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TiB_2颗粒
1)  TiB_2 particle
TiB_2颗粒
1.
Sub-micron TiB_2 particles reinforced ZL109 composite i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means of in-situ synthesis technique.
通过原位合成法成功制备了亚微米级TiB_2颗粒增强ZL109复合材料,测量了不同颗粒含量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25~400℃的抗拉强度(UTS)。
2)  TiB_2 particles
TiB_2颗粒
3)  TiB 2 particle reinforcement
TiB_2粒子强化
4)  TiB2
TiB_2
1.
Based o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evious work in the author's group, further and deeper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for cathod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with TiB2 composite coating.
为了克服我国预焙铝电解槽槽寿命过短的严重弊端,并且发展新型铝电解槽用惰性可润湿性阴极材料,本文在广泛的文献调查和前人工作基础上,对TiB_2复合阴极涂层材料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
TiB2 and Ti-B-N ultrahard thin films on Si substrates were prepared by ionized de-magnetron sputtering.
采用离子镀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Si基体上制备了TiB_2和Ti-B-N系超硬薄膜涂层,并采用基体曲率法测量薄膜的残余应力。
5)  TiB 2
TiB_2
1.
TiB 2/Al 4.5Cu Composite by Reaction of Mixed Salts in Molten Metal;
盐类反应制备TiB_2/Al-4.5Cu复合材料的研究
6)  grain [英][ɡreɪn]  [美][gren]
颗粒
1.
Based on theories of grains size and dense packing,our research took oil-well cement with high-resistance to sulfur,Jiahua G,and hematite as basic materials and prepared a kind of cement slurry with density varying from 2.
文章以粒级级配和紧密堆积原理为理论依据,以嘉华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和赤铁矿等为基本原料,通过复配不同颗粒大小的赤铁矿配制密度为2·2g/cm3~2·3g/cm3水泥浆。
2.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movement model of the debris and grain,the condi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oxides 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rmal wear of the metal composites.
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热磨损过程中碎片颗粒的形成和运动模型,氧化物产生的条件及形成机理,分析了氧化物釉层形成的具体阶段及影响因素,并在介绍有关氧化物釉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热磨损过程中有关氧化物研究的趋势。
补充资料:颗粒性与颗粒度
      胶片上所记录的影像放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密度不均匀的颗粒状形态,这种颗粒形态在观察者视觉上的反应称为感光材料的颗粒性,它是一种主观的印象。对这种不均匀性的客观计量叫做颗粒度。
  
  颗粒度是感光胶片,特别是底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它与影像质量的关系和噪声与声音质量的关系相似。因此,颗粒度被认为是光学信号传递中的噪声,也有人称之为"噪影"。颗粒大的胶片,不仅会使影像的结构粗糙损伤摄影艺术效果和降低影像质量,并且会象微弱的声音被淹没在噪声中一样,把大量的影像细部吞噬于变化无常的颗粒之中,使影像丧失质感。胶片的颗粒度对于电影画面与声音的技术质量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影片是在高倍率放大条件下观赏的,易产生粗粒的感觉;放映时,画面在不断地更迭,映现在银幕上的颗粒位置也随之不断变化。所造成的效果似布满画面上的小虫不断地在银幕上蠕动;更为严重时,表现为大小不同的黑白或彩色斑点,似沸水一样在银幕上翻腾。粗糙的颗粒会使声带在还音时,产生令人讨厌的杂音并使高频部分受到损失。
  
  胶片颗粒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溴化银晶体的平均尺寸,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它们在乳剂层中的分布均匀度。人们所看到的颗粒现象并非单个的银粒或单个的染料,而是溴化银在乳剂层中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银粒比较密集处,给人以黑块的感觉;银粒比较稀疏的部分,给人以空白的感觉。
  
  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几种测量与表示颗粒度的方法。通用的公认比较好的方法是均方根颗粒度(RMS颗粒度)。这种方法是:将受测胶片用一系列不同曝光量均匀曝光,经显影后选取密度为1.0的样品,用测微密度计进行扫描测量,测量出1000个以上的数值后,算出所测密度的平均值,然后再算出每次测量与平均值之差,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d1,d2,...,dn为每次测得密度与平均密度的偏差值,n为测量的总次数。
  
  一般电影胶片的RMS颗粒度在5与15之间(最低为3.5,最高不超过20),数字越小,颗粒越细。有的高感光度黑白负片的颗粒度为15(颗粒较粗);彩色正片5254和黑白正片的颗粒度为 9;Ⅱ型彩色负片的颗粒度为5。
  
  乳剂中溴化银晶体的大小与颗粒度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地说,高感光度乳剂的颗粒要粗些,这是由于大晶体受光照射面大,显影后形成的密度也较高。显影条件对颗粒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显影液的成分、显影温度、显影γ值与密度以及加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干燥条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颗粒度。
  
  大多数黑白胶片的颗粒度随着密度的上升而增大,因此,曝光过度,对黑白影像的颗粒度有不良的影响。彩色胶片的颗粒度不随密度上升而加大,在高密度处其颗粒度反而有所下降。无论是黑白片或彩色片,它们的颗粒度都随显影γ值的提高而增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