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1-双(4-氯苯)-2,2,2-三氯乙烷
1)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e
1,1-双(4-氯苯)-2,2,2-三氯乙烷
2)  DDT [英][,di: di: 'ti:]  [美]['di 'di 'ti]
1,1-双(4-氯苯基)2,2,2-三氯乙烷
3)  4,4'-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1,1-双(4-氯苯基)2,2,2-三氯乙烷
4)  4-Chloro-α-(4-chlorophenyl)-α-(trichloromethyl)benzenemethanol
2,2,2-三氯-1,1-双(4-氯苯基)乙醇
5)  HCFC-123
1,1-二氯-2,2,2-三氟乙烷
6)  Trichloroacetaldehyde monohydrate
2,2,2-三氯-1,1-乙二醇
补充资料: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2,2-bis(p-chlorophenyl)-1,1,1-trichloroethane
    一种氯代烃。分子式C14H9Cl5。又称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商品名滴滴涕(DDT)。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08~109℃,沸点260℃,蒸气压 1.5×107毫米汞柱(20℃)。易溶于吡啶、二氧六环、环己酮和苯等,微溶于95%乙醇、乙醚等。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在空气中和日光下不易分解,在碱的作用下容易失去一分子氯化氢生成1,1-二氯-2,2-二对氯苯基乙烯。
   DDT在工业上由三氯乙醛或水合 三氯乙醛与氯苯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催化下缩合制得。DDT 曾是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之一,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不易被降解成无毒物质,残留于植物中的DDT, 可通过食物链或其他途径进入人和动物体内,沉积中毒,影响人体健康,已禁止使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