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庆黑帝庙稠油
1)  Daqing Heidimiao heavy crude oil
大庆黑帝庙稠油
2)  Heidimiao oil field in Daqing
大庆黑帝庙油田
3)  Daqing Heidimiao
大庆黑帝庙
4)  Heidimiao Reservoir
黑帝庙油层
1.
Sedimentary facies of sand groups in Heidimiao Reservoir from Block Aoqian1-Mao702 in Toutai Oilfield;
头台油田敖浅1—茂702区块黑帝庙油层砂组沉积相研究
2.
Sedimentary feature and shallow gas distribution rule of Heidimiao reservoir of southern Daqing-Placanticline in Songliao Basin
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沉积特征及对浅层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3.
Immature oil only exists in Heidimiao reservoir among six oil bearing strata.
通过原油地化特征分析 ,明确了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油层低熟油油源及油藏分布规律。
5)  Heidimiao oil layer
黑帝庙油层
1.
The features of shallow gas in the Heidimiao oil layer of the southern Changyuan in Daqing,China;
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浅层气特征
2.
The main channels of natrual gas migration from Heidimiao oil layer are fractures and sand bodys.
黑帝庙油层天然气运移输导通道主要有断裂和砂体两种。
6)  Heidimiao oil formation
黑帝庙油层
1.
Heidimiao oil formation is one of the seven oil layers in Songliao Basin, it is themost shallow one.
从油层的分布、原油性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等几个方面对黑帝庙油层原油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层原油不仅具有我国陆相原油普遍存在的共性,而且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一些性质。
补充资料:解州关帝庙
      祭祀三国蜀将关羽的祖庙。在山西省运城市西南20公里解州(镇)西关。三国蜀将关羽(?~219),河东解梁(今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人。曾受封"汉寿亭侯"、"忠武侯"。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 (589),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扩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损坏后重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又遭火灾焚毁,经10余年修复始成现状。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乃至民国年间屡有修葺。1988年中华人民共?凸裨汗嘉氐阄奈锉;さノ弧?
  
  关帝庙背银湖(盐池)面条山(中条山),坐北向南,南北长7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庙内轴线 3道,即庙堂、东宫、西宫。庙堂建筑 1.8万平方米,牌坊 7座,殿阁门庑六重,两道围墙环绕,南为结义园,由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环廊等组成。北部是正庙,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为中轴,两侧配以木坊、石坊、钟鼓楼、崇圣祠、胡公祠、追风伯祠、碑亭、钟亭等;后院即后宫,现存以"气肃千秋"木坊为屏障、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横跨两翼。
  
  端门  明代建,三间,单檐砖结构券洞式。门前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铸造铁狮一对。门内钟鼓二楼对峙,重檐歇山顶,上悬洪钟巨鼓,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造。
  
  雉门  居轴线中心,两侧有文经门、武纬门各一厦,清光绪九年(1883)重建。雉门三间歇山式,中柱上装板门。柱顶石雕刻精细。斗栱五跴,里转角悬垂莲柱 1枚。门后出抱厦三楹为戏台。
  
  午门  民国九年(1920)重建。五间庑殿式穿堂,稍间隔壁上绘关羽等故事壁画。
  
  御门楼  即八卦楼,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重建。宽深各五间,平面方形,二层三檐歇山式屋顶,梁架采用通天柱为中心的外围构架,中央为八角井口,顶层设藻井。
  
  崇宁殿  关帝庙主殿,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建。殿基较高,前设月台,周装石雕钩栏。殿身宽七间,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檐柱石质雕盘龙。斗栱梁架结构为清代常规之制。内设神龛,龛内置关羽坐像,是一座精巧的清式小木作。
  
  春秋楼  居庙内北端。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宽七间27米,进深六间21.2米,总高 23.19米,二层三檐九脊顶。最引人注目的是楼内"悬柱挑梁"和华丽的装饰。上下两层皆设神龛,下层为关羽帝侯装坐像,上层为关羽"夜观春秋"坐像。
  
  庙内还保存有明代铁人、武士、焚炉、旗杆和清顺治十七年(1660)铸之万斤宏钟等。
  
  1952年成立关帝庙文物保管所,专事保护保养工作。1978年以来,翻修环廊,重筑围墙,修缮结义园、刀楼、印楼,葺补残垣瓦顶及损坏部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