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ransport trend
输运趋势
1.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port trend of surficial sediment in Huiquan Bay beach in Qingdao;
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3) migration tendency
迁移趋势
4) moving tendency
移动趋势
1.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and moving tendency of Liza haematocheila 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e coastal surface of the South Yellow Sea;
黄海南部沿岸鮻鱼仔稚鱼的表层分布及移动趋势
5) movement tendency
偏移趋势
1.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tendency of mean center of the Holdridge life zones in China;
中国Holdridge生命地带平均中心的时空分布及其偏移趋势
6) trend displacement
趋势位移
补充资料:泥沙输移比
泥沙输移比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嗜红是潺岁淤,,匕乙护寸月lJ门兰7卜肠(sediment delivery ratio)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沟道或河流某一观测断面的总输沙量与该断面以上的流域总侵蚀量之比。输移比反映了从侵蚀源地到某一观测断面沿程的泥沙输移及沉积的变化量。在上游面蚀、沟蚀、河道侵蚀及其他侵蚀可以估算的情况下,如能预先知道输移比值,就能预报下游的产沙量,从而为中小流域开发治理规划的制订,防治土壤侵蚀措施的选择,以及沟道工程的建设等提供科学数据。 输移比概念是1950年布朗(Brown)为估计美国入河入海的泥沙流量时提出来的。其后有关学者相继研究,各自取得一些区域性的经验成果,但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关系式。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泥沙输移过程及其与流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再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相关变量的确定评价。 影响输移比的因素包括地貌及环境因子,如流域大小、形态及沟道特征,侵蚀物质的粒径与上壤质地结构,植被与地表粗糙度,土地利用状况等。 计算输移比的核心是估算流域总侵蚀量。从本方法是:当面蚀为主时,可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但当坡面及沟道侵蚀模数相差显著,且以沟蚀为主时,则流域总侵蚀量等于坡面侵蚀,沟壑侵蚀和河道侵蚀之和,后者又必须包含重力侵蚀。 中国有关学者分析研究了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资料后初步认为:不论流域大小,从长时期看,输移比接近于1 .0。此外,还分析r陕北大理河流域各级不同大小流域的输移比,得出下式: 刀刀=1 .29+1.37InRe一0.O25LAA式中DR为输移比;Rc为沟壑密度(公里/公里“);A为流域面积(平方公里)。长江流域的输移比平均为0 .25。 各国学者求得的输移比一般在1/2一1/3,甚至更小。它随流域面积的一l/8一一1/5次幂而变化。美国全国范围内105个农业生产区的研究证明,输移比为总侵蚀量的0.1一37.8%。其东南部山麓地区采用下式: 1092)R=4.5一0.23logl0A一。.:1,。:食一:.:,,109二 八式中D、为输移比;、为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贪为无因次流域长高比;B为加权平均叉比。 泥沙输移比实际上是一个黑箱子概念。当流域作为一个时空分布系统时,它的局限性就十分突出。因为它对系统中的种种过程,既难以评价不同控制因素的精确影响,也不能预报由于流域形态改变而产生的变化,即它无法解决人类活动影响问题。泥沙输移比应被流域产沙模型所代替,模型要能从机理上阐明泥沙运动从源地通过流域系统到达观测断面的各种过程,并能考虑到它在系统中的时空变化与分布。当前主要趋势是研究:输送能力的精确评价及数学表述方式;表面粗糙特征、沉积环境及沉积机遇问题;粘性泥沙的反应;土壤团聚体的行为及影响范围及其与原状土壤颗粒影响的差异;降雨能量输出与浅层地表水流对输送泥沙的影响;悬沙颗粒运行距离的机率分布;间歇运动与滞留时间。总之,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使结合流域地貌景观的泥沙运动能进一步阐明泥沙输移比。 (华绍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