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异相成核
1.
It was shown that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resulted in the shifting of melting peak towards hig.
用偏光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钕铁硼(NdFeB)永磁粉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结晶行为的影响,发现NdFeB磁粉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
2.
Both POE-g-GMA and nano-silica could promot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P,th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effect of SiO2-g-NH2 were more obvious.
结果表明:5%的POE-g-GMA和3%的氨基功能化纳米S iO2(S iO2-g-NH2)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韧效应,冲击强度提高157%,使PP出现较大的低温损耗模量峰和内耗峰;POE-g-GMA和纳米S iO2对PP的结晶均有促进作用,S iO2-g-NH2的异相成核作用更明显;POE-g-GMA能诱导PPβ晶的形成,添加纳米S iO2使β晶含量降低。
2)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异相成核作用
1.
Study on thermal stability of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f the nucleated polypropylene;
PP中成核剂的异相成核作用的热稳定性
2.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eactive monomer promotes the dispersion of PS and reduces the diameter of PS-dispersed particles and spherulite of PP by its effect of compatibilization and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n PP/PS blends.
结果表明,反应单体存在异相成核作用与增容作用,并促进PS在PP中的分散,分散相粒子尺寸和PP球晶尺寸明显变小,AA的异相成核作用比S t的大。
3.
Th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f Mg(OH)_2/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modified by addition of functionalized polypropylene (FPP) or grafting monomer and the formation of in-situ FPP were investigated by DSC.
用DSC研究了外加官能团化聚烯烃(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改性Mg(OH)2/聚丙烯中的异相成核作用。
3)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free energy
异相成核自由能
4)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and-growth
异相成核与生长
1.
Investigation of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and-growth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polystyrene spheres
银纳米粒子在聚苯乙烯球表面的异相成核与生长
5) heteronuclea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异核相关
1.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was identified by 1H , 13C, DEPT (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 and various two 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uch as COSY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HSQC (heteronuclea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d HMBC (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利用普通1 H NMR ,1 3C NMR ,极化转移谱 (DEPT)以及同核相关谱 (COSY)、异核相关谱 (HSQC) ,特别是远程偶合谱 (HMBC)等多种核磁研究方法对新型的血管扩张药西尼地平的1 H、1 3C信号进行完全归属。
6)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异质成核
1.
The ice point of water in winter hardy plant by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is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ly.
应用热力学原理定量分析了植物水分异质成核的结冰机理:植物体微小空腔内的水分在结冰时,腔壁起着凝结核的作用,即存在异质成核结冰过程。
补充资料:核物质的异常态
原子核内的物质称核物质(与研究原子核性质的核物质模型不同)。1932年J.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以后,物理学家一直认为核物质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近年来,随着高能物理实验的进展,他们发现在核物质中不仅有中子和质子,还会有Λ和∑ 超子(见超核)以及可能存在真实的 π介子和核子共振态(见共振态)等等。这些都属于核物质的异常形态。
π凝聚 核物质的一种可能存在的状态。 由于核子之间靠介子传递相互作用,而在这些介子中,π介子的质量最小,寿命最长,因此,人们自然会想到在核物质中可能存在着π介子自由度。通过对π介子在原子核上散射实验的分析,发现π介子和核子之间有吸引作用,这种作用的影响随原子核密度和 π介子动量的增大而增加。也就是说,当核物质密度达到某临界值时,只要π介子的动量足够大,它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就可以抵消掉它的静止能量(约为140MeV,即π介子的产生阈),从而在核物质中几乎不需要任何激发能就可以产生 π介子。这样,在核物质中π介子便会大量涌现出来,直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新的 π介子出现为止。由于 π介子是玻色子,这些新产生的 π介子都停留在最低能级上,形成相干态,这种现象称为π凝聚。最有可能出现π凝聚的地方是中子星,因为在那里核物质密度远大于正常核物质密度。天文学中,在讨论稳定中子星的最大质量、超导性和冷却过程时,都要考虑π凝聚。因此可以说中子星是研究π凝聚的"巨型实验室"。
原子核内的核子共振态 实验发现,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在距离为0.5~1.0fm时强度可高达100MeV量级。而核子共振态的质量,例如 Δ(1236),也正好比核子大100MeV量级。因此,当原子核中的核子彼此接近到这样小的距离时,便有可能相互激发而转变成为核子共振态。从1969年开始,物理学家对原子核内是否存在核子共振态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对氘、氚、氦等轻核进行了理论计算。以氘核为例,得到的结果是:在氘核基态中混有0.3%~1.0%包含核子共振态Δ(1236)的(ΔΔ)组态和0.5%左右的包含核子共振态N*(1688)的(N*N)组态。虽然混入的核子共振态组态的比率较小,但由于核子共振态(Δ和N*)的寿命相当短,它同核子只能在较短的距离内发生相互作用,因而核子共振态组态的混入对于波函数的高动量成分影响较大。在一些过程中,当动量转移比较大时,核子共振态组态的影响就会表现出。例如,在氘核光分裂d(γ,p)n实验中,光子能量大于 60MeV时,氘核波函数的核子共振态组态对反应总截面的计算提供了比较明显的修正。目前,已开始进行直接检验原子核内是否存在核子共振态组态成分的实验,但由于难以完全消除本底,所以结果的准确性还比较差。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核物质异常形态外,理论上还预言了其他的核物质异常态。例如李政道提出在超密度的情况下将出现不平常核态等,但到目前为止,实验上还没有发现这种态。
π凝聚 核物质的一种可能存在的状态。 由于核子之间靠介子传递相互作用,而在这些介子中,π介子的质量最小,寿命最长,因此,人们自然会想到在核物质中可能存在着π介子自由度。通过对π介子在原子核上散射实验的分析,发现π介子和核子之间有吸引作用,这种作用的影响随原子核密度和 π介子动量的增大而增加。也就是说,当核物质密度达到某临界值时,只要π介子的动量足够大,它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就可以抵消掉它的静止能量(约为140MeV,即π介子的产生阈),从而在核物质中几乎不需要任何激发能就可以产生 π介子。这样,在核物质中π介子便会大量涌现出来,直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新的 π介子出现为止。由于 π介子是玻色子,这些新产生的 π介子都停留在最低能级上,形成相干态,这种现象称为π凝聚。最有可能出现π凝聚的地方是中子星,因为在那里核物质密度远大于正常核物质密度。天文学中,在讨论稳定中子星的最大质量、超导性和冷却过程时,都要考虑π凝聚。因此可以说中子星是研究π凝聚的"巨型实验室"。
原子核内的核子共振态 实验发现,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在距离为0.5~1.0fm时强度可高达100MeV量级。而核子共振态的质量,例如 Δ(1236),也正好比核子大100MeV量级。因此,当原子核中的核子彼此接近到这样小的距离时,便有可能相互激发而转变成为核子共振态。从1969年开始,物理学家对原子核内是否存在核子共振态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对氘、氚、氦等轻核进行了理论计算。以氘核为例,得到的结果是:在氘核基态中混有0.3%~1.0%包含核子共振态Δ(1236)的(ΔΔ)组态和0.5%左右的包含核子共振态N*(1688)的(N*N)组态。虽然混入的核子共振态组态的比率较小,但由于核子共振态(Δ和N*)的寿命相当短,它同核子只能在较短的距离内发生相互作用,因而核子共振态组态的混入对于波函数的高动量成分影响较大。在一些过程中,当动量转移比较大时,核子共振态组态的影响就会表现出。例如,在氘核光分裂d(γ,p)n实验中,光子能量大于 60MeV时,氘核波函数的核子共振态组态对反应总截面的计算提供了比较明显的修正。目前,已开始进行直接检验原子核内是否存在核子共振态组态成分的实验,但由于难以完全消除本底,所以结果的准确性还比较差。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核物质异常形态外,理论上还预言了其他的核物质异常态。例如李政道提出在超密度的情况下将出现不平常核态等,但到目前为止,实验上还没有发现这种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