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uliyastai
乌里亚斯太
1.
Application of fuzzy recognition method to Wuliyastai depression reservoir fracturing.;
模糊识别方法在乌里亚斯太凹陷油藏压裂中的应用
3) Wuliyasitai Sag
乌里雅斯太凹陷
1.
Forming pattern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in Wuliyasitai Sag of Erlian Basin;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2.
Early Cretaceous sublacustrine fan in Wuliyasitai Sag, Erlian Basin;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早白垩世湖底扇
4) Wuliyasitai Sag
乌里雅斯太凹
1.
Th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glomerate Bodies and Exploration in Subtle Oil Pools of Sublacustrine Fan Facies in Slope Zone, Wuliyasitai Sag;
乌里雅斯太凹陷斜坡带湖底扇相砾岩体沉积特征与隐蔽油藏勘探
5) Wuliyasitai Oilfield
乌里雅斯太油田
1.
Evaluation Method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By Taking Wuliyasitai Oilfield for Example;
低渗透岩性油藏的评价方法——以乌里雅斯太油田为例
6) southern sag of the Uliastai depression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
1.
Sedimentary facies model for the Lower Cretaceous gravity flow deposits in the southern sag of the Uliastai depression;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重力流沉积相模式
补充资料:阿斯图里亚斯,M.A.
危地马拉小说家、诗人。生于危地马拉城,死于马德里。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法官,因不满总统卡夫雷拉的独裁统治而遭迫害,全家迁居内地。母亲任小学教员。他从小就受到反独裁思想的熏陶,并有机会接触印第安土生土长的居民。后在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担任律师。1923年因受当局迫害出国,在法国侨居多年,从事古印第安文化研究,并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回国,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46年长篇小说《总统先生》问世,因而闻名。1946至1953年曾多次担任外交官。1954年阿本斯政府被推翻后,被剥夺国籍,在国外流亡10年。这期间除从事创作外,还参加了世界和平运动。1956年曾应邀来中国参加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大会。1966年出任危地马拉驻法国大使。1967年"由于出色的文学成就"、"作品深深植根于拉丁美洲的民族气质和印第安人的传统之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阿斯图里亚斯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他接受了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学两种传统的影响,并吸收欧洲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一部作品《危地马拉传说》(1930)是短篇小说集,反映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和思想,根据印第安神话《波波尔·乌》中的某些情节和民间传说写成。代表作《总统先生》(1946)是长篇小说,以独裁者卡夫雷拉为原型,对拉丁美洲普遍存在的寡头政治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揭露。长篇小说《玉米人》(1949)以神话传说的虚幻意境写山区农民的现实生活,以印第安人和克里奥约(即土生白人)之间在种植玉米问题上发生的冲突为线索,揭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矛盾。长篇小说《强风》(1950)、《绿色教皇》(1954)和《被埋葬者的眼睛》(1960)是三部曲,主要揭露美国垄断资本“联合果品公司”对危地马拉劳动者的掠夺和剥削,描写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周末》(1956)从各个方面谴责1954年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危地马拉、扼杀民主政权的罪行。他的后期作品有《珠光宝气的人》(1961)、《这样的混血女人》(1963)、《丽达·萨尔的镜子》(1967)、《马拉德龙》(1969)和《多洛雷斯的星期五》(1972)。
阿斯图里亚斯的诗集有《十四行诗集》(1937)、《云雀的鬓角》(1949)、《贺拉斯主题习作》(1951)和《博利瓦尔》(1955)等。他还写过不少剧本,收集在1964年出版的《戏剧全集》里。
阿斯图里亚斯主张文艺为人民服务。他认为作家应忠实地反映他的时代的现实生活,应投身于人民的斗争,而不应袖手旁观。
参考书目
Atilio Jorge Castelpoggi,Miguel Angel Asturias,Buenos Aires, 1961.
阿斯图里亚斯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他接受了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学两种传统的影响,并吸收欧洲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一部作品《危地马拉传说》(1930)是短篇小说集,反映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和思想,根据印第安神话《波波尔·乌》中的某些情节和民间传说写成。代表作《总统先生》(1946)是长篇小说,以独裁者卡夫雷拉为原型,对拉丁美洲普遍存在的寡头政治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揭露。长篇小说《玉米人》(1949)以神话传说的虚幻意境写山区农民的现实生活,以印第安人和克里奥约(即土生白人)之间在种植玉米问题上发生的冲突为线索,揭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矛盾。长篇小说《强风》(1950)、《绿色教皇》(1954)和《被埋葬者的眼睛》(1960)是三部曲,主要揭露美国垄断资本“联合果品公司”对危地马拉劳动者的掠夺和剥削,描写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周末》(1956)从各个方面谴责1954年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危地马拉、扼杀民主政权的罪行。他的后期作品有《珠光宝气的人》(1961)、《这样的混血女人》(1963)、《丽达·萨尔的镜子》(1967)、《马拉德龙》(1969)和《多洛雷斯的星期五》(1972)。
阿斯图里亚斯的诗集有《十四行诗集》(1937)、《云雀的鬓角》(1949)、《贺拉斯主题习作》(1951)和《博利瓦尔》(1955)等。他还写过不少剧本,收集在1964年出版的《戏剧全集》里。
阿斯图里亚斯主张文艺为人民服务。他认为作家应忠实地反映他的时代的现实生活,应投身于人民的斗争,而不应袖手旁观。
参考书目
Atilio Jorge Castelpoggi,Miguel Angel Asturias,Buenos Aires, 196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