木构殿宇之一。大殿是重檐歇山顶建筑,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十六椽,周围是深一间的副阶,构成下檐。以后又把前、后副阶向外加宽一间,形成现状。殿身沿进深分三跨,用二排金柱。前跨为六椽栿;中跨为七椽栿,前端压在前跨六椽栿上,后尾插入后金柱柱身;后跨为三椽栿,外端压后檐柱头铺作上,梁尾也插入后金柱柱身。梁均为月梁。前跨和中跨中央五间装平棊,梢间和后跨不装。殿柱均为石柱,做六面海棠瓣形,有的是宋代原物。殿身中央五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梢间一朵。柱头、转角、补间铺作下都垫一莲台,其间连以月梁形柱头枋,上放栌斗。铺作内外都出四跳华栱,扶壁栱以泥道重栱承柱头枋为一层,重叠二层。殿身构架、斗栱基本是宋代做法。副阶梁柱斗栱则是晚明或清代样式。
此殿虽记载为明初重建,但略去明以后的花纹雕饰,通过其粗矮的柱身,劲健的月梁和疏朗高耸的斗栱,尚可大体推测宋代原构的面貌。铺作下垫莲台的做法见于泰宁甘露庵,也属宋代福建地方风格。前跨下层华栱雕做飞天形,则是仅见孤例。上檐外檐斗栱被遮,副阶构件均属明清特点,故外观已不具宋代风貌。
双塔 在开元寺大殿前东西两侧,都是五层楼阁型八角石塔。双塔是可以登临的同类型石塔中做工最精细的,其建筑细部较忠实地反映南宋时福建地区的木构建筑的风格(见彩图)。
寺庙前方建双塔盛于唐代。开元寺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为9层木塔。宋天禧年间(1017~1021)改为13层;绍兴年间(1131~1162)又易为7级砖砌。嘉熙二年(1238)改建石塔,淳祐十年(1250)建成,称镇国塔。
开元寺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年间(915~920),为7层木塔,称无量寿塔。宋政和年间(1111~1117)改称仁寿塔。绍兴年间毁于火,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改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竣工,建成时间较东塔早13年。西塔高44米,全部石砌,每层由塔壁、回廊和塔心柱组成。塔下有八边形须弥台座,其圭脚和束腰较高,角柱作力士状,束腰以间柱划分,刻莲瓣及佛教故事。台座上环以石勾阑,勾阑尽端无抱鼓石,踏跺四出。底层塔径约14米,每面一间,四角置圆形倚柱,下用覆盆柱础,柱间上有阑额,下有地栿。四正面在阑额、地栿间立槏柱,中辟券门,四斜面设佛龛,门和龛两侧雕刻天王、护法神、普贤、文殊等像。一、二层阑额下另置雀替。斗栱五铺作,双抄偷心造,第二跳华栱直接承橑檐枋,无令栱。耍头雕作福建特有的曲线昂嘴状。栌斗及交互斗下雕出皿板。由于使用石材,塔檐伸出很短,但屋角起翘甚高,檐口仍呈曲线,垂脊端置力士一尊。从二层起,各层均设平坐勾阑。各层之门、龛上下交错,除可补强垂直面的结构外,在立面上也产生了变化。塔内回廊架设石雕的角乳栿,劄牵、蜀柱,反映出当时木塔的内部构架情况。塔内不设扶梯或蹬道,仅在靠塔心柱的一侧留出方孔,便于架梯。塔顶坡度较一般宋塔平缓,正面于塔刹座下留有一检修孔。塔刹由刹座、覆钵、宝珠、仰莲、相轮、花盘、宝瓶等组成,再以铁链悬于屋角。
东塔镇国塔高48米,其平面、结构、外观都与仁寿塔基本相同。两塔都经后世修缮,配补构件。
大殿 现大殿是元末毁后于明洪武初年重建的,明清两代作过多次修缮,构架尚保存很多宋代做法和地方特点,是长江以南少数几座大型木构殿宇之一。大殿是重檐歇山顶建筑,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十六椽,周围是深一间的副阶,构成下檐。以后又把前、后副阶向外加宽一间,形成现状。殿身沿进深分三跨,用二排金柱。前跨为六椽栿;中跨为七椽栿,前端压在前跨六椽栿上,后尾插入后金柱柱身;后跨为三椽栿,外端压后檐柱头铺作上,梁尾也插入后金柱柱身。梁均为月梁。前跨和中跨中央五间装平棊,梢间和后跨不装。殿柱均为石柱,做六面海棠瓣形,有的是宋代原物。殿身中央五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梢间一朵。柱头、转角、补间铺作下都垫一莲台,其间连以月梁形柱头枋,上放栌斗。铺作内外都出四跳华栱,扶壁栱以泥道重栱承柱头枋为一层,重叠二层。殿身构架、斗栱基本是宋代做法。副阶梁柱斗栱则是晚明或清代样式。
此殿虽记载为明初重建,但略去明以后的花纹雕饰,通过其粗矮的柱身,劲健的月梁和疏朗高耸的斗栱,尚可大体推测宋代原构的面貌。铺作下垫莲台的做法见于泰宁甘露庵,也属宋代福建地方风格。前跨下层华栱雕做飞天形,则是仅见孤例。上檐外檐斗栱被遮,副阶构件均属明清特点,故外观已不具宋代风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