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mestone-mining wasteland
采石废弃地
1.
The limestone-mining wastelan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utilization in the metropolis periphery area;
特大城市周边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土地再利用探讨
3) abandoned quarry
废弃采石场
1.
Study on evaluation of limiting factors in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quarry
废弃采石场人工生态恢复限制性因子评价研究
2.
The community structures at an early natural recovery stage of vege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on an abandoned quarry in Sibao Mount in April and August,2006.
为了解和掌握植被自然恢复的趋势和规律,于2006年4月和8月2次对淄博市四宝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荒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
3.
The ecosystem restoration was studied in an abandoned quarry in Xishan Mountain in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using ecosys.
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山(门头沟区)废弃采石场为例,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4个代表不同自然恢复时期的典型样地及1个未受采石影响对照样地,对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特性、植被变化规律、土壤种子库以及群落演替过程中早期物种的消退原因等进行了研究,以丰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指导生态恢复的实践。
4) mining wastelands
采矿废弃地
1.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landscape design of mining wastelands;
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
5) coal wasting lands
矸石废弃地
1.
Attempt of Ecological and Landscape Restoration of Coal Wasting Lands Using Greening Technology——A Case Study on the Greening of Coal Wasting Lands in Yan Zhou Mining Group, Shan Dong, China;
利用绿化技术对煤矸石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与景观改造的尝试——以山东兖矿集团煤矸石山绿化为例
2.
The mode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dscape restoration of coal wasting lands.
这种模式也对矸石废弃地景观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6) Naked rock and discard quarry landscape transforming
裸岩与采石废弃地景观改造
补充资料: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诗文】: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
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
【注释】:
据陆游《京口唱和序》云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壬申,许昌韩无咎以新番阳(今江西波阳)守来省太夫人于闰(润州 ,镇江)。方是时 ,予为通判郡事,与无咎别盖逾年矣。相与道旧故部,问朋俦,览观江山,举酒相属甚乐 。”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途中经采石时作 。(他在镇江留六十日,次年正月即以考功郎征赴临安,故离镇江后不便再有采石之行。)《宋史·孝宗本纪 》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词的上片,采用于动写静手法 。作者随步换形,边走边看 。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实际上,采石矶最高处海拔才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倚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 。《安徽通志》载 :“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由此引出作者联想: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 。其实,这都是作者情感的含蓄外露,把人的主观感受加于客观物体之上。
作者究竟恨什么呢?
韩元吉一贯主张北伐抗金,恢复中原故土,但反对轻举冒进。他愁的是金兵进逼,南宋当局抵抗不力,东南即将不保;恨的是北宋覆亡,中原故土至今未能收复 。“几时极”三字,把这愁恨之情扩大加深,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
如果上片是由景生情 ,那么下片则又融情入景。
“暮潮风正急 ,酒阑闻塞笛。”暮,点明时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风鼓潮势,潮助风波,急骤非常。作者虽未明言这些景象所喻为何,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笛,军中乐器。当此边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沉思什么呢?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 。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诗篇,在人民口头还流 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 :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他壮志难酬 ,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 ,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 ,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者从虚无缥渺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此词含意深长 。它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中间频用情语作穿插。但无论是景语或情语,都饶有兴致。并且此词虽名为题咏山水之作,但显然寓有作者对时局的感慨,流露出他对祖国河山和历史的无限热爱。向来被认作是咏采石矶的名篇。怪不得元代吴师道认为:在题咏采石蛾眉亭的词作中,没有一篇能赶得上这首词 。(参阅唐圭璋《词话丛编·吴礼部词话》)此词收在韩元吉的词集中。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录此篇,署为刘仙伦作,不知何据。但就风格而言,此词确与韩元吉他词近似;而不像是以学辛词著称的刘仙伦的作品。
【出处】: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
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
【注释】:
据陆游《京口唱和序》云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壬申,许昌韩无咎以新番阳(今江西波阳)守来省太夫人于闰(润州 ,镇江)。方是时 ,予为通判郡事,与无咎别盖逾年矣。相与道旧故部,问朋俦,览观江山,举酒相属甚乐 。”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途中经采石时作 。(他在镇江留六十日,次年正月即以考功郎征赴临安,故离镇江后不便再有采石之行。)《宋史·孝宗本纪 》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词的上片,采用于动写静手法 。作者随步换形,边走边看 。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实际上,采石矶最高处海拔才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倚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 。《安徽通志》载 :“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由此引出作者联想: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 。其实,这都是作者情感的含蓄外露,把人的主观感受加于客观物体之上。
作者究竟恨什么呢?
韩元吉一贯主张北伐抗金,恢复中原故土,但反对轻举冒进。他愁的是金兵进逼,南宋当局抵抗不力,东南即将不保;恨的是北宋覆亡,中原故土至今未能收复 。“几时极”三字,把这愁恨之情扩大加深,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
如果上片是由景生情 ,那么下片则又融情入景。
“暮潮风正急 ,酒阑闻塞笛。”暮,点明时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风鼓潮势,潮助风波,急骤非常。作者虽未明言这些景象所喻为何,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笛,军中乐器。当此边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沉思什么呢?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 。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诗篇,在人民口头还流 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 :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他壮志难酬 ,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 ,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 ,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者从虚无缥渺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此词含意深长 。它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中间频用情语作穿插。但无论是景语或情语,都饶有兴致。并且此词虽名为题咏山水之作,但显然寓有作者对时局的感慨,流露出他对祖国河山和历史的无限热爱。向来被认作是咏采石矶的名篇。怪不得元代吴师道认为:在题咏采石蛾眉亭的词作中,没有一篇能赶得上这首词 。(参阅唐圭璋《词话丛编·吴礼部词话》)此词收在韩元吉的词集中。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录此篇,署为刘仙伦作,不知何据。但就风格而言,此词确与韩元吉他词近似;而不像是以学辛词著称的刘仙伦的作品。
【出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