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Fe(Ⅱ)氧化
1)  Fe(Ⅱ) oxidation
Fe(Ⅱ)氧化
2)  Fe(Ⅱ) catalytic reduce
Fe(Ⅱ)催化还原
3)  copper(Ⅱ)_iron(Ⅱ)
Cu(Ⅱ)-Fe(Ⅱ)
4)  Fe/Ce oxidation
Fe/Ce氧化物
5)  Fe/Mn oxides
Fe/Mn氧化物
1.
The selectiv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Mn oxides, Fe/Mn oxides and organic materials were performed via NH2OH·HCl, (NH4)2C2O4 and H2O2, and the surface area, infrared spectr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the sediments before and after extraction treatmen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用NH2OH·HCl,(NH4)2C2O4和H2O2对表层沉积物中非残渣态的Mn氧化物、Fe/Mn氧化物和有机质进行选择性化学萃取,同时提取粘土矿物,并对提取前后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FTIR、ES-EM和XRD等分析。
6)  Bi-Fe oxide
Bi-Fe氧化物
1.
The review includes:(1)spintronics,(2)magnetic properties of Bi -Fe oxides,(3)rare and rare -earth metalic 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 materials,(4)new multilayer magnetic materials,(5)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综述了磁性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在2000年~2001年间的新进展,其内容包括:(1)自旋电子学;(2)Bi-Fe氧化物的磁性;(3)稀有和稀土金属垂直磁记录材料;(4)新的多层膜磁性材料;(5)磁浮列车。
补充资料:Fe-C-O和Fe-H-O系平衡图
      铁及其氧化物与CO-CO2或 H2-H2O 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的气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图(图1)。它是由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的,是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常用的一种优势区图。图中三条线分别代表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气相组成:
  
570℃以下:Fe3O4+4CO3Fe+4CO2 (1)


  
570℃以上:Fe3O4+CO3FeO+CO2 (2)


  
FeO+COFe+CO2 (3)


  3Fe2O3+CO─→2Fe3O4+CO2反应达平衡时的一氧化碳分压值太小,几乎与横坐标重合,图中未标出。如果实际气相组成pco/(pco+pco2)高于平衡组成,则反应将向右进行,此时反应式等号右边的固相是稳定的,左边的固相不稳定。图中每条线上方的区域就是该反应式右边固体的稳定存在区。这三条线将整个图划分为三个区域,即Fe、FeO、Fe3O4的稳定存在区。三条线交点是四相(Fe、FeO、Fe3O4及气相)共存点(见相图)。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常利用此图来确定在给定温度和气相组成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的固相。此图还明确表明铁的各级氧化物是逐级转化的(见Fe-O 状态图)。
  
  由图1可见,在虚线(Fe-H-O平衡)与实线(Fe-C-O平衡)交点温度(820℃)以上,H2比CO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在820℃以下,则正相反。
  
  CO对铁还有渗碳作用。当气体中的比值pco/(pco+pCO2)超过反应(4)的平衡组成时,会发生铁的渗碳反应:
  
2CO(气)─→CO2(气)+[C] (4)

[C]表示溶解于铁中的碳。图2绘出了一系列 [C]含量下渗碳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气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此图直接示出在给定温度和[C]含量的情况下,气相对铁是渗碳还是脱碳。这类问题在钢的热处理时经常遇到。FeO是非化学计量化合物(见Fe-O 状态图),其中氧含量与其平衡气相组成的关系也在图2中绘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