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白细胞介素
1)  Interleukin
白细胞介素
1.
Study Status about Effects of Interleukin During the Pathogenesy of Children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白细胞介素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现状
2.
Effects of Open Lung Concept on Interleukins Induced by Cardiopulmonary Bypass;
肺开放策略对体外循环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3.
Interleukin-23,its Receptor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白细胞介素-23及其受体与炎症性肠病
2)  interleukins
白细胞介素
1.
Roles of interleukins in carci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白细胞介素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n the levels of serum tumor necrosis-a(TNF-a),interleukins-1(IL-1) and IL-6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loe coarse polysaccharide on the levels of growth factors(EGF,TGF-α,TGF-β1) and interleukins(IL-1β,IL-6,IL-8)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in cultured keratinocytes.
目的:观察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分泌生长因子(EGF,TGF-α,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
3)  IL
白细胞介素
1.
Changes of Serum IFN-γ,IL and IgE after Early Immune Interference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Tendency;
早期免疫干预高危哮喘儿的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及IgE的变化研究
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 of shi-re-nei-yun and pi-shen-yang-xu ulcer colitis patients IL-2,IL-4,IL-10 and IFN-γ in order to observe different card s condition of the Th1/Th2.
目的研究湿热内蕴型和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以观察不同证型Th1/Th2的状态。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rapy of relieving exterior and promoting dampness on IL-6,IL-8,NO in the serum of animals during the acute adrenocortical crisis nephropathy.
目的:探讨解表利湿法在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对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6、8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4)  interleukine
白细胞介素
1.
Aim: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est of 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interleukine 2(IL 2), and interleukine 6(IL 6) in patients with mastocarcinoma.
目的 :探讨乳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测定的临床意义。
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e-1(IL-1) and Selecti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and virus meningitis.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及选择素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病情转归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
5)  interleukin-6
白细胞介素
1.
Sport training and interleukin-6;
运动训练与白细胞介素-6
2.
Objective:To study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6(IL-6) in the hippocampus of the mouse exposure to chronic infrasound.
目的:研究慢性次声作用后对小鼠海马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6)  Interleukin
白细胞介素-
1.
Cloning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Interleukin-of Sichuan White Goose;
四川白鹅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补充资料:白细胞介素
      主要参与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组多肽类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免疫系统好似组织严密的社会,其中的免疫细胞是社会的基本成员,细胞之间以复杂的"分子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这种分子语言的基本词汇包括IL等细胞因子。IL通过结合于免疫细胞表面的IL受体,对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行使功能起调控作用,在某些条件下,IL还参与机体的病理过程。IL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机理,有助于一些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应用IL治疗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等已收到初步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960年就发现,经抗原或分裂素活化的T淋巴细胞能产生可溶性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以后这类影响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不断发现,由于命名混乱,在1979年第二届淋巴因子国际会议上将其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不同的因子。这次会议上命名了IL-1、IL-2、IL-3。以后相继命名了新的IL,迄今已命名到IL-10。其中IL-1有2种形式,即IL-1妶和 IL-1β,两者结构各异而功能相同。随着对IL研究的深入,发现IL不仅介导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参与其他细胞,如造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等的相互作用,因此白细胞介素一名并不能完全反映这类细胞因子的作用范围。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名称已被公认并广泛应用。
  
  IL多为100个氨基酸左右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多有糖基化。除IL-5外均为单链结构,带有链内二硫链。不同IL间的氨基酸顺序差异很大。过去只能从细胞体外培养中提取有限的IL进行结构和功能研究,这样做成本高,产量低,纯度也不易保证。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已对各种IL的基因结构和蛋白质结构进行了精确分析,并成功地制成IL-1~IL-10的基因工程产品(又称重组IL),从而使IL的结构、功能研究及临床实验研究进入新阶段。
  
  在功能上,过去认为是单一效应的IL,实际上都是多效应的。每种IL能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还能与非免疫系统的细胞相互作用。同时,每种免疫细胞又可受多种IL的调控,不同IL之间有协同或制约的作用,由此构成错综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见图)。例如,过去认为IL-2只是T细胞生长因子(TCGF),现发现它同时也是B细胞生长因子,还能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并控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IL-4最初定名为B细胞刺激因子-1(BSF-1),现在发现它又是一种强力的T细胞刺激剂,并控制一些造血细胞的分化和增殖。IL-1除作用于淋巴细胞外,还是表皮角质细胞、软骨细胞、纤维母细胞的刺激剂,并抑制乳癌细胞的生长。在 B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的过程中,至少有IL-1、-2、-4、-5、-6、-7参与调节。
  
  IL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的IL受体发挥效应,除少数IL受体如IL-1受体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外,多数IL受体属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这一超家族包括IL-2受体的β亚单位(即P75)、IL-3受体、IL-4受体、IL-6受体、IL-7受体、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等。它们具有结构上的同源性,如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WSXWS"顺序、210氨基酸同源区等,因此可能由同一原始基因进化而来。
  
  IL由它的产生细胞分泌生来后,一般只作用于它周围的细胞或产生它自身的细胞,这就是旁分泌或自分泌作用方式,不同于激素的内分泌作用方式。
  
  某些疾病时会出现IL的缺陷或异常,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重组IL有可能治疗这类疾病。目前,已用重组IL-2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在一些肿瘤、免疫缺陷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收到一定的疗效。例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1984年批准应用重组IL-2和LAK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治疗肿瘤。LAK细胞是将肿瘤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加IL-2刺激获得的,将LAK细胞输回同一肿瘤病人后,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经进一步改进后,应用从病人身上切除的肿瘤组织细胞加IL-2在体外培养,诱导并扩增出TIL(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它的杀肿瘤活性比LAK细胞强100倍,输回病人后,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应用重组IL-2治疗肿瘤也有较大的副作用,如贫血、体液渗出、器官功能障碍等。目前一些实验室正将IL-2与其他细胞因子或抗癌药物配伍应用,这样有可能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除IL-2以外,用IL-1预防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造成的骨髓抑制的Ⅰ/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IL-3治疗骨髓功能衰竭和用IL-4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Ⅰ/Ⅱ期临床试验亦在进行之中。可以预测,IL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应答调节剂 (BRM)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