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您的位置: 首页 -> 词典 -> 研发(设计)中心
1) Research and Developing (Design) Center
研发(设计)中心
2) National Garments Research and Design Center of China
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
3) R&D center
研发中心
1.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glomeration phenomena of muti-national R&D center in Beijing Zhongguancm Area,it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s,discusses the effect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conomics,and gives relative policy suggestions.
通过对北京中关村地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集聚现象的调研,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our investigations,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both the enterprises variables and location variables that impact the types of MNCs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China.
本文在前人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类型的企业变量和区位变量,构建各种类型与动机、企业变量和区位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式,探求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类型决策形成的内在机制。
3.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air-conditioning,exhaust,humidity &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rol ofcertain R&D center,introduced the exhaust system design of lab fume hood,outline VAV system design of large R&Dlab and indoor parameters control plan;Summarized the comparison of VAV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basisand provided design notes.
介绍了某研发中心的空调系统设计、温湿度及压力控制以及实验室通风柜排风系统的设计,阐述了大规模实验室变风量系统的设计方法;概述变风量设备的比较和选型,并提出了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4) R&D centers
研发中心
1.
Some MNCs set up R&D centers,purchasing centers and regional headquarters shortly,and move from production base to re.
对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以下若干特征: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呈现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进入中国市场,以迅速完成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独资化现象逐渐增多;一些跨国公司加速建立在华研发中心、全球采购中心或地区总部,在华子公司也正由生产基地型向市场开拓型或研发型转变。
5) R&D
[英][ɑ:(r)] [美][ɑr]
研发中心
1.
A Study on Transfer to China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D Facilities;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2.
Impac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n MNCs Setting up R&D Centers in China;
区域创新体系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影响
3.
In the thesis, we researched the changes of the global joint venture s marketing strategy by focusing on their R&D investment and their relocation in the recent few years in China.
从笔者本身的工作实践出发 ,通过对周围众多类似的外资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研发中心这一现象着手研究。
6) design and research
设计研发
1.
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procedures, working methods and issues for attention in the course of design and research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re elaborat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this work are raised.
本文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过程的基本步骤、工作方法及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补充资料:70-1式自行榴弹炮研发揭秘
炮兵被誉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炮兵以其火炮口径大、炮弹射程远、弹药杀伤威力大、火力压制能力强、打击能力多元化(除传统的压制敌方目标外,还可使用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如末敏弹、末制导炮弹等,准确打击战场上的坦克等点目标)等显著特点。而成为现代战场上的主要火力之一。从装甲兵建立起,炮兵就与被誉为“陆战之王”的坦克结下了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坦克在一线冲锋陷阵,炮兵在二线实施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世界著名的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将炮兵比喻为是装甲兵部队这个雄壮的交响乐队中音质浑厚的低音乐器,“什么时候都能派上用场”。随着履带式自行火炮的出现,“战争之神”与“陆战之王”同机动、同展开,同显神威,成为亲密无间的战斗“伙伴”。二战中德军甚至把自行火炮当坦克用,真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如今,炮兵的各类装甲自行火炮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一、简洁实用的70-1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我军装甲兵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队属炮兵部队的建设,上世纪50年代组建的坦克师不仅编有炮兵部队,而且还装备了从苏联引进的自行火炮(后逐步更换为国产牵引式火炮)。随着我军装甲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甲兵部队装备的牵引式火炮在铁骑奔腾、铁流滚滚的激昂“乐曲”中显得越来越不和谐,尽早配套发展与坦克能同步机动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已成为装甲兵装备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决定研制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一)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承担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研制任务的工厂,具有十分雄厚的装甲车辆科研实力,国产第一代履带式装甲输送车——63式装甲输送车,就是该厂巧夺天工之作。受领任务后,科研人员既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此时,发达国家陆军已经大量装备了战后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如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出敞开式炮塔结构的m44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并开始了第二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研制,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又分别研制出全装甲防护、密闭式旋转炮塔结构的m109式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2si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而我国自行榴弹炮的研发尚属空白,特别是当时还处于“文革”的动荡之中,研制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为此,工厂调集精兵强将投入到该项目的科研攻关之中。研制工作展开后,广大科研人员排除干扰,奋力攻关,在广泛深入研究作战需求、跟踪国外自行榴弹炮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很快拿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总体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军方的认可。此后,工厂迅速转入该炮的正程研制阶段。 该炮从1969年开始起步研制,到1981年正式设计定型,共历时12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69年至1972年,历时4年,工厂利用该厂研制的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第二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历时8年,主要是利用63—1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在第一阶段研制过程中,工厂根据研制任务,于1969年用该厂研制的63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出1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样车。样车研制出来后,工厂根据军方安排,将样车直接交给某坦克师炮兵团进行试用和试验。样车在部队进行了长距离行驶(行驶里程达1000千米)和实弹精度射击(发射炮弹386发)等战技指标的考核,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 1970年4月20日,有关部门在某坦克师炮兵团召开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设计定型审查会,部队官兵和与会专家对该炮的研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该型自行火炮达到了战技指标要求,能够较好地满足部队的使用需要。同年6月25日,该型自行榴弹炮被批准设计定型,并正式命名为70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1970年下半年,我国首批自行榴弹炮交付部队试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