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技术考察
1)  technical investigation
技术考察
2)  technical research ship
技术考察船
3)  academic investigation
学术考察
4)  procuratorial technigue
检察技术
5)  SIGINT reconnaissance
技术侦察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for SIGINT reconnaissance,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the reconnaissance system of UAVs in foreign countries, with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key technology.
本文在对无人技术侦察飞机的独特优点、国外无人机侦察系统发展现状作了简要阐述后,着重对无人机侦察系统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
6)  reconnaissance technology
侦察技术
补充资料:考察
      明代考核文官的方法。又名大计。包括京察、外察两种形式。洪武四年(1371)命工部尚书朱守仁廉察山东莱州诸郡官吏;六年命御史台御史及各道按察司察举有司官有无过犯,奏报黜陟,此为考察之始。弘治年间考察制度臻于完备。万历中叶渐趋败坏。京察,亦称内计,考察对象为京朝官。洪武十四年定京察之法:五品以下听本衙门正官考验行能勤怠,五品以上及近侍、御史等则由皇帝自裁。十六年又对此制稍加裁酌,改由吏部核考。弘治十七年(1504)规定:京官考察每六年举行一次,在巳、亥之岁。届时,四品以上官员具疏自陈,听皇帝裁定去留。确定去留后,而居官行为不当即有遗行者,再由科道官纠劾,谓之拾遗。被弹劾而列入拾遗的官吏,一般很难获免。五品以下官吏则由吏部会同都察院考核后具册奏请。由于明代实行南、北两京制度,所以京察又有南察、北察之分,以北察尤为重要。外察,亦称外计、朝觐考察,考察对象为地方官,始于洪武十一年。洪武初,地方官每年一朝。二十九年规定三年一次,即丑、辰、未、戌年为朝觐之期。朝毕,随以察典,方法如京察之制。京察和外察皆由吏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考功司郎中主持,并密托吏科都给事中、河南道掌道御史咨访。被察官吏分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八类,称之"八法"。处分有致仕、降调、冠带闲住、为民四等。洪武至万历初年的考察,虽有弊端,但不失为考核文官的一项较为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整饬吏治,稳定封建统治,如弘治六年考察被罢官的官员达一千三百余人。万历以后,官僚集团内部互相攻讦,结党营私,考察成为党争的工具。东林党人居官多清廉,主持察典也较公正,而反东林者多赃私狼藉,党同伐异,考察因之益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