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碱渣废水处理
1)  alkaline residue wastewater treatment
碱渣废水处理
2)  alkaline wasterwater treatment
碱废水处理
3)  alkali dregs wastewater
碱渣废水
1.
Treatment of alkali dregs wastewater through integrated process of mild wet air oxidation deodorization and intermittent biological oxidation;
采用缓和湿式氧化脱臭-间歇式生物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碱渣废水
4)  spent caustic wastewater
碱渣废水
1.
Treatment of spent caustic wastewater from petroleum refinery using circulating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process;
用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炼油碱渣废水
2.
Catalytic wet oxidation of spent caustic wastewater in trickle bed reactor;
滴流床反应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碱渣废水
3.
Research on catalyst for wet oxidation of spent caustic wastewater;
碱渣废水湿式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5)  pulp alkaline treatment effluent
纸浆碱处理废水
6)  treatment wastewater with double alkali
双碱法处理废水
补充资料:酸碱废水处理
      含酸或含碱的废水来源很广。含酸废水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化学纤维厂、染料厂、金属酸洗车间和电镀车间等。其中有的含有无机酸,有的含有机酸,或二者兼有。含酸浓度差异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含碱废水主要来自制碱厂、制浆造纸厂、印染厂、皮革厂、炼油厂等。其中有的含无机碱,有的含有机碱。含碱浓度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以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有机物。
  
  酸碱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不加治理直接排出,会腐蚀管渠和构筑物;排入水体,会改变水体的pH值,干扰水体自净,并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渔业生产;排入农田,会改变土壤的性质,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危害农作物;酸碱原料流失也是浪费。所以酸碱废水应尽量回收利用,或经过处理,使废水的pH值处在6~9之间,才能排入水体。
  
  高浓度酸碱废水的回收利用  对于高浓度含酸(一般在10%以上)、含碱(一般在5%以上)废水,首先应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较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目前含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真空浓缩冷冻结晶法和自然结晶法。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的基本过程是:将煤气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喷入待蒸发的废液,去除废液中的水分,浓缩并回收酸类物质。这种浓缩方法适用于处理大量废水,其优点是热效率高,回收的再生酸浓度较高(可达42.6%);缺点是酸雾大,防腐蚀要求较高,并须有可燃气体来源。真空浓缩和自然结晶法的基本过程是:利用真空减压法降低含酸废水的沸点,以蒸发水分,浓缩并回收酸类物质。这种浓缩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较高,酸雾问题易于解决;缺点是回收的再生酸浓度较低(仅为18~20%);需用耐酸防腐蚀材料较多,设备投资较大。自然结晶法主要是利用含酸废水制取硫酸亚铁、硫酸铵等化工原料和化学肥料。此外,还可用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回收酸、碱物质。在水处理工艺中,也可将酸性废水用于给水软化的磺化煤再生和用于水质稳定等。
  
  低浓度酸碱废水的处理  对于低浓度含酸 (4%以下)、含碱(2%以下)废水,还没有经济有效的回收利用方法。为避免酸碱废水造成危害,应在排放前加以处理。处理的方法主要是中和法。在含酸废水中加入碱性物质,或在含碱废水中加入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使之生成盐类物质和水。酸碱废水的中和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有条件时,应利用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碱性废渣中和含酸废水,或利用废酸、烟道气等中和含碱废水。这种方法节省中和药剂,设备简单,处理费用低;但酸碱废水流量及浓度时有变化,处理效果往往不稳定。
  
  ②如无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可利用,一般向含酸废水投加中和药剂或采用过滤中和法。投药中和法是将碱性药剂,例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3)、电石渣[含Ca(OH)2]、苛性钠(NaOH)、碳酸钠(Na2CO3)等,以溶液、乳浊液或粉末状态均匀投入酸性废水,经过充分反应,使废水得到中和。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含酸废水,适应性强,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可以达到排放要求,设备也较简单;但沉渣量大,不易处理。过滤中和法是使含酸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层(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发生中和反应,消除酸性物质。适用于处理较洁净的含有盐酸、硝酸和低浓度的硫酸废水。硫酸浓度一般应不超过2克/升,以避免硫酸钙的生成量超过其饱和溶解度,发生沉淀覆盖在滤料的表面,阻碍中和反应的进行。此法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费用低,出水pH值稳定,产生的沉渣较少;缺点是进入中和滤池的硫酸浓度有限制。中和滤池目前有两种型式:普通中和滤池和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普通中和滤池一般为重力式,由于滤速低(一般为每小时1~1.5米,最大不超过5米)、滤料粒度大(一般为5~8厘米),如进水硫酸浓度较高,滤料表面就会结垢,处理效果不理想。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由于采用小颗粒滤料(粒度一般为0.5~3毫米)和高滤速(一般为50~70米/时),处理效率比普通中和滤池高得多,并可处理硫酸浓度较高的废水。为了防止小颗粒滤料在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中溢出池外,并提高大颗粒滤料的利用率,又出现了变滤速的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其滤速在池下部不宜小于60米/时,在池上部宜采用15~20米/时。用中和法处理含酸废水,如用含碳酸钙成分的物质进行中和,往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出水的pH值约在5.5~6.0之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对此,可采用吹脱法去除二氧化碳,提高pH值。
  
  ③在无含酸废水或烟道气可供利用时,含碱废水须采用加酸处理,主要是投加工业硫酸、盐酸或硝酸。这样虽可达到中和目的,但增加了废水处理费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